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傳銷”陰影還未揮去,雲集便已確定上市?

圖片來源:雲集CEO肖尚略的官方微博

作者 / 吳佳馨

來源 / IT鮮聞

遞交招股書不過一個月的雲集,確定了自己的上市之日。

周一,雲集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招股說明書2號補充文件(AMENDMENT NO. 2 TO FORM F-1),擬定在美首次公開募股的發行價格區間和發行量。而根據美國IPO研究公司IPOBoutique.com網站公布的信息顯示,雲集將於5月3日在納斯達克全球市場掛牌。

在鬥魚、瑞幸咖啡紛紛遞交招股書的今天,雲集憑借確定上市一事在一眾新聞中也是頗為亮眼。只是,相關新聞之下,網友的評論卻不盡友好,關於雲集“傳銷”的質疑依舊存在。

也不怪網友多想,雲集與傳銷,可以說是素有淵源。

雲集的前身名為雲集微店,走的是收割流量的道路。用戶需要通過繳納一定費用成為店主,並不斷吸收新人,讓自己完成向導師甚至合夥人身份的轉變。這樣無論是拉新產生的費用還是會員消費,導師和合夥人都能從中獲取份額不小的收益。

通過這樣的模式,雲集迅速收割用戶,並完成了早期的用戶積累。但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雲集的模式很快引發了對“傳銷”的爭議。2017年雲集因涉嫌三級分銷,被杭州濱江區市場監督局處罰958萬元。雲集的微信公眾號、服務號也因此被封禁。

為避開“傳銷”爭議,雲集在創始人肖尚略的帶領下開始走會員製電商路線,試圖成為中國版Costco。一方面嚴控層級,弱化分銷,以性價比吸引用戶,並順勢打開平台大門,歡迎非會員來此消費;一方面又不斷提高平台與用戶之間的粘性,增強付費會員購買力。

而為展現轉型的決心,雲集也從多方面下手,宣傳語從“手機開店上雲集”向“注冊雲集APP,購物享受批發價”而轉變。當然,效果也很是可觀,招股書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雲集已積累740萬會員,貢獻了66.4%的交易額。肖尚略也因此將會員製電商視為未來社交電商的主流形態

尤其對於雲集,無論是“入門費”、還是由上而下的利益分配措施,都難免存在擦邊的風險。有業內人士甚至表示,雲集的會員製電商,只是將店主這種明顯帶有層級的敏感稱呼修改為會員,以規避風險。“本質的分銷形式,依然存在踩線的風險。”

這也就使得,雲集在招股書中特別注明,“如果我們的商業模式被發現違反了適用的法律法規,我們的業務、財務狀況和運營結果將受到重大不利的影響。”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雲集的心理我們也可以想象的到。取消現金門檻,雖然能夠吸收更多用戶,但也意味著平台與用戶的粘性不高。當有更高紅利的平台出現時,用戶很容易會被撬走。

雲集對這句話是感受深刻。在其轉型期間,據界面新聞報導,平台之上具有影響力的四名店主,集體帶著他們的社群成員,離開雲集,奔向紅利更高的新平台。

所以,雲集的會員費,一方面是篩選出更具忠實度的用戶,一方面也是讓紅利更高,從而讓平台用戶更具動力,為雲集的營收做出貢獻。財報顯示的成績,已然證明了雲集思路的可行性。

當然,以上種種只存在於雲集上市之前,它的前方是更加殘酷的資本市場。被譽為社交電商第一股的拚多多,在資本面前,也面臨著上市即破發的局面。並且,為講好可持續發展的故事,拚多多開始謀求五環內的市場,對標天貓、京東等,將品牌升級提上日程。

有拚多多在前,雲集或許也需要對自己涉嫌踩線的商業模式做出取捨,上至供應鏈下至用戶運營,從而構建更有力的競爭壁壘。而不是空有成為中國版Costco的心,卻只能“泯然眾人矣”。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