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全球頂尖科學家同台WE大會 騰訊要打造“救命的AI”

騰訊科技訊 11月4日,2018騰訊WE大會在北京舉行。七位來自全球的頂尖科學家,在會上揭曉了天文、物理、生命科學等多個領域的重大科學進展。騰訊與自然集團聯合創立的“自然科研全球影響力大獎”正式發布,獎項設立第一年將表彰為“腦科學”做出重大貢獻的青年科學家。本屆WE大會還聚焦通過前沿科技解決全球性難題,騰訊首席探索官網大為介紹了騰訊打造的“救命的AI”,並展望了人工智能在星球管理中的應用前景。

今年WE大會主題是“雅努斯之門”,以古羅馬雙面神雅努斯為喻,寓意人類將從遙遠的過去中,窺見未來世界的架構。參與大會的科學家包括:理論物理學家基普·索恩、哈佛大學理論物理學教授麗莎·蘭道爾、歐洲航天局(ESA)科學與探索高級顧問馬克·麥考林、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蒲慕明、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合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主任覃重軍、施普林格·自然集團總編輯菲利普·坎貝爾以及美國西奈山伊坎醫學研究所所長喬爾·杜德利。

全球頂尖科學家同台 暢談前沿科學突破

在今年WE大會的舞台上,七位全球頂尖科學家,分享了從天文、物理到生命健康等多個領域的突破性進展,用前沿科學搭建起一座連接生命和宇宙、過去與未來的橋梁。

開場嘉賓基普·索恩,被譽為當代天體物理學長官者之一,因對引力波探測做出的貢獻獲得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在演講中表示,“往前追溯,我們可以看到電磁波給我們帶來多少變化,往後400年,我們將電磁波觀測和引力波觀測結合起來,我們還會有更多更大的發現。”

理論物理學權威麗莎·蘭道爾,分享了在暗物質和額外維度領域的最新發現。她說:“在高維度太空當中存在類似膜的物體,它對於物理學的重要意義有幾個方面,其中之一就是我們可以生活在一個膜世界當中,在高維度的世界當中,我們所知道所有的事情,其實都被聚集在了一張膜上。”

理論物理學權威麗莎·蘭道爾

作為哈勃望遠鏡、羅塞塔彗星探測計劃等項目的參與者,馬克·麥考林一生致力於觀測宇宙,他正致力於推動“世界最強太空望遠鏡”——詹姆士·韋伯望遠鏡的升空。他表示,“詹姆士·韋伯望遠鏡會幫助我們去了解宇宙,包括恆星的起源,銀河系的許多神秘之處。”

如果研究宇宙誕生的秘密是探索過去,那麽在人工合成生命領域的世界性突破,則打開了通往更遙遠未來的大門。來自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的覃重軍,介紹了全球首例人造單染色體真核細胞案例。這一重大突破不僅領先國際同行,更有望成為尋找衰老和癌症治療方法的利器。他鼓勵人們大膽探索,“我每天要做的事就是靠想象打開未來的一扇扇大門,第二天冷靜下來選擇其中正確的一扇。”

數字醫療專家喬爾·杜德利分享了人工智能、大數據在醫療領域的應用。杜德利團隊於今年6月發現了阿爾茨海默病的新可能成因,他期待通過數據的積累,未來做出突破。他說:“我的夢想就是所有的診所、病人都能夠連結在一起,我們可以進行資訊的分享。”

人工智能解決多領域難題騰訊打造“救命的AI”

人工智能,是本次大會探索的前沿科學重點之一。中國腦計劃領軍人物、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蒲慕明在全力推動AI與腦科學的融合發展。他說:“未來人工智能要進一步發展的話,就需從腦科學得到啟發,包括機器學習的過程,怎麽從腦啟發的這個概念來設計新的計算模式,新的類似人腦的神經元結構的器件、芯片,甚至是機器人。”

騰訊首席探索官網大為也介紹了騰訊在“人工智能+醫療”領域的進展——打造“救命的AI”。他說:“我們在很多領域開發人工智能,但是我們的激情在於,能夠用人工智能推進醫療的發展。我們非常關心人的健康,我們有很大的激情希望能夠優化大家的生活方式。”

發布於2017年8月的“騰訊覓影”是騰訊首款AI醫學影像產品,目前已構築起兩項核心能力:利用AI醫學影像分析,實現食管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乳腺癌等疾病的早篩;以及利用AI輔診引擎,對700多種疾病風險進行預測診斷。2017年11月,科技部宣布,依托騰訊建設醫療影像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台。截至2018年7月,騰訊覓影已累計輔助醫生閱讀醫學影像超1億張,服務超百萬患者,提示高風險病變15萬例。

