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戴雨瀟:美國打壓TikTok,但互聯網世界已經攻守易形

【文/戴雨瀟】

日前,美國總統川普表示9月15日將會禁止TikTok(海外版抖音)繼續在美國運營,除非被美國公司收購,還提出政府要在收購交易中“抽成”。這種行為與明搶無異,令人怎舌。

事實上美國政府早就盯上了這家公司。早在去年美國政府就啟動了對TikTok的調查。上個月,包括美國國務卿、白宮貿易顧問和白宮經濟顧問在內的多位川普政府高官和幕僚放出消息稱“TikTok對美國構成信息安全威脅”、“美國將對TikTok采取行動”、“TikTok將脫離母公司字節跳動,成為一家美國公司”。

TikTok 是美國政府的新目標(ChinaDaily)

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的首席執行官張一鳴在內部信中證實了美國政府確有要求其出售TikTok在美國的業務,並坦言“還沒有完全決定最後的解決方案”。TikTok前途未卜。

從政治觀察者的視角來看,這場“TikTok風波”是美國打壓中國的又一個里程碑式的事件,而對於TikTok的數千名員工和無數用戶來說,現在儼然到了危急存亡的關頭。

一、TikTok 之於美國

從2018年與上海公司 musical.ly 合並之後,TikTok在海外的發展可謂勢如破竹。經過了不到兩年的時間,TikTok的全球月活躍用戶已經高達8億以上[1]。2020年的第一季度,在疫情的助推下,TikTok更是以3.15億的下載量打破了谷歌和蘋果商店所有移動應用的歷史記錄[2]。

去年九月兩大應用商店的下載量排名(SensorTower)

目前TikTok有約8000萬美國用戶,其中一半以上是16-24歲的年輕人。TikTok用戶的活躍度很高,平均每人每天的使用時間是52分鐘。一項基於美國、英國和西班牙的調查顯示,4-15歲的少年兒童每天會花80分鐘在TikTok上面[3]。在西方主流社交平台中,臉書有些老齡化、推特又過於政治化、instagram成了社會名流炫耀生活的地方,因此TikTok的生態位非常重要。對於很多美國的年輕人來說,TikTok不僅成了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定義了他們的存在本身。

19歲的美國網紅艾迪生·伊斯特林曾是一名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新聞系的學生,她原本希望畢業之後成為一名體育節目的播音員,但當她發現自己的跳舞短視頻爆紅之後,伊斯特林毅然決定退學然後到“娛樂業之都”加州洛杉磯全職經營社交網絡。

剛傳出TikTok將被封禁的消息之後,伊斯特林在TikTok發布了自己明天回去敲學校大門的視頻(TikTok)

去年12月,伊斯特林其他幾名TikTok網紅在洛杉磯的一棟豪華別墅建立據點,相互幫助合作拍攝視頻。他們將這棟別墅和他們的組合稱作The Hype House(直譯:炒作房)。在他們開始對外發布內容的幾分鐘後#hypehouse就成了TikTok上的熱門話題。在不到兩周的時間裡,@thehypehouse組合就吸引了300萬粉絲的關注。伊斯特林的個人TikTok账號(@addisonre)在加入Hype House前有280萬粉絲,現在她已經擁有5400多萬粉絲,發布的視頻總共獲得了超過31億讚。

The Hype House成員合影(New York Times)

這棟別墅很快就成了TikTok網紅孵化器,吸引了眾多想要出名和已經出名想要更出名的發布者。Hype House的“管家”、也是組合裡最年長的成員托馬斯·彼得魯(@petroutv)對富比士的記者解釋到:“大家在這裡一周7天一天24小時連軸轉。每天我們至少產生100個TikTok視頻……TikTok偉大的地方就在於他的推薦算法可以讓任何東西爆紅。即便沒有粉絲數的人跟我們一起拍視頻也會立刻火起來。”記者當場注冊了一個账號,發了一張他和伊斯特林的合影,在TikTok上迅速得到了50萬瀏覽[4]。

