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被禁止注冊為商標,日本天皇年號其實承自中國漢武帝

資料圖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留給“平成時代”的日子不多了。

今年5月1日,隨著現任天皇明仁退位和德仁皇太子即位,日本將結束“平成時代”,啟用新年號。

為了避免工作生活被攪亂,日本將提前一個月,在4月宣布新年號。相當於國家專利局的日本特許廳在日前宣布,包括新年號在內,一切含有日本年號的名稱都不得作為商標注冊。

在年號這件事上,日本是認真的。畢竟,日本是世界上現存唯一使用年號的國家。

不過,真要追溯起來,日本年號的“專利權”也不在日本,而在中國。

日本年號學自漢朝,規製學自明朝,取字來自中國經典,是徹底的中國文化外溢的結果,包含了以中國為中心的東亞秩序圈的遺留資訊。

資料圖 《從秦始皇到漢武帝》紀錄片截圖。

一、劉徹和朱元璋是年號“專利人”

大家都知道年號的“專利人”是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41年16歲的劉徹即位後設立年號“建元”,這是年號的開端。

“建元”暗含了劉徹的志向--年號設立之初就包含有宣揚統治者意志的含義。

之後,年號又有了紀念和追求吉兆的含義--

公元前122年,漢武帝狩獵捕獲一隻白麟。這一幕必定讓他和群臣聯想到《春秋》的記載。

相傳,孔子著《春秋》時寫到魯哀公十四年魯國獵獲了一隻麒麟時即絕筆不再續寫。原因是,孔子認為麒麟是仁獸,捕之不祥。

這個傳說被後來的儒派神學家們認定是孔子預言到了戰國的紛亂。不過,到西漢時“獲麟”事件已被解讀為吉兆。所以,公元前122年又被命名為“元狩元年”。

從劉徹開始,年號的規矩就是兩個字,但規矩就是讓人打破的。比如王莽,他的新朝年號就有“中大同”三個字。

同樣不是一般人的武則天稱帝後,有一個年號是“天冊萬歲”四個字,不過人們通常還是習慣於兩個字簡稱。

明朝以前,同一個皇帝在位時經常改年號。劉徹、武則天都是改年號的狂人,這肯定是不利於社會生活的。

到朱元璋時代,在位31年就用了洪武一個年號。至此以後,一個皇帝用一個年號基本確定了下來,這叫作“一世一元製”。

可以說,朱元璋是年號的第二位“專利人”。同時期,朝鮮半島李朝也開始使用明朝年號。

二、中國古籍是日本天皇年號取典的資源

日本年號始於645年,孝德天皇啟用年號“大化”。這一年是唐太宗貞觀年間,唐朝文治武功正處於強盛時期,孝德天皇搞制度和文化移植。

日本年號的設立有五個標準:兩個漢字、吉利、好記,沒被社會俗用過以及用羅馬拚音讀起來不別扭。

據統計,從645年開始到現在的平成時代,共用過247個年號。在明治以前,日本年號也不是“一世一元”製,也多有改年號的“狂人”。

不過許多年號不是天皇的意志能決定的,而是掌握實權的幕府將軍決定的。

日本年號最喜歡選用的中國典籍是《尚書》,其次是《易經》,《詩經》和中國史書也是取典的目標。

“明治”出自《易經》的“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向明而治”;“昭和”出自《尚書》的“百姓昭明,協和萬邦”;“平成”兩字出自《尚書》的“地平天成”,意思是地上安寧,天上給力。

說起來年號都是吉祥的字眼,但未見得就吉祥。日本使用年號最長的就是昭和,時長是從1926年到1989年。

昭和時代的前20年可謂臭名昭著,不僅對其他國家不祥,對普通日本人來說也不祥。現在平成時代日本人比較佛系了,但在一些日本人看來也不那麽好,所以有“昭和男兒平成廢物”之說。

資料圖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三、德仁即位後怎麽選年號?

平成時代以後怎麽選年號?

選年號的權利不在即將即位的德仁手裡,需要先經內閣選定。

日本有專門的程式規定:先由專家選幾個備用號,然後一層層上報,直到內閣會議通過,再經議會領袖認可,最後由官房長官公布。當然公布前肯定得問一下準備即位的天皇的意見。

說到準備即位的德仁,外界還是比較認可的。他30多年前在牛津讀書時,英國外交部給撒切爾夫人提交的檔案評價他“平易近人,有點靦腆”。

德仁與太子妃雅子的愛情長跑了7年,修成正果。但之後家庭受到了兩個挑戰。

一是雅子在太子妃的位置上精神壓力大,很長時間不在公眾面前露面。日本皇室的解釋是雅子患上了“適應障礙”,外界猜測是患上了憂鬱症。

二是德仁與雅子生有女兒愛內子公主,但日本皇室傳男不傳女,因此出現了繼承人問題。德仁一度想修改傳位制度。不過,在2006年德仁的弟弟秋筱宮文仁親王生下兒子悠仁親王后,繼承人問題得以緩解。

德仁對日本昭和時代前期的戰爭罪行態度較為明確。2015年紀念二戰結束70周年時他曾表示“以謙卑的態度回顧過去,正確傳遞戰爭的悲慘經歷。”他的話被解讀為對日本一些人篡改二戰歷史進行批評。

不過,現行制度下日本天皇不能過度參與政治,所以年號的事內閣說了算。

有消息稱,日本這次或許將打破公元645年以來的傳統,不再從中國典籍,而是從日本典籍《日本書紀》、《古事記》、《風土記》等中找字。

其實這些書基本是一回事:《日本書紀》是集《古事記》等日本典籍之大成,而且用的也是漢字和古代漢語語法。

隨著改年號臨近,日本網民也起了不少名,許多帶有網絡的戲謔。這就算圍繞年號,對中國文化的通俗化傳播吧,也不是壞事。

徐立凡(專欄作家)

編輯 王言虎 校對 郭利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