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李嘉誠“分家”苦心:為了兩個兒子“可以有兄弟做”

  解碼“超人”財富王國傳承密道

  本報記者 侯瀟怡 深圳報導

  根據近日發布的《2018胡潤全球富豪榜》,李嘉誠以1900億元財富位列大中華區第六,全球第32位,與去年排名相同。

  雖然已經卸下了此前持續了長達20年的首富地位,但李嘉誠依然是無可比擬的商界傳奇。而這位年屆90歲的超級富豪近日因宣布退休,家族財富與傳承再次引發世人關注。

  3月16日,長和集團主席李嘉誠宣布退休,即日起卸任董事會主席一職,由長子李澤钜接任。李嘉誠還表示,“原則上整個集團的結構已經有很好的計劃和安排,未來不會有太大的變動。”

  這一資產分配的“安排”,早在2012年5月,李嘉誠就已經對外界公布。他將市值逾8500億港元的40%長江及和黃股份和22家上市公司,以及名下上市資產逾2900億港元,全歸予長子李澤钜,長和系日後由他負責打理。次子李澤楷則將獲得李嘉誠對其生意上的資金支持,而支持資金的數目,李嘉誠表示“會比你們知道的要多得多,是李澤楷所擁有的資產的數倍”。

  對於這一分家方案,李嘉誠表示,“用分家來傳承,而不是在自己去世後,下一代用訴訟來分家”,這樣的安排是為了兩個兒子“可以有兄弟做”。

  而面對父親的財產分配,長子李澤钜代表兄弟二人公開表示:“爸爸的安排我們永遠都OK。”

  隨著這位90歲的商業巨鱷退休,兆身家傳承塵埃落定,這一在李嘉誠手中執掌68年的龐大商業帝國,也終於正式迎來了第二代掌門人。

  逾半生栽培接班人

  常言道,“富不過三代”,這在當今時代也是財富傳承難以解決的難題。《2018胡潤全球富豪榜》統計,在上榜的2694位十億美金富豪中,只有9%的富豪財富來自繼承。而在2015年公布的一份統計報告中更是指出,通過財富傳承富過三代的佔比僅為4%。財富傳承是富豪們面臨的頭號難題。

  方太廚具董事長茅理翔指出,中國的民營企業的傳承非常嚴峻,主要原因是很多富豪一代沒有做好思想準備,突然覺得自己精力不夠了匆忙傳承,於是碰到很多難題。此前試圖把二代子女送到國外留學,但回來之後可能不適應中國接班的氛圍,兩代間的矛盾很大。這時候創業一代年紀精力不足,在傳承上存在困難很難解決。

  但從李嘉誠對兒子的培養和放權、傳承的過程看,很大程度避免了茅理翔提出的“匆忙傳承”的誤區。事實上,李嘉誠用超過半生時間培養接班人,長子李澤钜與集團磨合超過三十年,次子李澤楷自立門戶,兩兄弟各施所長互不衝突,目前看是家族企業傳承教科書般的案例。

  早年間李嘉誠曾多次聲稱並不主張家族統治,不一定子承父業。並明確表示“如果我兒子不行,我不會考慮讓他們接班”。

  但事實上李嘉誠對兩兒子的培養確實步步為營,煞費苦心。雖然兩個兒子一出生就是“富二代”,但李嘉誠並沒有在物質上給予兒子們過於優渥的環境,反而從小讓他們乘坐巴士、勤工儉學,培養他們獨立、勤儉的品質。此外,李嘉誠還刻意安排不足十歲的李澤钜、李澤楷兄弟,出席長實會議室董事會議,接受實戰商業訓練。

  除了幼年的培養,在兩個兒子成年後李嘉誠根據性格進行了不同事業發展的安排。對家族傳承的考察和部署,更是在30多年前,李澤钜與李澤楷先後跨出校門時就開始了。

  1985年,21歲的李澤钜就正式加入長江集團,從基層做起,被安排在當時長江實業中環華人行的辦公室上班,跟隨父輩學習經營之道。此後李澤钜也可謂不負眾望,成長很快,25歲時就成為了長實的執行董事,28歲代替父親進入匯豐董事會擔任非執行董事,29歲成為長實副董事總經理,30歲成為長實副主席,35歲成為副主席及董事總經理。至今33年,李澤钜的接班之路可謂穩扎穩打,步步為營。