被稱作“TikTok皇后”的查理·達米利奧(@charliedamelio)也是 Hype House的一員。她在去年夏天開始發布跳舞視頻,用了一年的時間就獲得了7600萬關注,如今雄踞TikTok粉絲數榜首。今年年初,年僅16歲的達米利奧被好萊塢最著名的七家經紀公司之一UTA簽下,使她得以在2020超級碗(美國春晚)和2020 NBA全明星賽中表演。根據《富比士》排行榜計算,僅是在過去的一年時間裡,達米利奧就靠TikTok獲得了400萬美元(2781萬人民幣)的收入,高於蘋果公司CEO蒂姆 · 庫克的年薪[5]。

在Hype House獲得巨大成功之後,越來越多的社交網絡紅人開始效仿到洛杉磯建立據點,類似Hype House的網紅孵化器如Sway House, Clubhouse, Shluv House等等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了洛杉磯好萊塢區域的各個別墅。《紐約時報》將這一由TikTok網紅引起的潮流稱作現代版的“加利福尼亞淘金熱”[6]。與此同時,TikTok也開始成為成了西方傳統娛樂公司、模特公司和唱片公司挖掘新星的地方[7]。

伊斯特林和達米利奧等TikTok網紅的成名經歷美國夢的絕佳寫照——“任何人,無論出身何處,都有機會靠個人努力獲得物質上的幸福”。TikTok成了幫助這些美國年輕人實現個人夢想的階梯,而 TikTok的創造者、字節跳動首席執行官張一鳴的個人經歷也是一個典型的“美國夢”式成功故事。

二、美國一夢

生於福建龍岩的張一鳴在大學畢業之後就開始了一系列的創業活動,先是加入旅遊搜索引擎“酷訊網”並在一年後被提拔為技術總監,隨後創建的地產搜索引擎“九九房”成功得到了美國著名金融公司海納國際集團(SIG)的資金支持。在敏銳察覺到移動互聯網即將徹底改變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之後,張一鳴在2012年帶著六名前雇員創建了字節跳動公司,並擔任首席執行官至今。

大部分美國人刻板印象裡的中國新興企業就是靠“山寨西方產品”或者“低廉的勞動成本”打開市場。張打破了西方對中資的思維定勢,依靠技術創新以及海納、紅杉、軟銀等國際資本的支持殺入全球市場。TikTok贏得了美國網民的青睞,字節跳動也被《經濟學人》等西方媒體譽為“中國科技公司中全球化最成功的案例”。

TikTok背後的天才——張一鳴是如何創造全球社交網絡轟動(CEO Magazine)

TikTok的巨大成功很快吸引了美國政府的注意。去年10月,共和黨籍的湯姆·科頓和民主黨籍的查克·舒默兩名參議員共同要求情報部門調查TikTok可能帶來的“國家安全風險”[8]。一個月之後,美國外資審議委員會也以“存在潛在國安風險”為由開始審查TikTok收購musical.ly(一家上海公司)的交易[9]。

對於以上外部環境的變化,字節跳動反應靈敏,立刻開始實施一系列因應措施。人事方面,字節跳動在去年11月聘請美國前議員巴特·戈登和資深科技公司說客邁克爾·貝克爾曼等人在華盛頓遊說,為企業爭取更多的利益[10];今年5月又高薪挖走了經驗豐富的迪士尼高管凱文·邁耶擔任TikTok的首席執行官,給TikTok找了一張白人臉面以便應付未來可能遭遇的國會聽證[11]。

與此同時,TikTok一直在想方設法疏遠與北京之間的距離。目前TikTok的美國運營團隊已經全部遷出中國。TikTok美國區總經理瓦妮莎·帕帕斯對媒體強調一鳴授予了他們幾乎完全的自主權來經營美國業務,並聲稱自己隻去過一次中國。據《華爾街時報》報導,從去年年底開始字節跳動就在考慮將TikTok的總部移出中國[12]。

