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位常春藤名校美女高材生運動員為何選擇結束生命?

麥蒂森.霍蘭(Madison Holleran)是一位女子足球運動員和田徑明星,她以4.1的高中GPA考入常青藤名校之一的賓夕法尼亞大學。因為成績好、體育好、性格也好,麥蒂森在高中非常受歡迎,朋友也很多。

19歲,一個擁有完美人生的女孩,美國常春藤名校優等生、田徑校隊、漂亮又受人喜愛,不管做什麼都名列前茅。可是,就在她的大好前程正要展開時,她卻選擇走上絕路,造成了一場震撼全美的自殺悲劇。

如果你想要的只是幸福,這一點並不難,難的是我們想要比其他人更幸福,因為我們總是以為別人比實際上還要幸福。

——孟德斯鳩

2013年8月,Madison進入賓大就讀。8月25日,她在Twitter上說:「賓大可能是這世界上最適合我的地方了!」

然而,2013年12月底,麥蒂森開始抑鬱,在賓大的健康中心尋求心理幫助。2014年1月17日,她從學校的一個停車場頂層跳下,結束了年輕的生命,年僅19歲。她留下了一張紙條,和一包給家人準備好的禮物,包括給祖父祖母的餅乾,給父親的巧克力,給母親的項鏈。

麥蒂森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她說自己學業上吃力,這種壓力讓她痛不欲生,但她第一學期獲得了3.5的GPA,對於滿分為4的GPA系統來說,3.5已經很好了。她從高中保留下來對自己的高期望讓她不能接受自己GPA 3.5的事實。

2014年1月17日晚上,麥蒂森的朋友艾瑪剛回到波士頓學院準備迎接第二學期的到來,蘿倫在艾倫岱爾的家中使用平板電腦,當她看見麥蒂(麥蒂森的昵稱)上傳的最新照片時,整個人愣住了。蘿倫盯著照片看了一陣子,靜靜感受整個影像所流露出的氛圍。麥蒂想要表達的是什麼?

一分鐘後,蘿倫回到那張照片上,感覺還是一樣——詭異怪誕。看這著張照片,感覺好像麥蒂想要緬懷一個她從沒到過的時空。倘若真是這樣,她又該如何壓抑住自己的這份渴望?

這樣的情況並非第一次了,其他人(家長)對麥蒂上傳的照片也曾經有過類似的感覺,她上傳的一些資訊比其他同齡孩子更顯得令人費解,有很多勵志語言,也有不同的宗教觀點。這些資訊顯示出麥蒂想要表達些什麼,但卻不知道該怎麼做,甚至不知道自己想要說的是什麼。這些資訊流露出來的,是一種渴望,一種無處宣洩的能量,彷彿失去了什麼重要的東西,卻不知道去何處找尋。

身為年輕人,我們不斷地想要標示自己的想法和意見,找出自己的定位,直到發現一個比之前更正確的方向或位置為止,然而我們卻很少承認或意識到自己正在做這件事。在社交媒體上,我們常常只相信表面上看見的,認為每個人一定就像他們上傳的照片那樣,即使我們自己上傳的照片幾乎沒一張是真正的自己。

我們把時間花在社交媒體上,認為這是個能把自己塑造成一個獨特形象的大好機會。我們非常在乎自己上傳的照片和打出的那一排文字,因為那會反映出自己的形象,以及自己想要塑造出來的樣貌。如果你知道這是自己上傳的最後一張照片,那麼你是否會突然頓悟這是一場徒勞無功的追求,整件事情不過是個假象,不過是真實世界的扭曲形象呢?

1月17日晚上,麥蒂在費城市區的公園廣場拍了一系列的照片——她站在公園主要步道的乾枯草皮上,人們冬季相互依偎的長椅後面,用iPhone手機拍了好幾張。麥蒂拍的第一張照片有點失焦,整張照片感覺有點陰鬱。第二張照片非常接近實際的景象,畫面上還有一對老夫婦,老太太穿著一件紅色大衣,老先生戴一頂帽子、穿綠色外套。因為移動的關係,兩個人都有點模糊。等麥蒂拍第三張照片時,那對老夫婦已經離開。

麥蒂選了最後一張照片開始編輯,先調顏色對比,讓原本暗棕色的長椅變成亮紅色,接著把小小的燈光調成燈火通明的景象,在前景映照下的夜色也從平凡無奇變成了壯觀的城市街景,彷彿海市蜃樓般浮現、熠熠閃耀。

