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薄如紙的周村燒餅,薄酥香脆,就連皇上也愛吃

在山東的美食地圖上,只有三個以地理名稱命名的美食,一個是大家在北上或者南下的火車上都能買到的德州手扒雞,一個是全世界聞名的青島啤酒,還有個就是這次來的周村的周村燒餅。

周村燒餅以周村命名,必然有其獨特之處。一般我們所吃到的燒餅,都是厚厚的有好幾層,裡面還有各種餡兒。而周村的燒餅,更像是一般燒餅上面的一層脆皮,外形圓而色黃,正面貼滿芝麻仁,背面酥孔羅列,薄似楊葉,香氣撲鼻,松脆無比。而口味也分為甜和鹹兩種,老少皆宜。

第一次看到周村燒餅,就是在周村大街上,一個三歲左右的小孩坐在嬰兒車上啃著,吃的津津有味。當時還以為是某種嬰兒食品,誰知道就是大名鼎鼎的周村燒餅。

周村燒餅的出現於周村的繁榮密不可分,至今已經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明朝中葉的周村,商賈雲集,各種小吃也從五湖四海傳入,並在此改良融合。這時,一種上貼烘烤胡餅的“胡餅爐”傳入周村,飲食店戶的司機采納焦餅薄香脆的特點,用上貼烘烤胡餅的方法,創造出膾炙人口的大酥燒餅。清朝時期,一位姓郭的司機開了一家燒餅的老字號聚合宅,幾經苦心鑽研工藝,最終形成了今天的周村燒餅。到了清朝末期,皇室曾屢次調貢周村燒餅,這也讓周村燒餅名滿天下。

走進周村古商城的周村燒餅店,司機正在現做美食。原來,周村燒餅不只是形態、口味獨特,製作方法也是別出心裁。先是將揉好的麵團分成乒乓球大小的團子,在工作台上將其壓成平薄的圓餅,然後迅速的將圓餅拿起來,在篩好的芝麻上一鋪,再迅速拿起,放到特質的掃帚上。最有意思的還是烘烤的流程,一般的燒餅都是往下貼在爐子裡,而周村燒餅是將放置面餅的掃帚往爐子中一送,然後往上一貼,它的爐壁是上方的鐵板,這樣面餅就黏在了鐵板上送進爐子烘烤了。

其實我們在店中所看到的只是周村燒餅製作的一部分步驟。完整的周村燒餅要經過選料、混煉、分坯、揉劑、成形、著麻、烘烤、成品八個步驟。烘烤的火候、非名師高手,很難達到“爐火純青”的地點。所謂“三分案子七分火”、“火中求財”都是製餅司機的多年經驗。而在如今,特質的周村燒餅烤爐早已代替了傳統的烤爐,火候的控制早已不再是什麽問題,口味也變得更加穩定。即使如此,會製作周村燒餅的司機也是需要經過多年的磨練才能達到熟練的程度,眼前這位司機製作周村燒餅已經有了30多年。

拿起一片周村燒餅,是的,總覺得片和燒餅不是太搭。不急著嘗一口,光是放在嘴邊,芝麻的香味就已經讓人食欲大開。咬上一片,還要拿手在嘴下擋著,防止有碎渣灑落。嘎吱嘎吱咬上幾口,真的是滿口留香。

薄薄的一片燒餅,代表的不只是周村的美食文化,更代表了周村曾經的歷史和繁華,而且,這段曾經的過往也會隨著美食的流傳而讓越來越多人知道。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