除此之外,TikTok將全球用戶的數據存儲在了美國弗吉尼亞和新加坡的伺服器。在港版國安法通過之後,TikTok立即宣布退出香港[14]。另據《品玩網》報導,字節跳動已經於近期開始對中國員工訪問TikTok等海外產品的代碼庫實施了限制措施[15]。

即便是在境外,TikTok也會主動屏蔽裝有國內電信公司sim卡的手機(親測)

如果換做其他時候,字節跳動的這套“國際化組合拳”或許會為TikTok多續幾年陽壽。但在美國當下實施“經濟民族主義”政策並對華極限施壓的政治氛圍下,這些做法完全不足以安撫華盛頓的鷹派。共和黨籍參議員喬希·霍利直言:“(字節跳動的)粉飾很可笑,無論如何他們就是一家中國公司”。對他們來說,只要張一鳴和字節跳動總部還在中國,TikTok搬多遠都沒用。

更不幸的是,TikTok在事業的上升期剛好遇上了川普這位選舉奇才。川普本人基於選票考量也不得不在此時對TikTok動手。目前美國疫情徹底失控,全國失業率達到歷史新高,美國經濟大幅衰退,而民主黨支持和煽動的示威活動又開始在全國爆發……各種各樣的問題紛紛暴露出川普政府的舉措失當。現在距離總統大選只有三個月的時間,川普急切地需要讓選民把注意力從內政不利轉移到外交和國安問題,此時此刻打中國牌就是最好的辦法。

市場行銷學有個名詞叫“公關噱頭”(publicity stunt),指的是公司通過炒作轟動性話題的方式吸引大眾的注意力,幫助公司提高業績或走出困境。川普政府最近驅逐中國駐休斯敦總領館、揚言要“封殺 TikTok”、宣布衛生部長將要訪問台灣等等一系列的舉動都是在製造“政治公關噱頭”,轉移媒體和公眾的焦點。

除此之外,川普和TikTok也有一些個人恩怨。由於TikTok的主要用戶是年輕人,而在美國的年輕人中民主黨有壓倒性地優勢,TikTok就自然而然地成了自由派和民主黨的宣傳陣地。TikTok網紅莎拉·庫珀(@whatchugotforme)惡搞川普的視頻獲得了超過1000萬瀏覽;今年6月,一群年輕人通過TikTok串聯集體預訂川普競選集會的門票,而後又“放鴿子”造成場內大量空位的情況也讓川普很沒面子[16]。自由派主流媒體《華盛頓郵報》的TikTok账號(@washingtonpost)更是成了民主黨的“拉票站”[17]。

民主黨在美國年輕世代中的支持比例很高,而且還在逐年上升(Pew)

最後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臉書(facebook)。美國主流社交平台推特禁止了所有政治類廣告,又經常刪除或者辟謠川普及其競選團隊的推特內容,還總是推出對川普不利的熱搜和話題,這些都讓川普感到很不高興。相比之下,臉書接受政治廣告,而且允許政客撒謊,不對內容進行辟謠[18],因此備受川普的青睞。

據統計,2020年川普的競選團隊已經給臉書至少支付了3500萬美元廣告費,近些天臉書的熱搜也基本都是來自川普和他的支持者[19]。現在臉書和川普之間的關係非常微妙。從這一角度來看,臉書的創始人祖克柏在上周的國會反壟斷聽證會上惡意攻擊中國“竊取美國數據”劍指TikTok的行為也就不難理解了。在川普揚言封殺TikTok之後的第五天,臉書就推出了明顯抄襲TikTok的Instagram Reels,這很難不讓人產生聯想。

CNN直接以“山寨TikTok”稱呼臉書旗下Instagram 的“新”產品Reels(CNN and Instagram)

三、美國的王倫遺風

其實無論美國總統是不是川普,無論有沒有臉書這樣手段低劣競爭對手,TikTok在美國的路都注定走不遠。

近代以來,美國經常以“雅典式的自由和開放”自居,號稱對全世界的頂尖人才和優秀產品展開懷抱,包括某位企業家在內的很多中國人曾經也對這套說辭深信不疑。但在現實中,美國的開放顯然是有條件的,一旦美國政客認為外國人或者外國貨可能威脅到本國,抑或發現排外會給他們帶來政治利益的時候,他們就會推出保護主義政策。

