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美聯儲未來加息或提速 債基發行熱能否持續

  來源:國際金融報

  北京時間3月22日凌晨2點,美聯儲發布聲明,決定加息25個基點至1.50%-1.75%,維持年內加息3次的預期不變。隨後,中國央行OMO利率上調5BP至2.55%,跟隨加息但幅度再次遠小於美聯儲。

  這是美聯儲今年以來首次上調利率,也是2015年12月以來的第六次加息。

  加息是否會令債市繼續承壓?又會對春意暖暖的債基市場帶來怎樣的影響?

  有業內人士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整體來看,美聯儲本次加息對國內債券市場影響不大。不過,今年債券市場將呈現前高後低的走勢,短期對債券市場投資應該保持謹慎。

  債基春意暖

  今年以來,債券市場出現明顯回暖跡象。

  自2016年下半年以來,債市已調整一年半有余,2017年全年債基的平均收益率只有1.4%左右,在各類基金品種中排名墊底。2018年以來,債券基金淨值漲幅明顯。有基金公司專業人士在年初就預判,債券市場已經處於黎明前的黑暗期。

  《國際金融報》記者梳理發現,進入3月份,債基發行迎來了一波小高潮。截至3月22日,今年3月新發行的基金中,債券型基金佔比達64%,創今年以來的新高。

  債基回暖還表現在募集熱度的回升。比如,新發債基獲得資金熱捧,多隻債券型基金提前結束募集。華安安悅債券型基金因提前滿足成立條件將募集截止日由3月30日調整至3月1日;中融聚商定期開放債券於3月5日開始募集,原定募集截止日為4月4日,但該債基僅募集了2天就完成了既定目標。

  募集回暖,主要是因為債基收益開始回升。本報記者統計發現,截至3月22日,今年以來1658隻債券型基金的收益率為正,佔比達89.72%。今年以來債券型基金平均收益率為0.92%。去年四季度債市大跌,債券基金業績大幅下滑,季度平均收益率僅為-0.02%。

  此外,業內人士認為,在貨幣基金監管趨緊,傳統攤余成本法貨幣基金不再獲批的大背景下,純債基也成了機構資金配置的新重點。

  光大保德信在回復《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稱:“在監管部門對貨幣基金及理財型基金的流動性風險控制要求以及風險準備金要求日趨嚴格的背景下,這類基金對高收益的追逐將難以持續,機構可能會向其他具有類似風險收益特徵的產品傾斜,比如以短久期操作為主的純債基金。”

  加息影響幾何

  也有業內人士提醒稱,受短期多個利多因素影響,債券基金存在一定的交易性機會,但從長期看,三大中期矛盾“強經濟、緊貨幣、嚴監管”仍可能繼續壓製債市表現。

  2018年以來,貨幣政策轉捩點確實已經出現,五大證據如下:

  政府工作報告改用“管好貨幣供給總閘門”;

  流動性表述改為“合理穩定”;

  央行發文強調補充中長期流動性和提高跨季資金供應;

  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強調流動性的穩定性與協調性;

  流動性超市場預期寬鬆。

  2018年以來的資金面寬鬆背後,是貨幣政策轉捩點,而貨幣政策是決定債券市場價值中樞的最因素之一。

  對於債券市場後市行情,光大保德信認為:“今年債券市場將呈現前高後低的走勢,經濟的韌性仍在,金融監管相關政策落地會繼續對債券市場形成較強的擾動,原油價格的上升對通脹預期有較強助推作用,短期對債券市場保持謹慎。下半年重點觀察國內經濟韌性的延續性是否減弱、去杠杆對實體的負面影響是否顯現、海外復甦和貨幣趨緊進程是否低於預期等。”

  美聯儲加息可能提速

  後期,鮑威爾長官的美聯儲仍將把加息進行到底,根據美聯儲公布的點陣圖顯示,美聯儲官員對2018年年底的聯邦基金利率預測中值為2.125%,即暗示今年還將加息2次,與去年12月時的預測一致。

  市場預期,下一次加息時間或在6月。這一預期會對我國債市回暖帶來怎樣的影響?

  光大保德信分析稱:“整體來看,美聯儲本次加息對國內債券市場影響不大,中國央行上調公開市場利率意在增強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對貨幣市場利率的傳導作用,貨幣政策穩健中性的定位未發生變化,影響未來債券市場走勢的關鍵因素仍是經濟基本面的變化及金融去杠杆政策的推進。”

  美聯儲宣布加息決定後,考慮全球貨幣政策協調和中美利差因素,隨後,中國央行OMO利率上調5BP至2.55%。2017年以來,中國央行OMO利率上調幅度均小於美聯儲,中美基準利率之差不斷縮小。

  業內人士認為,中國央行提高OMO利率,目的是修複OMO利率與貨幣市場利率之間的鴻溝。提高後的OMO利率依然明顯低於貨幣市場利率,7天OMO利率僅為2.55%,而R007為3%左右,DR007也為2.8%左右,因此提高OMO利率修複利差是沒有問題的。

  博時基金巨集觀策略部投資經理魯旭認為,“年內加息三次低於市場悲觀預期。考慮到美聯儲上調了2018年和2019年的經濟與通脹預期,這意味著2019-2020年加息可能出現提速,整體而言是‘近鴿遠鷹’。考慮到川普減稅影響存在不確定性,及貿易政策或成為更重要的風險點。美聯儲可能通過加強與外界溝通,降低貨幣政策對市場的負面擾動。”

  見習記者 張羽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責任編輯:陳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