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IMF下調全球增速預期至3%創新低,支招中國可持續增長

台灣時間10月15日21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最新《世界經濟展望》(WEO)報告,下調2019年全球經濟增速預測至3%,創金融危機後的最低點,主要的拖累因素是貿易不確定性以及全球製造業活動的大幅放緩。

相較7月的預測,此次IMF對全球2019、2020年經濟增速預測分別下調0.2和0.1個百分點至3%和3.4%;下調美國2019年增速預測0.2個百分點至2.4%,上調2020年增速預測0.2個百分點至2.1%;分別下調歐元區2019、2020年增速預測0.1和0.2個百分點至1.2%和1.4%;分別下調中國今明兩年增速預測0.1和0.2個百分點至6.1%和5.8%。

IMF建議,目前中國最重要的政策目標就是提升增長的可持續性和質量,同時要應對外部不確定性和全球需求放緩。除了一些貨幣寬鬆舉措,中國需要運用財政政策(主要是預算內財政)來防止外部問題導致經濟和信心下滑,但任何刺激政策都應該放眼於向低收入家庭的財政轉移支付,而不是大規模基建支出。中國也要降低對於債務的依賴,削減廣泛存在的隱性擔保,加強宏觀審慎管理工具等。

貿易問題、製造業放緩拖累全球經濟

“全球經濟放緩主要因為製造業活動和貿易的惡化,更高的關稅和懸而未決的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打擊了投資積極性,也抑製了各界對資本貨物的需求。此外,汽車行業也在萎縮,這緣於一系列因素,例如歐元區新尾氣排放標準的影響以及中國的因素。整體而言,2019年上半年全球貿易增速放緩至1%,這也是2012年來的最弱水準。”IMF首席經濟學家戈皮納特(Gita Gopinath)表示。

今年以來,各界普遍開始擔憂“火車頭”美國陷入衰退,但事實上美國在製造業衰退的背景下,消費、就業仍然強勁。IMF提及,美國經濟在今年上半年保持動能,儘管投資持續疲軟,就業、消費卻較為強勁。儘管2017年的減稅和就業法案的刺激效果逐步消退,但近期的兩年預算計劃抵消了部分負面效應。

10月初公布的美國9月ISM製造業指數降至47.8,觸及金融危機結束以來的最低位,一度引發美股暴跌兩日;不過隨後公布的9月非農就業報告顯示,失業率環比下降0.2個百分點至3.5%,為1969年12月以來新低。機構認為,美國消費者的韌性可以使經濟擺脫衰退,只要人們有工作,他們就會消費。不過渣打也提及,需要持續關注ISM指數的疲軟,以及美元走強對美國企業盈利的負面影響,如果收入和利潤率大幅度下降,那麽雇傭動力的喪失將導致消費開始承壓。

摩根大通全球研究主管張愉珍對第一財經記者稱,預測未來12個月美國經濟出現衰退的概率僅為40%,預計美聯儲年內還將有兩次降息,包括10月或降息25bp,同時增加2200億美元債券購買,作為“擴表”的措施來平抑此前的貨幣市場波動。

其實,歐元區的經濟下行壓力遠遠大於美國。IMF認為,外部需求的放緩以及庫存的下降(反映了工業生產疲軟)使歐元區增長從2018年中期開始承壓,這一態勢將持續到2020年,屆時外部需求預計會恢復部分動能,暫時性因素(包括打擊德國汽車生產的新排放標準)逐步消退。

9月13日,歐央行宣布“降息+重啟QE+分級利率”三項決定,但此後公布的德國9月製造業PMI進一步陷入萎縮狀態,法國9月工業部門擴張乏力。FXTM富拓市場分析師陳忠漢此前對記者表示,在貿易問題和英國脫歐僵局沒有取得重大進展前,預計歐洲經濟將繼續陷於目前的低迷狀態。此前歐元/美元一度跌破1.1關口。

中國應利用貨幣和財政政策穩增長

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背景下,IMF也小幅下調了對中國的增速預測。

在外部不確定性仍存的背景下,未來中國經濟仍將面臨一定下行壓力。例如,中國9月官方製造業PMI由8月的49.5改善至49.8,但連續第五個月仍位於收縮區間。三季度PMI均值為49.7,較二季度上升0.1個百分點,但新訂單子指數由二季度均值50.3降至50.0,表明需求低迷。

IMF表示,中國是全球投資支出最高的國家,2019年投資的放緩相較於進口的放緩則較為有限。導致進口疲軟的因素包括出口增長下降,對汽車以及如智能手機等科技產品的需求下降。2018年中國企業搶出口的情況也導致進口需求前置,這造成了2019年的相對疲軟。不過,在製造業失去部分動能的同時,中國的服務業仍然表現較好,這也支持了就業和消費者信心。

為了應對潛在的下行壓力,IMF建議中國應該采取政策行動,來防止貿易問題導致經濟和信心超預期下滑。其實,前期的逆周期政策已在逐步產生作用。“10月15日公布的金融數據顯示,9月信貸超預期增長1.69兆元,新增社會融資規模達2.27兆元,M2增速回升0.2個百分點至8.4%,M1增速仍維持在3.4%,表明近期央行一系列適度逆周期調節措施的成效在金融數據層面有所體現,後續仍需觀察。”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陳冀對記者稱。

渣打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丁爽對記者表示,預計2019年底前央行將繼續降準或通過定向工具注入等量流動性,從而維持社融總量增長略高於名義GDP增速。

此前,IMF表示,中國到目前為止已經宣布的政策足以使經濟增長在2019~2020年穩定下來。如果外部不確定性不進一步提高,經濟增長不顯著放緩,那麽就不需要進一步放鬆政策;反之,則有必要實行一些額外的政策放鬆措施。

抑製杠杆、關注增長質量

在建議中國繼續政策支持的同時,IMF也認為,中國應該繼續控制杠杆率,並需要關注增長的質量和可持續性,轉變增長動能,即從信貸投資驅動的增長模式轉為私營部門消費驅動模式。同時,中國也要改善資源配置、提升經濟效率。

“為了支持向可持續增長模式轉型,中國監管機構需要抑製影子銀行,同時也要降低對債務的依賴,中國公司部門的杠杆率仍保持高位,家庭債務快速增長。若要進一步控制債務增長,則需要繼續削減廣泛存在的隱性擔保,加強宏觀審慎管理工具。”

IMF還表示,中國應繼續弱化國有企業的角色,降低例如電信、銀行等部門的準入標準也將幫助提升生產率,同時將改善勞動力流動性。此外,中國還要向一個更可持續的累進稅制過渡,提高對醫保、教育、社會轉移支出,這將幫助降低預防性儲蓄並支持消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