十九世紀中葉,美國加州出現淘金熱,大批勞工與技術人才投身西部開發。與此同時,中國南方正面臨太平天國叛亂和英國鴉片戰爭的內憂外患,很多國人因此逃難到美國修建鐵路或者從事其他職業,比如做飯、洗衣、縫紉和管家等。中國人吃苦耐勞而且要求的工資不高,起初並沒有引起當地人的反感。

但隨著表層的金礦被挖光,大量剛湧入西部的淘金者被迫開始尋找其他工作,再加上隨之而來的內戰帶來的經濟低迷,其他族裔的勞工開始將自己的憤怒發泄到華人勞工身上。美國記者亨利·諾頓在書中寫道:“華人過於勤奮和刻苦,他們好像活著就是為了工作。如果沒有高薪的工作,他們就先接受低薪的工作,然後等機會合適的時候和你商談加薪”[20]。

美國人開始認為像華人那樣瘋狂地工作是“不正常”的行為,這會導致其他美國人無事可做。愛爾蘭裔移民丹尼斯 · 卡尼所帶領的加州工人黨和時任加州州長約翰·比格勒直接指責華人移民嚴重拉低了加州的薪水標準[21],“黃禍論”也在這一時期開始萌芽。最終,在一系列種族主義政治行動的煽風點火下,國會通過了《排華法案》,將華人勞工拒於美國之外長達數十年,直到二十世紀中葉才逐漸廢除惡法。

勤勞也是錯——1882年美國報紙刊登的漫畫《我們的孩子怎麽辦》將白人青年找不到工作、遊手好閑甚至為非作歹統統歸咎於華人把所有事情都做了(Bancroft Library, UC Berkeley)

一個世紀之後,類似的橋段再次上演。八十年代價低質優的日本汽車和家電等商品席卷美國市場,美日貿易逆差達到500億美元,美國製造業受到衝擊。美國兩黨的政客為了迎合白人藍領選民,將工人失業率升高、工資福利下降歸咎到日本產品,然後開始在全國煽動仇日情緒並帶頭抵製日貨。

美國前副總統、當時的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沃爾特 · 蒙代爾抨擊日本的語言頗有現在的川普風格,他說:“我們必須停止展示那面白旗(指日本國旗),開始高舉美國國旗,並轉身戰鬥,再次使美國成為國際貿易中的世界第一,挽救失業。如果我們不趕快嚴肅起來、奪回領導權……我們就是辜負了我們的後代。到時候他們的工作就是在日本計算機旁邊掃地,或者一輩子在麥當勞做漢堡包。”[22]

為了避免“反日愛國”的風頭完全被民主黨人搶走,共和黨人不甘示弱。他們借著日本東芝公司給美國的對手蘇聯銷售機床的事件上演了一出鬧劇——三名共和黨眾議員在國會大廈前掄著大鐵錘砸碎了一台東芝牌的收音機。

共和黨眾議員唐 · 裡特、海倫 · 本特利和埃爾頓 · 加萊格利在國會大廈前砸東芝收音機(AP Photo)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美國政客帶頭仇日,老百姓則更加瘋狂。八十年代美國反日示威此起彼伏,燒日本車的情況屢屢發生。1982年,美國克萊斯勒公司的一名車間主管羅納德·埃本斯和其繼子在酒吧竟然將華裔美國人陳果仁當成是日本人用棒球棍活活打死。根據目擊證人的庭上證詞,當時埃本斯對陳喊道:“你們這些該死的家夥害的我們沒活幹了!”[23]

