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人民日報評論:幼升小培訓,為何高燒難退?

時值暑假,各地氣象炎熱,然而和居高不下的溫度相比,持續火爆的幼升小培訓恐怕更容易撥動家長心中的焦慮。最近,有媒體報導,一些地方“幼升小銜接班”大受追捧,有的甚至為幼稚園孩子設定了“掌握3000個漢字、100以內的加減法”等知識標配。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事兒。

去年,上海一位68歲退休教授撰寫的一篇文章就曾刷屏朋友圈,炮轟“幼升小牛蛙戰爭”引發強烈共鳴;不久前,家長一天讓孩子上9個補習班的案例,也讓不少人反思過度培訓的危害。然而,即便討論一波又一波,但最近一項調查顯示,還是會有六成以上的家長選擇送孩子去幼升小補習班。有家長表示,孩子如果零基礎入學會跟不上進度、遭老師嫌棄。抱著“不能輸在起跑線”思想的家長,把目光投向各類培訓機構也就不難理解。

據教育部統計數據,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沈陽等在內的19個大城市幼升小就近入學率已經達到99%。既然絕大多數小學都已經實現了就近入學,為何幼小銜接培訓仍然大受追捧?以上海為例,教育資源更為優質、升學率更高的一些民辦中小學可以通過面談等方式選擇招生,百裡挑一的現狀自然給培訓機構打開了市場。在追逐優質教育資源的競賽壓力下,儘管幼稚園的“小學化”教育這些年來已逐漸被克制,但市場上名目繁多的“幼小銜接班”“學前班”還是屢禁不止,甚至有抬頭跡象。可以說,早教市場的火熱背後,是家長“贏在起跑線上”的衝動,是培訓機構圍繞利益蛋糕的爭奪,給孩子帶來了日漸沉重的負擔。

學前教育固然有意義,但與背幾句古詩、掌握一些單詞相比,孩子的健康成長、習慣養成、性格塑造更為重要。不少研究表明,孩子出現厭學、排斥、反叛、落後等升學問題的關鍵在於能力、習慣和心理養成不足,而非單純知識量的積累。在環環相扣的應試鏈條中,拔苗助長的做法、死記硬背的套路,無疑會消耗孩子學習的熱情、損害創新能力的提升。想讓孩子有一個更好的未來,家長的初衷無可厚非,但是不是要把成人世界的壓力過早地傳遞給孩子,值得好好反思。

正是因為認識到幼升小培訓過熱的危害,教育部不久前印發《關於開展幼稚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可謂正當其時。堅決禁止“幼稚園提前教授漢語拚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對“小學在招生入學中面向幼稚園組織測試等行為”追究責任,治理規範社會培訓機構“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等名義提前教授小學內容”……把這些原則要求變成具體行動,既需要有一抓到底的堅決態度,也要有精準施策、對症下藥的有力舉措。比如針對幼升小培訓,究竟誰來監督、怎樣管理、如何整治,需要各地在具體執行過程中落實落細。

規範幼稚園階段教育的政策已經發力,但是真正紓解幼升小焦慮仍然任重道遠。教育部門三令五申,但目前,幼升小培訓熱潮“高燒難退”“明退暗燒”,家長依然趨之若鶩,培訓機構依然我行我素,就在於教育資源供需不平衡這個根本原因沒有解決。上了優質的小學就意味能夠接受更好的中學教育,有更大幾率考上一流大學,沿著這樣的邏輯,家長又如何不動心呢?由此來看,給火熱的幼升小培訓降溫,說到底還是要增加優質教育資源的供給,創造更為公平的教育環境。惟其如此,才能紓解家長緊繃的神經,呵護孩子愉快的童年。

這正是:童年本該輕鬆,教育有其規律;人生何必搶跑,改革需要助力。大家晚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