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什麽晉國被分成三國?“三家分晉”是怎麽回事?

眾所周知,在春秋這一歷史階段,晉國是最強大的諸侯國。在和齊國、楚國、秦國等大國的較量中,晉國在整體趨勢上佔據了上風。對於晉國來說,六卿等異姓士族的重用,確實增強了晉國的人才活躍度,為晉國的強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不過,六卿之間的相互傾軋,也在春秋後期導致晉國公室的衰落。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韓虔﹑趙籍﹑魏斯為諸侯。到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韓哀侯﹑趙敬侯瓜分了晉國公室,促使魏國、韓國、趙國這三個諸侯國成為戰國七雄。 那麽,問題來了,是什麽原因造成了“三家分晉”?晉國為何走向滅亡?

首先,就“魏趙韓三家分晉”來說,根本原因就是分封製。一定程度上,晉國可以理解為一個縮小版的周朝。就周武王姬發建立的西周,因為地域遼闊等原因,所以採用了分封製。同時,就周天子分封的諸侯來說,諸侯在自己的封疆內,又對卿大夫實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將土地和百姓分賜給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級承擔作戰等義務。這樣層層分封下去,形成了森嚴的等級“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就周天子來說,實力強大時還能控制住各個諸侯國。

但是,進入到東周時期,也即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和周天子之間的實力變化,導致後者已經是名存實亡了。所以,就周王室來說,最終是被自己分封的秦國所滅。與此相對應的是,就晉國來說,因為疆域遼闊,所以將土地分封給各個卿大夫。對於這些卿大夫來說,對於自己的封地擁有絕對的權力,比如兵權、經濟權、繼承權等。長此以往,這些封地內的將士和百姓,自然只會效忠於各個卿大夫,而不是晉國的君主了。而在晉國不斷對外擴張的過程中,韓、趙、魏、智、范、中行氏等異姓卿大夫也趁機做大做強。

當然,分封製是導致“三家分晉”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礎上,晉國公室的衰微,也是造成晉國被一分為三的重要原因。早在春秋時期,晉國驪姬之亂時,晉獻公選擇逐殺諸公子,從此晉國不再立公子、公孫為貴族,史稱“晉無公族”,這是晉國和楚國、秦國等諸侯國不同的地方。到了晉文公在位時,同樣對進攻公室子弟進行打壓,選擇重用異姓卿大夫。在晉文公等君主稱霸的過程中,缺乏公室力量製約的卿大夫不斷壯大,晉公室的力量由此衰微,對於作亂的異姓卿大夫,晉國公室也沒有力量卻製衡了。

最後,春秋末期,范氏﹑中行氏兩家被滅,晉國只剩下智、趙、韓、魏四家卿大夫,其中以智氏最強。在這之後,發生了一場影響深遠的晉陽之戰。此戰,趙、韓、魏三家卿大夫消滅了智氏。如果此戰是智氏勝利的話,那麽,智氏很可能會消滅魏趙韓三家,也即晉國很可能被智氏取代。那麽,晉國就如同田氏代齊,只被一個卿大夫所取代。就田氏代齊的齊國來說,也是卿大夫的實力不斷壯大所致的,並且,齊國在齊桓公去世後發生的內亂,也削弱了自己的公室力量,為田氏代齊奠定了基礎。總的來說,在春秋戰國這一歷史階段,分封製是導致三家分晉以及田氏代齊的根本原因,而晉國、齊國公室力量的衰微,則是直接原因。

文/情懷歷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