2018年11月,騰訊宣布其AI+醫療領域研究已從影像篩查進入病理分析階段。融入AI及AR技能的智能顯微鏡,可根據醫生的語音指令,自動識別、檢測、定量計算和生成報告,並將檢測結果實時顯示到目鏡中,提高診斷效率和準確度。病理AI技術的突破,代表著騰訊全棧式AI+醫療解決方案取得重要進展。

目前, “腦卒中”(又稱“中風”、“腦血管意外”)成為我國居民死亡首要原因,具有發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殘率高的特點。騰訊與天壇醫院展開合作,借助人工智能技術,開發出能早期快速判別腦出血病因的輔診算法與系統,有效降低醫生的漏診和誤診率,幫助醫生拯救生命,與此同時,這套系統未來將在基層醫院使用,讓更多人享受到科技帶來的改變,推動普惠醫療的發展。

結合人工智能和腦科學的最新研究成果,騰訊還推出了帕金森病運動功能智能評估系統。在中國,帕金森病患者人數將近300萬,隨著人口老齡化加重,該現象已從醫學問題演變為更嚴重的社會問題。騰訊醫療AI實驗室推出的帕金森病運動功能智能評估系統,在患者不穿戴任何傳感器的情況下,僅通過普通智能手機攝影頭拍攝,就能完成帕金森病的運動功能日常評估,全程只需3分鐘,診斷速度相比傳統評估方式提升10倍。

網大為還展望了AI在星球管理方面的應用前景。以人類面臨的糧食挑戰為例,全球仍有8億人處於饑餓狀態,將人工智能應用在農業領域,可以對各個環節進行精準管理,大幅提升生產效率,並降低農藥和化肥消耗。目前,在荷蘭瓦格寧根大學(WUR)發起的一項國際人工智能溫室種植大賽中,由騰訊和中國農業科學院聯合組建的團隊iGrow已進入決賽,目前該團隊的種植效率已超過傳統農業專家,正在用最新的人工智能技術為最傳統的行業帶來改變。

從太空探索到人工智能,騰訊近年來尤其重視基礎科學與前沿科技的發展,不僅在各個科研領域加大投入,還與國際頂尖科學出版集團自然科研達成戰略合作,致力於科學探索和科學普及。始於2013年的騰訊WE大會,六年間共邀請超過50位世界頂尖科學研究者登台,希望連接最具突破性的科學發現,和最有前瞻性的技術思想,探索人類改變未來的可能性,已成為國內最有影響力的科技盛會之一。

“自然科研全球影響力大獎”亮相 鼎力支持青年科學家

由騰訊攜手自然科研(Nature Research)創立的“自然科研全球影響力大獎”,也在今年WE大會上正式亮相。與國內外眾多科學大獎相比,該獎項具有三大特色:關注青年,激勵新生代科學家做出突破;關注前沿,尤其是充滿未知與挑戰性的學科;關注未來,鼓勵以科技進步造福社會,解決全球性難題。

施普林格·自然集團總編輯菲利普·坎貝爾在大會上發布了這一獎項。他說:“我們不要忘記,不僅僅要談技術、學術研究,同時我們也要改變社會狀況,讓上百萬甚至上億人能夠過得更好。”

自然科研全球影響力大獎旨在表彰通過科學研究,為社會帶來積極影響的青年科研人員。“在世界科學歷史上,許多開創性工作都是由科學家在青年時期完成的。”騰訊集團副總裁程武曾說,“我們也希望,借此鼓勵更多年輕人投身科研事業,讓科學成為一種新風尚。”

該獎項每年關注一個不同的科學領域。2019年,該獎將重點關注“腦科學”,特別是顛覆性地改變人們對大腦的認識、並將此轉化為現實影響力的科研成果,包括大腦與行為的關係、技術突破、預防和治療大腦疾病的新穎技術等。大獎開放申請時間持續到2019年2月9日,獲獎者名單將在明年11月公布。

腦科學被稱為“人類科學最後的前沿”。自然科研全球影響力大獎在設立第一年聚焦腦科學,也正因為大腦功能與人類健康福祉息息相關,並將對社會網絡和全球經濟產生深遠影響。這也與騰訊一直以來,希望通過互聯網服務提升人類生活品質的使命一脈相承。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