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即時配送市場格局與趨勢解析

即時配送行業,經過這幾年的融合創新,已發展到了新的層次,雖然仍以外賣配送為主導,但還沒達到寡頭壟斷的階段。新業務仍在快速增長,甚至快遞企業、二線運力供應商都開始布局該業務領域。

來源 |運聯傳媒 文 | 聶樹軍

零售老闆內參經授權轉載

核心導讀:

從業務場景看,即時配送應屬於同城物流配送範疇,但其高時效、不轉運站的運作特點,又決定了即時配送與傳統物流有著本質的區別。

1.即時配送行業與傳統物流相比覆蓋範圍更小,運輸貨物更小,時效更高,採用點對點無轉運站的運作模式,無網絡和規模效應。

2.當前的即時配送行業雖然覆蓋品類多樣,由外賣市場佔據絕對的主導地位,但生鮮、直送業務都在快速增長,未來可能會與外賣形成相對平衡的格局。

3.即時配送的行業規模會持續擴大,隨著場景的進一步完善,各平台業務的推廣可能會出現同質化。

4.快遞布局同城即配市場,在模式上與當前的平台存有差異,且整體時效未能達到即時配送的高標準,暫時不能改變已有格局。

- 1 -

市場概況

即時配送已成為消費者身邊不可或缺的需求。隨著消費需求的增長,用戶數量快速增加,即時配送市場規模仍會保持快速擴張。特殊的即配行業與傳統物流相比,存在不同的特性,也隱藏著特有的痛點。

1.1 行業規模

即時配送行業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其規模迅速擴張,並仍保持高增速,當前已成為百億級單量的巨大市場。數據顯示,2018年即時配送行業的訂單量將超過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同城快遞業務總量114.1億件,高達124億單。從近6年實際發生和預測訂單數據的整體來看,即時配送行業規模保持了倍數級增長,已達到5年前規模的十倍,但同時其增速也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目前保持在30%左右。

實際上,即時配送行業的高速擴張要歸功於外賣行業突飛猛進的增長,當前80%的訂單量都來源於外賣行業,準確地說是集中在美團和餓了麽兩大平台。預測數據顯示,2019年即時配送行業的整體訂單量將達到159.2億單,這其中的增量將主要來源於生鮮等新零售行業,按照當前平台與供應商的平均結算單價估算,整體行業規模約為1500-2000億元。

1.2 行業特點

目前,即時配送行業都是由平台型企業在做。與傳統物流行業相比,即時配送在業務發生場景、配送距離、配送時效、運營模式等方面都具有極大的特殊性。

(1)配送範圍小

首先,其業務主要發生在外賣、跑腿、生鮮、商超配送等場景,配送範圍都屬於同城配送;距離多發生在5km範圍內,其配送距離短,主要圍繞在消費者身邊。

(2)高時效與低連續

其次,體現其即時性,對業務有高時效的要求,以分鐘來計算時效標準,一般從下單到訂單完成都在1-2小時內,而配送時效約在20分鐘至1小時。

同時,從訂單源頭看,多屬於B2C的平台性訂單,外賣訂單又佔絕對比例。而C端訂單量小且分散性強,穩定性不足。由於受外賣訂單的影響,全天的訂單量分布存在明顯的波峰波谷,具有高時間集中度。

(3)點對點,無需網效

即時配送是點對點的直線配送運營模式,不轉運站是其主要特點,不存在網效與規模效應。目前即時配送運力以眾包模式為主,其承載工具基本上都是兩輪電動車,靈活性強,成本也更低。

1.3 客戶群體

即時配送行業面對的最終客戶都是C端消費者,因此其客戶基數大,呈現出快速增長狀態。統計數據表明,近5年即時配送行業用戶的規模保持穩步增長,增速保持在20%以上。其中,2018年整個行業用戶規模約為3.55億人,用戶基數的增長為行業整體規模的擴大奠定了基礎。

1.4 行業痛點

(1)高標準與低持續

即時配送行業與傳統物流相比,消費者的要求標準更高,主要體現在配送時效上,以分鐘級計算的配送標準遠超當前普通物流。從外賣平台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主要外賣平台已將外賣訂單的配送時效縮短至30分鐘以內,這對運力的數量、系統智能調度和節點把控等都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同時受外賣訂單的影響,全時段的訂單分布極其不均衡,主要集中在11-13點、17-20點之間,存在嚴重的波峰波谷,持續性不足。而C2C的純直送訂單,由於客戶C端屬性強,受偶然性影響較大,訂單總量和持續性並不高。

(2)行業集中度低

即時配送行業的整體集中度非常低,且分散在全國,CR10不足3%。日常消費者接觸到的外賣配送員,多數並不屬於平台,實際隸屬於運力供應商。例如美團外賣旗下當前有400多家運力供應商,相較於2016年已減少300家,平均每家不足1000人的運力規模。且多數供應商往往在普通消費者眼中可能並無印象,例如美團外賣旗下前三的運力供應商俊達、同達快送、趣活美食送等,也同時服務於麥當勞、肯德基、超級物種、盒馬鮮生等大型餐飲、生鮮企業平台的配送,但消費者並不十分了解。

