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牛人”祁興磊:培育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第一牛

科技日報實習記者 於紫月

“再苦再難,也要培育出肉牛新品種,給鄉親們找一條致富門路。”這是祁興磊最初給自己定下的目標。如今,58歲的他在基層崗位上堅守了37年。其間,他幹了3件事,每件都很“牛”。

祁興磊帶領團隊歷時21年,主持育成中國第一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肉牛新品種——夏南牛,填補了我國肉牛品種空白。緊接著,他又在“怎樣才能養好”上繼續發力,用10年時間總結出不同性別牛和不同用途牛飼養管理技術規範,編制出夏南牛國家標準。

最後一件事是他正在乾的事。這位河南省泌陽縣夏南牛研究推廣中心的農業推廣研究員正帶領團隊突破培育肉用性能更好的夏南牛無角新品系。“再給我2—3年時間,我肯定能乾成!” 在“2019最美科技工作者”頒獎典禮現場,他對科技日報記者說。

“最基層技術人員用最傳統的方法培育而成”

1980年,祁興磊鄰村的大叔牽著家裡唯一一頭瘦弱的病牛慕名找到這個學牧醫的大學生,面對大叔懇求的眼神,剛上大學一年、隻接觸基本知識的祁興磊無奈地搖了搖頭。兩天以後,大叔的牛死了,他的家人圍著牛哭了好久。

“我當時整宿睡不著覺,那情景一遍遍在我腦子裡閃過。”祁興磊回憶,從那時起,他就暗下決心,一定學精養牛技術和給牛看病的本領。

1982年,大學畢業的他放棄了留校任教和在駐馬店市從事行政工作的機會,回到了家鄉河南省泌陽縣一個基層畜牧獸醫站工作。

1986年以前,祁興磊主要做獸醫工作。泌陽縣很多農戶的主要收入都來自養牛。“我逐漸認識到,一個人窮盡一生能醫好多少牛?只有培育出不易生病、肉質好的牛才會讓更多的農戶富起來。”

1986年,祁興磊在部門支持下,聯絡了幾位有同樣志向的技術人員,開始了黃牛改良肉牛的試驗。

此後,祁興磊就跟上了發條一樣。導血育種、普查測量、統計分析……他扎進農村,頭上是下雨漏水的房頂,手旁是熏眼睛的油燈和蠟燭,他的三餐經常是方便麵、乾饃甚至涼水。

10多年過去了,技術突破組的人員幾經調整,年齡大的離開了工作崗位,感到枯燥無味的換了工作。身邊的人換了一撥又一撥,而祁興磊一直都在。

祁興磊正在對夏南牛種牛進行體尺測量。

多年的耕耘終於迎來了收獲。2007年6月,農業部發布公告,宣布夏南牛在河南省泌陽縣誕生。2008年,農業部把夏南牛定為唯一在全國推廣的肉牛品種。當時評審專家十分感歎:“這是最基層技術人員用最傳統的方法培育而成的。”

為獲得科學準確的統計數據,祁興磊的足跡遍及全縣20多個鄉鎮2000多個村莊的溝溝坎坎,行程10萬公里以上,磨壞30多雙鞋,騎壞13輛自行車。測量黃牛時遭受過多少次牛踢,他自己也記不清,隻留下身上一塊塊永久的傷疤。

“夏南牛走到哪裡,服務就跟到哪裡”

“養牛就像養孩子,生只是開端,育才是重點。”祁興磊隨後又開始埋身於夏南牛飼養配套技術的研發。

“夏南牛走到哪裡,服務就跟到哪裡。”這是祁興磊用12年時間踐行的一句話。南到廣西來賓武宣縣、北到黑龍江哈爾濱市,祁興磊都前往教授養殖技術,從不嫌遠、不嫌麻煩。

2018年祁興磊培訓畜牧扶貧技術骨乾。

在祁興磊的推動下,夏南牛產業化開發成為泌陽縣域經濟發展的“一號工程”。至2018年底,夏南牛主產區的存欄量有60多萬頭,已向全國27個省市區推廣200多萬頭活體夏南牛、800多萬劑夏南牛凍精。泌陽縣2018年牛業產值突破150億元。

眾多成果的背後,是祁興磊的一顆赤子之心。他放棄了4次提職升遷的機會,多次拒絕下海經商的邀請;2008年,他將個人獲得的政府10萬元表彰獎金交給了部門;2010年,他把自己創辦的泌陽縣夏南牛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無償捐獻給政府,現公司資產總額7000餘萬元,已成為河南省夏南牛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級肉牛標準化規模養殖示範場。

祁興磊正在培育的夏南牛無角新品系。

祁興磊還是個“貪心”的人。11年前,夏南牛誕生的第二年,祁興磊團隊就同期開始培育夏南牛無角新品。新品系體長比夏南牛大15公分以上,生產高端牛肉能力提高10%,每頭牛預計可增加2000元以上收入。

如今的他正將滿腔熱血投注到新品系的培育研究中,一如既往。正如2009年他獲感動中原年度十大人物的頒獎辭——“守得時間的寂寞,耐得名利的誘惑,縱然黑發變皓首,無悔青春付群牛。”

來源:科技日報 文中圖片和視頻素材由作者提供

編輯:左常睿

審核:王小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