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35歲,真的是科研事業的分水嶺?

前段時間,人民日報談中國職場的"35歲現象",聚焦當代人的中年危機,在當前激烈的就業競爭環境之下,一種日益突出的“35歲現象”引發各行各業的網友熱議。

對於搞科研的人來說,35歲是一個多少有點敏感的年紀,在這個年紀,有些人也許已經幸運地謀取了一份教職,得以在科學的道路上繼續前行;有些人碩博畢業沒幾年,還在職稱評審道路上奮進,積極肝科研申項目尋求突破;也有的人早已向生活低頭,放棄科研轉行在某個車間或是格子間揮灑汗水...35歲,真的是科研年齡的分水嶺?

01

博士進高校,35歲可能是第一道坎

早在2010年的《中國博士質量報告》指出,中國博士平均攻讀博士學位所需要的時間為3.54年,平均畢業年齡為33.17歲。之後的3年,全國博士獲得者的平均學習年限和時間範圍均達到4.3年。而且這個範圍還在隨時間增長不斷擴大。35歲,不過是博士畢業幾年內,甚至可能才剛剛畢業。

然而在他們做下一步選擇時,就開始遭遇年齡門檻。近年來,我國博士後申請有了新的規定,年齡必須在35歲以下,部分院校甚至要求在32歲以下,然而很多博士為了進心儀的高校,他們需要有一段做博後的時間進行科研,產出高水準的論文數量和科研成果。

另一些省略博士後階段直接應聘高校教職的博士,同樣也面臨著35歲的年齡限制,目前本科二本以上高校講師普遍隻招35歲以下的博士、博後,甚至有些學校引進副教授,都要求不超過35歲

這也難怪在知乎上“有哪個瞬間讓你覺得自己的人生毀了?”的提問下,有網友留言“35歲,失業了”,而比這更扎心的回答是,“35歲,還沒畢業。

02

35歲成了科研資助的“分水嶺”

“35歲焦慮”成為不少青年科研人員面臨的難題的另一個原因是,35歲是申請一些科研資助項目和人才計劃的關鍵節點,包括知名度較高的青年科學基金、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劃等,對於畢業就已30出頭的博士們來說,這意味著他們沒有太多失敗的機會。特別是作為高校“青椒”科研“第一桶金”的青年科學基金,不只能讓年輕人的科研生涯順利“開張”,而且還與其他項目申請、職稱評定密切相關,影響重大。

過了35就不能申請青基...

過了38就不能申請優青...

過了45就不能申請傑青...

這一道道年齡坎在這裡,讓不少接近這一年齡的科研人員“壓力山大”。一些拿了項目的科研人員則會在後續項目的評審中不斷積累優勢,而那些沒有及早拿到項目的人,不僅當期的科研活動受到影響,還有可能“一步趕不上,步步趕不上”,導致同齡人之間科研資金分配差距不斷拉大——35歲有時確實成了科研資助的“分水嶺”。

03

超越你的不止同齡人,還有後輩

“桐花萬裡丹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創新的主力從來都是年輕人,科研創新也是吃青春飯的。

《諾貝爾科學獎得主的年齡與科學創造力關係》曾做過統計,大部分的諾貝爾獎獲得者的成就都是在35歲之前做出的,愛因斯坦在26歲時就提出相對論了,居裡夫人在28歲時發表了關於放射性研究的論文,只是獲獎往往等到了幾十年後。

近年來國內學術界的“90後”不斷湧現,一些年輕人才競相被破格提拔教授,三十出頭,甚至二十幾歲就被提拔為教授/博導的比比皆是,中國高校隊伍年輕化趨勢越發明顯。

科研需要厚積薄發,但拚的也是體力和衝勁。往下看,一群年輕人躍躍欲試,往上看,已被同齡人超越不少,部分科研er在35歲的階段確實面臨更多的競爭。

但是,35歲依然也可能是成功的開始,從時間維度看,科研生涯還未過半,剩下的幾十年完全可以是一個自我深造+發揮作為+被認可成功的過程。年齡在某些節點可能是短板、是“硬杠杠”,但絕不是科研生涯的主要阻礙因素。

你或你身邊的人也經歷過“35歲焦慮”嗎?歡迎添加“青塔人才小編”進群和碩博一起分享討論。加小編微信時,請備注“學校-專業-學歷”,如“北京大學-管理學-碩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