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賣到脫銷,中國掛面大王前2個月賺大了!業績大增或是曇花一現

文 華宇

編輯 廖影

1984年,陳佩斯將小品《吃麵條》帶上了春晚舞台,憑著出神入化的表演,讓吃麵條變成了一件快樂的事。2012年,“吃麵條”的陳佩斯代言了做面條的克明面業,可謂“意氣相投”。

與陳佩斯“空吃”面條不同,“克明”牌掛面的創始人陳克明是個非常愛吃麵條的人,他只要在家吃飯,都會讓人下一碗自家掛面,不放任何調味。

隨著生活節奏加快,掛面曾一度被束之高閣。直到最近,疫情讓宅在家的人們對其重燃熱情。

克明面業2020財年一季度業績也因此表現亮眼。業績預告顯示,公司淨利大增40%-80%。此外,即便不考慮新增訂單,憑借現有產能,樂觀估計克明面業要未來一個月內才能把未發訂單完成發貨。

面對突如其來的爆量,之前被稱為夕陽產業的掛面行業,是會枯木逢春還是曇花一現?

01

掛面行業的曇花一現

“掛面不具備爆量的可能性。”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此給予蓋棺定論。在他看來,掛面行業未來五年可能會略有下滑。

而這主要與人群的消費習慣、消費頻次等有關。

“掛面的購買者多是中老年人和家庭主婦,很難得到年輕消費者的青睞。”他向市界解釋,相比方便麵、自熱火鍋等的方便快捷屬性,煮一碗掛面,除了要自己掌握火候,還要控制放入其中的糖、醬油、鹽等各種調味品的量,還要自備自洗蔬菜,麻煩很多。

這對於現在尤其不會做飯的年輕人來說,簡直是一場災難。同樣是果腹,方便麵、螺螄粉、自熱小火鍋不“香”嗎?尤其隨著消費升級,可以說,掛面沒辦法做到真正觸動消費者需求,這是該產業無法做大的第一個原因。

此外,還要考慮其生產難易程度。“生產過於簡單的行業,一般很難做成一個好行業。”一位證券行業從業人士告訴市界,掛面的生產過程十分簡單,只要有一台面條機就能輕易上手,這也是這一領域為何家庭作坊式的生產廠家特別多的原因。

▵ 掛面的生產過程十分簡單,這一領域家庭作坊式的生產廠家特別多

反觀相近似的方便麵,生產工序涉及煮熟、脫水、油炸,作料包、蔬菜包、醬包的加工,於是會牽扯到相關產業鏈,容易產生大品牌;同時又因其便捷性而更符合消費升級趨勢。

“掛面生產過於簡單,就很難形成品牌溢價。”他補充道。

某種程度上,掛面產量的增長是人口紅利不斷疊加的結果,這也是為何一直來,掛面的產量增長趨於平緩。從2002年的不足500萬噸,到2018年的812萬噸,其年複合增長率不過8.39%。

根據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發布的掛面行業相關數據,我國掛面行業預計的市場飽和容量為1000萬噸。顯然,現階段的掛上市場容量已經趨於飽和。

因此,以克明面業為首的掛面品牌這次的銷量暴漲,應該只是特殊時期出現的一次逆增長。

不難推測,克明面業第二季度的業績很可能會因此“倒春寒”。朱丹蓬預測,隨著疫情好轉,已經吃膩了掛面的人們會減少掛面的消費,克明面業5月份訂單極有可能會出現同比下降的情況。

02

熱衷理財,盈利能力存憂

克明面業發展到今天,離不開其創始人陳克明。這位出身湖南的木工師傅,在因為一次意外事故不小心傷到手而失去工作後,偶然進入到面條行業。

他憑著吃苦耐勞、艱苦樸素,在湖南這個不產小麥的地方聚集了一批面條廠商,並打造了自己的掛面王國。

▵ 克明面業創始人陳克明,來源:公司官網

上市以來,尤其自2014年後,公司保持著營收穩增但淨利潤忽上忽下的情況。

2014年,公司淨利潤同比增幅為-24.48%,2015年這個數字變為61.13%,淨利潤升至1.06億元;到2017年,淨利則同比下降17.79%,2018年又大增65%至1.86億元。但隨後,2019年前三季度,其淨利又同比下降18.99%。

其波動頻繁的淨利潤顯示出克明面業經營及盈利能力的飄忽。

有意思的是,公司這1億元左右的利潤中,理財產品帶來的收益貢獻著實不小。克明面業似乎偏愛投資理財,縱觀公司公告,與理財相關的比比皆是。

2016年-2019年上半年,公司投資收益分別為1971.46、2182.18、2731.6、1451.3萬元,佔當期利潤總額的比例均在10%以上,對這些年公司的利潤增長起到不小的作用。

