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出生人口持續下降,以高質量教育承接“優育期許”

圖/新京報

國家衛健委最新發布的《2018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8年出生人口為1523萬人,二孩佔比保持在50%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在二孩政策全面實施三年後,我國的出生人口依然呈下降趨勢,其中2018年出生人口比2017年減少約200萬,也是近年來的新低。

出生人口的持續下降,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了深刻的影響。教育是人口素質提高的關鍵,而人口的變動對教育的影響尤為明顯。

如果說,以往有些地區因人口基數龐大,分攤到的教育資源薄,那在出生人口減少的新形勢下,各地也宜以高質量教育承接“優育”的期許。

在此之前,人口數量多意味著對教育支出的需求也十分旺盛。在有限的財力約束下,我國教育支出在總支出中的佔比始終處於較低的水準。

儘管早在1993年頒布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就提出,要在2000年實現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佔GDP4%的目標,但時至2012年才開始達到該目標。

客觀上,人口眾多也對教育質量的提升帶來了挑戰。雖然我國基本普及了義務教育,但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不充分的問題突出,特別是優質教育資源短缺現象十分嚴重。

為了爭奪有限的優質教育資源,使得“大班”現象普遍。教育部督導組的調查發現,在2017年,全國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有66人以上超大班額8.6萬個,佔全國總班數的2.4%;56人以上大班額36.8萬個,佔全國總班數的10.1%,大部分集中在中西部縣鎮。

而近幾年,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對教育的影響已經顯現出來。統計數據顯示,1998年至2018年,全國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數量由67.5萬所減至21.38萬所。其中,小學數量由60.98萬所下降至16.18萬所,縮減逾七成。

再從高考人數來看,在經歷多年的增長至2008年達到歷史最高峰1050萬之後,高考報名人數開始出現明顯的下降,其中2019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為970萬人,比高峰時期減少了80萬人。

未來的競爭是科技的競爭,科技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而人才競爭的背後,則是教育的競爭。

在人口出生率持續下降的時期,有些人口紅利已不在。鑒於此,有必要大力提高教育質量,優化教育結構,這樣我們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也能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減輕對國外技術的依賴。

當然,機遇並不等於現實,還需要采取切實的措施加以把握和落實。在重要的歷史窗口期,必須加大改革和創新的力度,在教育質量提高和教育結構優化方面下大力氣。

首先,堅持教育優先戰略,在人口出生率下降時期繼續加大教育投入的力度,確保教育財政投入比例和人均水準持續上升。

其次,高度重視教育優質資源的公平分配,補齊教育短板,讓更多人享受到更優質的教育。

最後,針對二孩比重持續攀升的問題,頒布相關的補助和扶持性政策,減輕二孩家庭的教育負擔。這不僅有利於提高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實際上也是一項鼓勵生育的積極措施。

李長安(學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