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光明時評:明星基金經理上綜藝,公眾在擔憂什麽?

作者:吳亞琦

近日,一則關於某綜藝節目節目組邀請明星基金經理錄製節目的消息在網上流傳。有媒體向多家頭部基金公司內部人士求證這一消息,有多家基金公司明確表示確實收到了節目組的邀約,但已經拒絕了,相關傳聞是假消息。不過,也有部分基金公司稱,公司內部尚在討論這一事項,暫時還沒有定論。

而此消息也在“基民”(買了基金,就成為基金持有人,俗稱“基民”)中引發熱議,有人希望“基金經理好好打理基金,別錄節目”,更有人直接道“誰上節目就贖回誰”,也有人覺得“不管上不上綜藝節目,能賺到錢的基金經理就是好經理”。

其實,關於基金經理的討論並非人們的一時興起,而是最近一直走在話題前端。隨著市場行情的火熱和人們理財觀念的轉變,投資理念逐漸深入人心。而近幾個月,基金的投資和討論尤為火爆。基金相關的話題成為熱搜榜的常客,小紅書、豆瓣等平台也成“理財社區”,帶著基民炒股的基金經理們也紛紛出圈,成為“基金界的愛豆”,粉絲們為其建立超話、簽到、發帖、打call,更有基金經理新晉為基金界“千億頂流”。

基金經理出圈和“愛豆化”,這背後是基民群體的年輕化,以及其理財需求的激增。Mob研究院數據顯示,僅在2020年上半年,中國新增基民突破2000萬,其中約一半是30歲以下的90後。對於不少年輕人來說,除了投資賺錢,基金已然成為他們的談資並逐漸滲入到社交之中。為基金經理們設置飯圈化的標配也恰恰表明他們在年輕群體中的影響力和關注度之高。

如果說一系列飯圈化操作意味著基金出圈了,當傳出基金經理們要參加綜藝節目,似乎離娛樂化更進一步的時候,更多專業人士和普通投資者則表示擔憂和拒絕。

確實,在大多數人的認知中,基金經理的形象是專業的,基金投資是嚴肅謹慎的;而相對的,綜藝節目是娛樂的,追星和飯圈更是狂熱的,兩相對比,矛盾不難看出,一些基民的抵製和抗拒也不難理解。

其實,社交媒體時代,粉絲經濟在投資圈並非不適用,但由此是否會產生負面影響的可能,也不能視而不見。或者說,比起關心基金經理們是否“逐夢演藝圈”,公眾更擔憂的是這一行為是否會給本人和投資者帶來狂熱和不理智的效應。由於行業的特殊性,基金經理的可信賴感依托於他們嚴謹理性的形象,過度娛樂化無疑會削弱這一認知,進而影響到他們的權威性,甚至影響決策和判斷。

需要明確的是,出圈的基金經理之所以成為“千億頂流”,還是憑借自身過硬的能力與實力,網民們是為其業績折服和“轉粉”。因此,面對滔滔的粉絲和打call,保持專業和清醒仍需是首要的。

而從投資者的角度來說,就像追星需要理智,投資也要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不要迷戀塑造出的人設,在了解基金經理的基本風格和策略之前,切不要盲目跟風,不然只會是“靠運氣賺來的錢,最終憑實力虧掉”。

或許,無論是基金經理還是投資者,無論在“圈裡”還是“圈外”,對待資產和市場,需要的是持之的審慎和敬畏。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