每件事都被調整過,無論是我們看到的或是希望別人看到的,包括麥蒂做的每一件事,就像是在艾瑪家和好朋友在一起坐在顧問師面前談話。但至少在這兩個場合中,麥蒂沒辦法輕易地躲在螢幕後面,或是輕鬆地以一個表情符號帶過。

表情符號是全世界共通的電子語言,然而它的膚淺卻令人驚恐,這些表情符號根本缺乏感情。麥蒂幾乎一天24小時不斷地與好幾十個家人和朋友保持連線,表面上好像有很多好友,但其實真正深交的少之又少。而她發送了成千上百個資訊給這些人,也累積了好幾千則對話,他們卻幾乎沒有發現任何明顯的問題。

麥蒂在1月回到賓州大學之前,曾詢問父母是否可以拿走她小時候手拿網球拍的一張照片,她還問家裡是否有膠帶,但後來沒拿。而最後,在1月17日離開宿舍之前的某個時間點,麥蒂打開電腦,把所有的網路資料全部刪除,她正為從內心深處浮現的那個選擇做準備。

那天早上離開宿舍之前,她還把床鋪好,此前她是從來不鋪床的;她還把屬於她這一邊的房間整理得乾乾淨淨,然後草草留下一張紙條,上面寫著:「我不知道自己是誰了,我試了一遍一遍又一遍。抱歉,我愛你??????真的很抱歉???對不起???對不起???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

麥蒂在手上提的為家人買的禮物購物袋裡放了第二張紙條。她打開停車場通往樓梯的那扇門,爬上9樓高的頂樓,因為底下還有空位,所以頂樓隻停了一、兩部車。

麥蒂把那張小時候手上拿著網球拍的照片夾在《最後的目擊者》(Reconstructing Amelia)書裡,這本書描述一位悲痛的單親媽媽搜尋各種線索,想要拚湊出在貴族高中就學的女兒為什麼會在學校跳樓自殺的原因。這本書和《控制》(Gone Girl)一樣充滿懸疑的情節,兩本書的結局都令人感到意外。在《最後的目擊者》這本書的最後,讀者們才發現艾蜜莉亞沒有跳樓,而是被推下去的。在這本書裡,沒有一件事像表面看起來的那樣。

這本書為什麼會被放在停車場的頂樓,一直是麥蒂的家人和朋友疑惑的地方(麥蒂的父母尚未讀過這本書,只是讀了簡介)。難道麥蒂想要家人梳理她的過去,拚湊出一個和過去不同的她,好讓他們理解自己為何會往下跳?雖然這本書的結局並不符合麥蒂的故事,但是其他地方又十分吻合——麥蒂的天主教聖名就叫艾蜜莉亞,所以她才故意忽略最後與事實不符的結局嗎?或者她有意透漏自己也覺得被往下推?

也許麥蒂只是想要表達她在艾蜜莉亞身上看見自己的影子,在艾蜜莉亞完美呈現的生活與外表下,沒有人看出或了解她內心真正的想法。就像麥蒂擔心自己的焦慮與掙扎永遠得不到別人的理解,因為一個擁有了美貌,看起來儼然就是人生贏家的女孩,怎麼會不快樂呢?這句話當然不合邏輯,就好像我們認為只要一部電腦的螢幕毫髮無傷,它的硬碟就不可能損壞一樣。

麥蒂的家人直到今天還活在痛苦中,「這一切來得很快,從麥蒂開始有些心情不正常,到1月選擇自殺只有2-3周,在此之前沒有任何徵兆。」父親Jim說。但是麥蒂的父母向媒體公開了她生前留下的紙條,希望通過此事來挽救其他有自殺傾向的年輕人生命。他們用女兒的名字開設了一個基金,並投身於宣傳抑鬱症的防治。他們走訪各個學校,去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人們把自己開心的照片放到各種社交網站上,但她們從不會把自己哭的一面展現出來。家長要深入地去關注孩子的一舉一動,才能防患於未然。」 Jim總結道。

參考書籍

《麥蒂為何而跑:一個典型青少年的私密掙扎與死亡悲劇》,凱特?費根(Kate Fagan)著。

- END -

點按下圖,小店有禮!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