最終,美國逼迫日本簽署了廣場協議,日元大幅升值,出口嚴重受挫。這也讓日本政府被迫采取低利率貨幣政策,導致泡沫破裂,日本經濟自此一蹶不振。

這些歷史事件可以反映出很多美國人骨子裡對其他民族和國家的傲慢。美國從建國伊始就自詡為聖經中的“山巔之城”(“City upon a Hill”),殖民美洲大陸的清教徒相信他們與上帝有個契約,上帝選中他們領導世界[24]。19世紀的美國總統約翰·昆西·亞當斯更是搬出了“昭昭天命”(“manifested destiny”)這樣的字眼來鼓動美國白人向美洲西部持續擴張,擠壓印第安人的生存空間。

美國人從宗教和文化上預設了自己的優越性,因此由美國來改變其他“未開化”的國家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美國長期以來的對華政策就是一個鮮活例證。

早在1914年,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就曾放言“在強有力的西方人手中,中國是可塑的”。1980年美國國會給予中國貿易最惠國待遇時,華盛頓的判斷是中國正在“市場化和民主化的道路上無可阻擋地前行”。2000年,克林頓政府的財政部長羅伯特·魯賓對國會保證,開放中國市場不僅會給美國企業和美國經濟提供新機遇,同時也“讓中國更了解美國的民主理想,在12億中國人心中播下自由的種子”[25]。《大西洋月刊》的評論文章指出,華盛頓在過去半個多世紀的外交目標就是創造出越來越多“依靠個人才智和資本市場工具獲得成功”的張一鳴們,並希望借由他們讓中國逐漸轉變成為一個“自由”“民主”“開放”的西式社會[26]。

但是華盛頓算錯了,中國沒有像日韓等其他亞洲國家那樣按照美國“指明”的方向發展,而是在科技、經濟和政治制度上走出了獨立自主的道路,並開始在一些領域超越美國。也正因如此,本應是美中經貿合作成果典範的TikTok現在在美國人眼中成了演變中國失敗的見證。對於華盛頓來說,在非西式自由民主體制下誕生的TikTok依然能在全球範圍內取得巨大成功,不僅直接挑戰了美國對世界互聯網的霸權,而且衝擊了美國二戰之後自視為“自由世界領袖”的卓越論思想(American Exceptionalism)。美國人難以接受沒有一家本土企業可以在同生態位可以與這些外國公司競爭的殘酷現實,只能眼不見心不煩,一封了之。

結語

現在TikTok被收購幾成定局,留給字節跳動的選擇並不多,接下來只能在收購的範圍(出賣美國業務或全部業務)和價格這些細節上討價還價。但美國政府顯然不願止步於此。星期三,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宣布將進一步加大“淨網行動”(“clean network”)以“維護美國的安全”,包括和“不受信任”的中國營運商、中國應用程序以及中國雲服務脫鉤等措施[27]。星期四深夜,川普公布行政命令,45天后禁止任何受美國司法管轄的人與字節跳動或騰訊進行任何交易,理由也是說它們“威脅美國的國家安全”[28]。

到目前為止,美國政府都沒有拿出任何切實的證據支持對中國科技公司的種種指控。倒是有充足的證據可以證明美國政府一直在危害全球用戶的數據安全。按照美國法律,聯邦調查局可以通過“國家安全函”(National Security Letters)讓企業無條件提供用戶數據,並且還可以要求企業不得告知用戶。美國司法部監察主任披露在2003到2006年,聯邦調查局至少發出了20萬封“國家安全函”[29]。臉書曾公開承認2019年美國政府50714次要求其提供用戶數據,其中88%的情況下臉書會將用戶數據上交[30]。除此之外,美國國安局和聯邦調查局一直在暗中脅迫蘋果、谷歌等科技巨頭在他們的系統中設置“後門”,以便美國政府調用全球用戶的數據[31]。

過去幾十年美國通過對互聯網核心技術的壟斷逐步確立網絡霸權,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互聯網世界的資源和信息。如今美國政府對中國科技公司的發起猛烈攻勢,目的無非是為了打擊中國企業,進而遏製近年來中國突飛猛進的科技發展。美國接下來還會做出多麽沒有底線的事情,我們不得而知。但可以確定的是,互聯網在可見的未來會變得更加多極化(multipolorization)和區域化(balkanization),逐漸形成各大陣營。