(3)訂單比例不均衡

數據顯示,當前80%以上的即時配送行業訂單屬於外賣訂單,佔即時配送訂單總量的絕對比例,而生鮮、商超、直送訂單品類的比例過小,導致整個即時配送行業品類結構失衡。

目前,隨著消費習慣的改變,生鮮配送和直送訂單量正在逐步上升,有助於改善當前外賣訂單一家獨大的局面,但短時間內仍難以撼動外賣訂單的主流地位。

此外,從訂單源頭來看,90%以上的訂單屬於平台訂單,純散客訂單數量較少,因此專人直送類業務量小,且極具偶然性,穩定性不足。

- 2 -

市場格局

即時配送行業的市場格局仍未穩定成型,既有大電商平台布局,也有小運力平台的開拓,更有物流行業企業的進入,最終會形成怎樣的格局,仍要拭目以待。

2.1 市場參與者

目前的即時配送領域,可謂是入局者眾多,且出現了不同細分市場的布局者,主要分為如下幾類。

第一類是如今即時配送模式的起源,又是規模和行業佔比最大的外賣配送市場,普通消費者也比較熟悉,如:餓了麽旗下蜂鳥配送、美團外賣旗下的美團專送、麥當勞的麥樂送等。

第二類是專門針對點對點直送、跑腿的即時配送市場,這類訂單購買的是純運力,與外賣的搭配採購不同。這類企業包含點我達、閃送、UU跑腿、人人快送等。

第三類是電商平台下屬的即時配送,如京東的達達-京東到家、天貓的一小時達、蘇寧的蘇寧秒達等。

此外,傳統的快遞企業也開始布局同城業務中的即時配送業務,搶佔同城即配市場,如順豐的同城急送業務、圓通的計時達、韻達的雲遞配等。

2.2 市場格局現狀

雖然外賣業務的即時配送在該領域佔據了絕對的權重,但入局即時配送的企業類型多樣,業務繁雜且推陳出新。經過了5年以上的發展,市場競爭呈現出基本穩定的局面,還沒到寡頭壟斷的地步。

從訂單流量入口看,主流上是外賣平台佔據主導優勢,其下屬的外賣配送團隊構成了當前即時配送行業最大的運力從業群體;其次是電商平台的生鮮配送和大型商超的配送業務;最小的是C2C的直送業務。

外賣配送的一家獨大和飛速發展,導致了其他業務類型的B2C和C2C平台的發展速度看似很慢,但實際上,其他業務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其中,B2C的生鮮配送業務是目前除外賣以外的最大訂單來源,且仍保持一定的增速,是除外賣以外最具成長潛力的業務單元,有望成為與外賣相當的即時配送業務。

2.3 各企業破局部署

近幾年興起的平台型企業,多數都通過燒錢補貼的戰略培養消費習慣,迅速擴大市場,即時配送行業的前期發展階段也不例外。當前除了外賣以外的即時配送業務是各個企業競爭和布局的重點,如何突破當前相對穩定的局面實現一枝獨秀,各業務平台都在想方設法部署業務範圍。

首先要尋找可靠的大平台作為合作夥伴,增加訂單流量入口,是非常明智的選擇。如點我達吸納菜鳥進行戰略控股,靠上阿里的大樹;達達與京東到家的融合,增加京東到家的業務訂單,同樣也有這種考慮。

其次在模式上都採用了一定比例的眾包模式,吸納運力儲備,降低運營成本。同時在業務拓展上,除了生鮮配送、專人直送、代買跑腿業務之外,藥品、美妝個護、服裝等領域也是布局即時配送的新業務之一。

- 3 -

模式分析

3.1 模式分類

即時配送行業最終面對的客戶都是C端消費者,從經營模式上看,即時配送行業的企業整體可歸為B2C、C2C兩大類。從各自的運營模式來看,B2C中又包含專送模式和眾包模式兩種,而C2C只有眾包模式。

從資產模式的角度看,即時配送行業的企業,都是以輕資產模式切入,通過平台形式進行運作,通過數據系統建立龐大的運力群體,支撐其龐大的C端客戶需求。在運力組成模式上,當前多數企業都採用了的運力眾包模式,通過APP端吸納社會閑散運力,構成平台的運力池。

3.2 眾包模式

眾包模式是除快遞企業外,幾乎各即時配送平台都會採用的一種運力構建模式。與自建配送運力相比,眾包模式有非常大的優點,可以極大地吸納社會閑散運力,以非常輕的模式建立靈活、全面、龐大的運力儲備池,可有效覆蓋配送範圍,同時一定程度上可增加獲取訂單的能力。