像克明面業這樣的加工製造業要想保證正常經營,需要大量現金流。但梳理公司財報可以發現,公司由於偏愛理財和投資,使得其投資活動現金進出量並不比其經營活動的現金進出量遜色,甚至不少時刻,克明面業的投資活動現金流出量要高於其經營活動。

對克明面業來說,生產、銷售掛面才是其主要任務。將精力放在投資上,多少顯得有些“不務正業”。

2017年,克明面業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為負值,昭示著其經營的入不敷出。然而,公司的投資活動現金流量淨額鮮少為正值。

2015年-2019年三季度,這一數值分別為-1.81、-9.96、-1.79、-6.83、-2.82億元。

根據克明面業發布的公告,為了壓縮生產、存儲和運輸上的成本,公司熱衷收購相關產業鏈上的企業。但其中不少企業處於營業虧損狀態,大大地拖累了母公司的利潤空間。

無奈之下,公司不得不借助短期債款救急,並且隨著年份的推移,克明面業的這種現象愈發嚴重。2017年和2018年,公司短期借款從5.3億元上升至7.9億元,增長了49.06%。2019年前三季度也仍舊保持了高達6.5億的短期借債。

這使得公司的流動負債居高不下,從2016年的3.15億元,攀升至2019年9月30日的16.65億元。令人奇怪的是,公司一邊存錢、買理財,一邊向銀行借款,另類增加了財務費用,也不利於資金的流動,顯得十分矛盾。

03

100億不是個“小目標”

2012年,正值耳順之年的陳克明放出豪言,立志在10年之內完成百億元的銷售目標。後來,他又將這一目標的實現時間提前至2020年。如今看來,2020年基本無望。

那麽拋開這個時間節點,克明面業能否憑借掛面完成這一夢想呢?

“我們選擇投資標的的時候,往往會先看公司所屬行業,再看賽道,然後才是公司本身。”一位投資者表示,這樣的道理同樣適用於判斷一個公司的發展前景。

▵ 克明面業生產線,來源:公司官網

朱丹蓬告訴市界,掛面這個產業最大的特點是行業集中度低、品牌眾多、市場競爭激烈。

由於技術門檻極低,以家庭為部門的掛面生產者不在少數。根據觀研天下提供的數據,目前全國四五千家掛面廠中,年產在5000噸以上的有100多家,1萬噸以上的只有二三十家,排名前10的品牌企業市場份額總和不足30%。

市場上常見的掛面多是區域品牌,比如河北的金沙河、河南的博大春綠、江西的春絲等等。大多數品牌處於原始粗放狀態,只在當地有名氣,並且也不熱衷買廣告打名氣。

其中,金沙河、克明面業市場佔有率在20%左右,佔據第一階梯;中糧集團、金龍魚、今麥郎等生產線眾多的企業排名第二;隨後是永生、興盛等地方品牌。

然而無論是哪個梯隊的品牌,面臨的幾乎都是對價格極為敏感的消費者。也因此,5元以下的掛上市場份額最大,佔比達到60%。而這帶來的問題是,低端產品的低毛利率,影響公司收益。

低端產品的風險在於,一旦原材料價格上漲,掛面價格上升,消費者會毫不猶豫地放棄購買。而這些年來,麵粉價格總體保持穩中上升趨勢,掛面產業作為麵粉原材料佔營收成本75%以上的產品,也被迫抬高價格,進而失去部分消費者。

克明面業顯然知道這一點。為了保證掛面的盈利空間不被壓縮,公司採用收購麵粉廠的方式,延長上遊產業鏈,實現原材料部分自給自足:延津生產基地為其提供的麵粉數量佔據了公司採購總量的40%,借此控制產品成本。

另一方面,公司則將焦點瞄準了濕面、方便麵等高端產品市場。這也是為何公司在2017年從中糧集團收購五穀道場、2018年成立新冷鮮面事業部開拓濕面業務的原因所在。

然而,知易行難。儘管公司2018年的毛利率得到了短暫的上升,但很快回落。一位業內人士告訴市界,濕面注重口味,對冷鮮條件要求極高,要想做好並不容易;而五穀道場的非油炸型方便麵顯然無法滿足口味刁鑽的消費者。

“先不說創新多難,即便是能研究出一個新產品,從它投入市場到打響知名度,期間所花費的時間、物力、財力多到難以想象。”公司突圍失敗,這或許也是克明面業大股東近五年頻繁套現,累計近11億的一個原因。

其實不只是克明面業如此。原材料單一的產品都或多或少存在這方面的問題。要麽不變通,薄利多銷、混吃等死;要麽創新產品,危機並存。“To be or not to be”,曾困擾哈姆雷特的問題如今也擺在了這些公司面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