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鈞瓷茶具,榮光背後有隱憂

點擊上方「鈞瓷網」可訂閱哦!

文 | 王增陽

如今,對於前往神垕旅遊的遊客,除了漫步在厚重的神垕老街,欣賞五彩斑斕的鈞瓷外,買一套包裝精美的鈞瓷茶具帶回家,不失為一種絕佳的選擇。

作為鈞瓷行業當前的明星產品,鈞瓷茶具的產生時間並不長,但代表著1000 多年來鈞瓷在傳承發展中不斷融入時代特色和審美情趣的創新之路。

鳳儀壺 | 李建峰作品

萬丈紅塵三杯酒,千秋大業一壺茶。飲茶之風興於唐朝。宋朝時,在文人、僧人和道士中間流行的飲茶之風,迅速蔓延,深入到社會各個階層。遙想東坡當年,一壺好茶,三五好友,坐而論道,對墨揮毫,何其快哉。

隨著歷史的不斷發展,作為煮水器的水壺,同其他飲具、食具一樣,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從共用到專一、從粗糙到精緻的過程。隨著茶類品種的增多,飲茶方法的不斷改進,飲茶階層的增多,茶文化逐漸形成,茶壺的製作技術也不斷完善。

大唐夢華 | 李建峰作品

茶因壺而香,壺因茶而響,好茶與好壺就是絕配。在紫砂壺風靡全國200多年後,鈞瓷壺另闢蹊徑,異軍突起,闖出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嶄新天地。鈞瓷,始於唐,盛於宋,與飲茶之風的興盛有著相同的時間點,在歷史的更迭中相交織。

我們難以探究古人是否曾用鈞瓷飲茶,但茶與鈞瓷都代表一種雅緻的生活方式。如今,現代人在追求古人生活方式之時,或許就從一杯茶、一把鈞瓷壺、一套鈞瓷茶具開始。

漢魏風壺 | 楊鵬飛作品

一把灰灰的泥巴,經過鈞瓷藝人的巧手打造、爐火的煉製、神奇的窯變,如鳳凰涅槃般成為一把或五彩滲透、鬼斧神工,或古樸雅緻、溫潤如玉的鈞瓷壺。近年來,在鈞瓷界,以鈞瓷壺為代表的鈞瓷茶具快速發展,成為鈞瓷行業的明星產品。但背後也有隱憂,鈞瓷壺在解決了重量、出水量、密閉性等技術性難題後,又面臨自身發展的瓶頸——器型同質化和拿來主義。

芳華石瓢壺 |楊鵬飛作品

不少喜愛鈞瓷的藏家在鑒賞了很多窯口的鈞瓷壺後,認為有一個普遍性的問題,就是器型同質化。雖然各個窯口的鈞瓷壺器型繁多,但獨有器型較少,你有我有大家有。

蓮花壺 |弘楊鈞窯楊亞飛作品

另一個問題是拿來主義。關注中國陶瓷藝術的人會發現,鈞瓷壺的很多器型,脫胎於南方瓷種。以紫砂壺為代表的南方茶具在數百年的發展歷程中,誕生了眾多經典器型。鈞瓷壺在起步階段借鑒和模仿無可厚非,但想進一步發展,原創器型的研發至關重要。

井欄壺 | 王飛作品

如何將鈞瓷壺的藝術性與實用性相結合,這是鈞瓷壺發展面臨的根本性問題。在解決鈞瓷壺的技術性難題後,鈞瓷壺的原創性顯得至關重要。如何擺脫千壺一面的局面,需要鈞瓷人多思多想。要不斷學習,充分借鑒古代茶具造型設計經典案例,加以創新,探究不同朝代茶具造型的功能與風格的演變和成因,探索中國優秀的傳統造物設計思維和傳統造物審美與現代設計的結合方式,將傳統文化元素融入鈞瓷壺創作;通過與多種造型設計和藝術門類相結合,創新燒製鈞瓷壺;探究現代人的審美情趣,將時代特色融入鈞瓷壺。

金瓜壺 | 溫紅遠作品

對於鈞瓷茶具的未來,另一個嚴峻的問題是價格沒有標準,相差較大。對於熟悉鈞瓷的愛好者來說,他們在面對價格低廉的鈞瓷茶具時,會從品質、藝術性等角度考量,選擇價格正常的產品。但對於接觸鈞瓷較少的人來說,面對充斥市場的一套幾十塊錢的包裝完好的鈞瓷茶具,很難不產生一種鈞瓷茶具非常低廉的印象。這對於鈞瓷茶具市場的發展極為不利。不從實用性和藝術性等方面入手,而是以低價傾銷的方式湧入市場,這可能是當前鈞瓷行業面臨的最大隱憂。

依山堂董少旭作品

鈞瓷所需的陶土、釉料等原料都極為珍貴,生產大量質次價低的鈞瓷產品,不僅衝擊著正常的鈞瓷市場,而且是對資源的極大浪費。這一方面需要加強行業自律,不斷提升鈞瓷產品的藝術價值;另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強監管,促使鈞瓷產業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思亭壺 | 溫紅遠作品

鈞瓷藝術一直在向前發展,鈞瓷人掌握的東西越多,就越能體會到其魅力所在。一方面,鈞瓷人要在鈞瓷壺的器型上下功夫,線條要流暢,器型要大氣;另一方面,要了解釉的特性,摸索出適合某一種釉的器型。此外,鈞瓷壺的發展要堅持精細化,在工藝上不斷提升,改變鈞瓷以往「粗、大、笨」的刻板印象。

金元鈞窯溫肇端作品

明代許次紓在《茶疏》中說:「茶滋於水,水藉於器,湯成於火,四者相顧,缺一則廢。」作為中國陶瓷之林中的明珠,鈞瓷在走入現代人生活的過程中,與茶道結合,水到渠成。在藝術性與實用性完美結合的鈞瓷壺逐漸走進尋常百姓家時,鈞瓷人要在工藝上、釉色上、器型上、裝飾上和藝術價值上實現質的飛躍,才能將鈞瓷茶具引入更廣闊的發展太空。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錄鈞瓷網

網 址:www.junci360.com

編審 | 千鈞 編輯 | 鈞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