眾包模式的配送員自由度高,受管控少,由平台直接管理。接單方式上,有接收系統推送訂單和搶單兩種模式,這種操作可讓訂單配送更高效。但外賣市場的眾包運力受一定訂單類別的限制,只能配送快送、混送的訂單,不能接受專送的訂單。

3.3 專送模式

專送模式是存在於B2C運營模式中的一種配送方式,與眾包模式相比其要求更高,同時運力的組建方式也不同。專送運力一般是由平台的運力加盟商構建的運力團隊,與眾包運力相比也會享有更多標準的接單權利,例如在外賣接單系統高職送運力可以接標注為專送的賣家訂單,而眾包運力卻不行。

同時,專送模式下其接單範圍是提前劃分好的,可以由加盟商進行管理。通常情況下無論是專送還是眾包,都是由智能調度系統自動分單和規劃路線,只有少數異常情況下需要進行人為乾預。專送是為了保障運力數量和服務質量的一種構建方式,與眾包模式一起完善龐大的運力需求。

3.4 分接單模式

即時配送領域的分接單模式不像快遞、物流行業那麽傳統,在快遞、物流原有系統分單模式的基礎上進行了豐富和創新,添加了搶單模式。

快遞、物流行業的接派模式最常見的就是定人定區,配送員接到系統或網點通知即去接貨,不存在搶單的情況。

搶單模式可充分調動配送員的積極性,同時配合眾包運營模式,可有效增加短時間內訂單推送成功率,當然這需要更為強大的智能調度系統。

其實,大部分運力供應商是沒有獨立自主的訂單調度系統的,僅有個別大供應商擁有,幫助協調運力調度,使訂單推送更加合理和智能。例如美團旗下的供應商同達快送,就是擁有獨立調度系統的企業,其「俠刻送」系統完美承接了美團訂單的輸出,智能調度配送人員,高效完成訂單履約率。

在即時配送領域內也有以搶單模式為輔,派單模式為主的平台,如以直送業務起家的點我達。

- 4 -

發展前景與趨勢

4.1 業務場景完善,平台逐步同質化

即時配送從外賣業務起步,逐步擴展到生鮮類新零售、大型商超、服裝、美妝個護以及醫藥等B2C業務的配送。隨著直送平台的加入開始擴展至跑腿、商品代購、直送等C2C的業務,業務場景逐步完善,覆蓋消費者各項需求,整體上其市場規模會持續擴大。

目前,無論是B2C的平台還是C2C的平台,採用的模式幾乎相同,並且其業務覆蓋範圍開始相互交叉重疊,出現了同質化現象。各平台可以拚的只剩下訂單流量入口,哪家能夠獲得更多的訂單,哪家就有可能戰勝其他平台,在即時配送行業站穩腳跟。

4.2 生鮮配送將崛起,追趕外賣的主導地位

2018年即配市場規模已超過千億,主因是外賣市場的爆發,推動了整個即配行業的高速發展,其中80%以上的訂單來源於外賣。但是,整體處於上升階段的外賣行業已經實現了高度整合。近兩年,資本把更多的關注點放在了如生鮮宅配、代買代送等新興的即配市場,特別是生鮮配送的平均客單價要高於外賣訂單,蘊藏了較大的發展潛力。

2017-2018年生鮮平台共獲得22筆融資,其中不乏有每日優鮮、百果園這類超10億元的大筆融資。隨著資本推動,行業處於洗牌階段,如背靠天貓且自身擁有強大物流網絡的易果生鮮;獲騰訊青睞,社區「三公里一倉」的線上平台每日優鮮;合並一米鮮,線上線下共同發展的百果園;兩年半完成5輪融資的B2B平台美菜網;新零售領域的寵兒盒馬鮮生等等。這類生鮮平台依靠大樹逐漸崛起,將成為外賣霸主地位的最大威脅。

4.3 快遞企業布局同城,發力即時配送

在同城配送方面,快遞企業一直做得比較傳統,受運作模式的限制,貨物必須經過分撥中心轉運站才能到達末端網點進行派送,同城件一般都是次日達。因此,同城高端急件市場受到了即時配送平台的挑戰。

如今,快遞企業在這方面也抓緊了布局進度。如順豐推出同城急送、韻達推出雲遞配、圓通的計時達等,除了順豐外都沒有進行大範圍推廣。在順豐的同城急送業務中,配送時效對標即時配送平台標準,3公里平均30分鐘送達,5公里平均60分鐘送達,10公里平均90分鐘送達。

快遞企業的運營模式與即時配送平台略有不同,仍存在轉運站環節。因此,其他的快遞企業同城業務時效為4小時,並不能滿足即時配送的高時效要求。但其價格相比直送低,會搶佔部分時效要求略低的同城件業務。若想改變即時配送格局仍有較大難度。

【看熱點】京東2018年財報亮點:1.7兆GMV,利潤率創新高,服務收入上升

【看熱點】蘇寧收購萬達百貨後首次發聲:業態規劃分“三個階段”

- 商務合作&內容轉載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