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分級基金轉型倒計時 千億申萬菱信基金曇花一現

  分級基金轉型倒計時 千億申萬菱信曇花一現

  時代周報記者 寧鵬 發自上海

  在經歷了短暫的爆發式增長之後,分級基金走向了消亡。分級基金的輝煌過於短暫,以至於曾經依靠分級基金迅速擴張規模的申萬菱信基金,不得不再次面臨轉型。

  分級基金曾經支撐了幾家中小基金公司的彎道超車夢想,也給相關基金公司帶來了大量收入。然而,2015年資本市場的劇烈波動,讓分級基金的存在備受爭議。伴隨著資管新規的落地,分級基金轉型的時間表確定,這一現象級產品正迎來終章。

  申萬菱信基金不是分級基金規模最大的公司,卻是最為獨特的一個樣本。申萬菱信基金回復時代周報稱,申萬菱信基金一直在發掘適合自身發展的“多元+特色”之路。

  整改落地

  2018年5月下旬,分級基金閉門會議召開。監管層要求基金公司在2018年6月底前提交分級基金整改的《可行性研究計劃書》。其後,將按照“從小到大、分步推進”的原則召開持有人大會,對分級基金進行轉型及後續退市工作。

  根據安排,分級基金開放申購應向證監會報備,並且3 億元規模以下的分級基金,需要在2019年6月底之前完成整改;總份額在3億元以上的分級基金最後清理期限是“資管新規”過渡期結束的2020年底之前。

  截至5月28日,國內共有 898 隻股票型基金,其中123只為分級基金,對應規模為 1132.16 億元,佔比僅 14.7%。倘若以3億元為界限,來計算市場上分級基金規模佔比,可以發現規模在3億元以上的股票型分級基金共 55 隻,佔所有股票型分級基金的 91.7%,而規模在3億元以下的股票型分級基金 68隻,僅佔所有股票型分級基金的8.3%。

  根據以上數據,天風證券研報認為,預計到2019年6月,分級基金整改壓力仍可控,到2020年底分級股票型基金的整改壓力即可被市場有序降解。

  2018年4月27日,《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正式發布並自發布之日起正式施行,過渡期至2020年底,而這一指導意見被業界稱為“資管新規”。

  根據資管新規,公募基金將不得分級。新規的過渡期到 2020 年底,並且過渡期結束後,不符合新規的不得存續。這對永續分級基金的影響比較大,永續分級基金為違反新規第二十一條的產品。如果要滿足新規,就需要轉型或者終止等手段,使得滿足新規。

  除此以外,資管新規第二十九條規定,金融監督管理部門在新規框架內研究制定配套細則,配套細則之間應當相互銜接,避免產生新的監管套利和不公平競爭。按照“新老劃斷”原則設定過渡期,確保平穩過渡。

  事實上,業界對於分級基金的消亡早有預期。整體來看,資管新規從2017年初即開始預熱,2017年末征求意見稿正式發布,對分級基金整改作出了初步指導,而伴隨著資管新規的正式發布,分級基金整改的最終方案亦正式實行。天風證券研報認為,此次分級基金的閉門會議是對其整改方案的進一步指導,預計分級基金整改將穩健落地。

  曇花一現

  從過去幾年的規模以及利潤數據來看,申萬菱信基金是對分級基金帶來的冷暖感受最為深刻的基金公司。

  分級基金是上一輪牛市的一塊肥肉,除了申萬菱信外,富國、鵬華等老牌公司亦斬獲頗豐。不過,在分級基金的潮水退散之際,基金公司的底蘊就凸顯出來了。財匯數據顯示,申萬菱信2018年一季度末公募規模為249億元,在行業排名第67位。剔除貨幣基金之後的規模為218億元,在行業排名第51位。

  而其他的分級基金大戶的規模仍然在行業排名靠前,富國基金剔除貨幣基金之後的規模為1382億元,在行業排名第11位。鵬華基金剔除貨幣基金之後的規模為940億元,在行業排名第17位。