三年前我在文章裡寫道:“只要我國專業人士在政府積極地引導下充分發展互聯網產業、企業和運營者努力保持互聯網社區的健康秩序、網民持續輸出高質量的內容,以後秩序混亂、雜草叢生的‘牆外’反而會變成‘牆裡’。”

現在看,美國確實正在逐漸失去其一直引以為豪的技術實力和競爭優勢——美國如果擁有具有競爭力的產品,例如比華為更好的5G供應商或下載量排名第一的社交應用,自然不需要采取現在這些偏執的保護主義舉動。

看著互聯網時代的舊秩序正在逐漸崩塌,不禁讓人感慨——攻守易形了。

參考資料:

[1] https://wallaroomedia.com/blog/social-media/tiktok-statistics/

[2] https://sensortower.com/blog/tiktok-downloads-2-billion

[3] https://techcrunch.com/2020/06/04/kids-now-spend-nearly-as-much-time-watching-tiktok-as-youtube-in-u-s-u-k-and-spain/

[4] https://www.forbes.com/sites/tomward/2020/02/24/the-hype-house-is-changing-the-face-of-tiktok/#7033f3447c1b

[5] https://www.forbes.com/sites/abrambrown/2020/08/06/tiktoks-highest-earning-stars-teen-queens-addison-rae-and-charli-damelio-rule/#68561dbe5087

[6] https://www.nytimes.com/2020/01/03/style/hype-house-los-angeles-tik-tok.html

[7] https://fashionista.com/2020/04/img-models-scouting-tiktok

[8] https://www.cotton.senate.gov/?p=press_release&id=1239

[9]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tiktok-cfius-exclusive/exclusive-u-s-opens-national-security-investigation-into-tiktok-sources-idUSKBN1XB4IL

[10] https://www.politico.com/newsletters/politico-influence/2019/11/19/former-congressman-will-lobby-for-tiktok-782697

[11] https://www.nytimes.com/2020/05/18/business/media/tiktok-ceo-kevin-mayer.html

[12] https://www.wsj.com/articles/tiktok-searches-for-global-headquarters-outside-of-china-11577097150

[13] https://www.nytimes.com/2020/08/03/technology/tiktok-bytedance-us-china.html

[14] https://www.bbc.com/news/business-53317015#

[15] https://en.pingwest.com/a/6875

[16] https://www.forbes.com/sites/abrambrown/2020/08/01/is-this-the-real-reason-why-trump-wants-to-ban-tiktok/#59eff09d4aed

[17] https://www.vox.com/the-goods/2019/11/15/20965526/washington-post-tiktok-julian-castro-andrew-yang-2020

[18] https://www.cnn.com/2019/10/30/tech/facebook-political-ads-policy-earnings/index.html

[19] https://www.thedailybeast.com/facebook-finally-moves-against-trump

[20] Norton, Henry Kittredge. The story of Califor年 from the earliest days to the present. AC McClurg, 1913.

[21] http://historymatters.gmu.edu/d/5046/

[22] Witcher, Gregory. "Tattered Dreams." Boston Globe 31 (1986).

[23] Yip, Alethea. "Remembering Vincent Chin." Asian Week 18 (1997): 43.

[24] Bremer, Francis J. "The Puritan Experiment: New England Society from Bradford to Edwards, revised edn." Hanover: UP of New England (1995).

[25] https://www.arkansasonline.com/news/2016/dec/25/getting-along-with-china-20161225/?opinion

[26] https://www.economist.com/business/2020/04/18/bytedance-is-going-from-strength-to-strength

[27] https://www.state.gov/announcing-the-expansion-of-the-clean-network-to-safeguard-americas-assets/

[28] https://www.whitehouse.gov/presidential-actions/executive-order-addressing-threat-posed-tiktok/

[29] https://www.aclu.org/other/national-security-letters

[30] https://abcnews.go.com/Business/facebook-government-requests-user-data-reached-time-high/story?id=66981424

[31] https://world.huanqiu.com/article/9CaKrnJInjR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