  而李澤楷的成長經歷與大哥全然不同,“自由”更多。在上大學時,他就按照自己的興趣選擇了電腦工程專業。大學畢業後也沒有直接進入父親公司,而是進入一家投資銀行。1990年,畢業後自由了4年的李澤楷在父親的要求下回到香港,進入和記黃埔,但1993年,他便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盈科拓展”,並很快走上了“單飛”的路線。

  也隨著李澤楷的“單飛”,由李澤钜接下李嘉誠產業的格局顯得更為明朗。也為如今正式塵埃落定的分家方案做足鋪墊。

  “第三子”與信託基金會保駕護航

  根據《2018胡潤全球富豪榜》,上榜富豪總財富達66兆元,相當於全球GDP的13.2%。

  《胡潤百富》董事長胡潤指出,“從來沒有這麽多財富集中在這麽少的人手裡。”他還指出,中國正經歷一段令人驚歎的創業時期,在過去一年增加了210名十億美金富豪。而大中華區以819位十億美金富豪第三年領先於571位的美國,並將這一差距繼續擴大。

  而在中國富豪迅速增加,富一代財富傳承問題越來越緊迫的當下,業內人士認為,當前中國正開啟一場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財富轉移運動。

  新財道財富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周小明指出,財富傳承最基礎的目標就是家裡要和諧,有序、和諧地完成傳承。更上一級的目標是,在傳承的過程中,引導家庭和家族成員的成長,使家族後代不被財富的分量“所殺”。第三個目標,則是在此基礎上,實現久遠財富,家業常青。

  為實現這些目標,家族信託是許多富豪越來越重視的財富傳承手段,李嘉誠也不例外。李嘉誠在2012年分家後,就將私人財產逐步轉入信託基金,這個信託基金的所有權,目前有三分之二在李澤钜手中,三分之一在李嘉誠手中。

  此外,早在1980年,李嘉誠就設立了“李嘉誠基金會”,因自己年少失學的遺憾和父親因病去世的痛苦,基金會的捐獻方向集中於教育和醫療兩方面。但李嘉誠基金會雖然以李嘉誠命名,但並不屬於李嘉誠。

  李嘉誠稱該基金會為自己的“第三個兒子”,並希望在其離世後,基金會仍然能做更多公益事情,並將名下持有1/3的家族信託收益權全部捐獻給李嘉誠基金會。

  而這一公益基金旗下2010年披露出的資產就包括深圳中航、至祥置業、科聯繫統、長江生命、環能國際、志鴻科技、星謙化工、泓富產業、生力啤、首長四方、首長國際、首長科技及中聚電池等多家公司,堪稱巨富。

  李嘉誠將如此巨額資產投身於公益,在業內人士看來對於家族財富傳承也有諸多益處。

  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中國慈善聯合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金錦萍表示,德行是有用的。創業者獲得財富,是因他身上有過人的品質——無論是勤勞或堅韌不拔,或是與人為善。財產能夠繼承,品行如何繼承?要富過三代,可以通過慈善,讓上一輩樹立樂善好施的楷模,讓下一代擁有同情心、責任感和價值觀,從而在家族企業內部發揚凝聚力,並在某種程度上提升家族本身的內部治理。

  “而李嘉誠,不僅僅是財富分配,更重要的是無論是每周一必須進行的家庭聚會而生的家族信念,還是言傳身教的公益、慈善之心,抑或是勤勉、敏銳的經商之道,他都在幾十年的歲月中向兩位兒子耐心傳遞著。所以李嘉誠的財富傳承,雖仍需時日觀察,但業內有信心這將是一個成功範本。”一位家族信託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編輯:李伊琳)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