  “產品線的布局,注定了申萬菱信基金目前處於一個比較難受的時點。”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總監曾令華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申萬菱信基金的發展頗多波折,2004年4月,第一隻基金申萬巴黎盛利精選混合基金(現名申萬菱信盛利精選混合基金)首次募集規模達到68億。然而,開局順利的申萬菱信基金,並未能把握大好局面。在2014年四季度之前,申萬菱信基金資產管理規模一直徘徊在百億元左右。

  分級基金很快將申萬菱信基金成立以來的頹勢一掃而光。2014年下半年,申萬菱信基金先後發行申萬傳媒、申萬電子、申萬醫藥生物、申萬中證軍工4隻分級基金產品。伴隨著A股的上漲行情,分級基金的吸金能力開始凸顯。在2014年四季度,其規模暴增近3倍達到485.06億元,規模排名從2013年的第43位躍居第16名;2015年一季度末,公司規模繼續增長至758.54億元,二季度末規模為1024.92億元,申萬菱信基金正式進入“千億俱樂部”。

  分級基金帶來的規模增長讓其他基金公司頗為眼紅。截至2015年二季度末,申萬菱信基金旗下共有8隻分級基金,總規模為713.60億元。從資產淨值角度來看,分級基金佔比超過同期總規模的七成。

  然而,伴隨著股市的波動,分級基金亦大幅縮水。2015年三季度末,申萬菱信基金的資管規模僅剩416.69億元,較二季度末減少608.23億元,其中分級基金縮水造成的規模減少佔據了近90%。

  雖然如此,申萬菱信基金依然收獲了分級基金帶來的大量管理費收入。“分級基金帶來的利潤驚人,開董事會的時候,外方股東代表簡直無法相信該年度的利潤數據。”另外一家分級基金頭部公司前高管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統計數據表明,申萬菱信基金2014年時所獲取的管理費收入約為1.94億元,但2015年時則飆升至6.37億元,2015年實現淨利潤5.03億元。

  不過,伴隨著分級基金的規模縮水,申萬菱信基金2016年的淨利潤下跌到1.67億元。

  路在何方?

  對於中小基金公司而言,只能依靠業績或產品能力實現彎道超車。而業績持續領先的基金公司很少,滬上某公募基金總經理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無論是在中國還是海外,持續能跑贏市場與同業的資產管理機構可以說是鳳毛麟角。

  從基金公司的角度來看,分級基金無疑是迅速做大規模的利器。然而,在公募基金進入第20個年頭之際,投資者的成熟度無疑仍會對相應產品的發展造成極大影響。

  “李笑薇是量化投資的高手,其管理的指數增強基金曾經是業內一大亮點,然而真正讓她出盡風頭的卻是分級基金。從難度上看,指數增強基金遠遠高於分級基金,但分級基金卻明顯為其任職基金公司賺取了更多管理費。”某業內資深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儘管政策因素是分級基金走向消亡的直接原因,但分級基金在個人投資者中的口碑卻在2015年走了一趟過山車。

  如今,申萬菱信所面臨的處境,遠比其他曾經的分級基金巨頭艱難。財匯數據顯示,申萬菱信基金15位現任基金經理中,僅有張少華擔任基金經理時間超過5年,而張少華現為申萬菱信基金分管投研的副總。作為一家成立時間超過14年的基金公司,投研團隊的青黃不接似乎有點說不過去。

  對於未來的發展方向,申萬菱信基金回復時代周報稱,申萬菱信基金一直在發掘適合自身發展的“多元+特色”之路,即堅持公募、專戶、子公司、國際業務等多元化發展。其中,在公募基金發展中,挖掘以“指數量化”為特色的精品路線。2009年,申萬菱信基金就開始組建量化投資團隊,團隊成員集投資、研究於一體,所有策略均為自主研發及管理,包括α–權益投資管理和β–被動指數管理。其中,權益投資管理中,投資策略豐富,涵蓋大盤價值、小盤價值、小盤成長等風格;被動指數管理產品覆蓋3個寬基指數、7個行業指數,其中5個由自主研發。

責任編輯:李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