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戰爭中的哲學:從官渡之戰中談一談“謀與斷”

官渡之戰是我國三國時期發生在袁紹與曹操間的一次著名戰役,其戰場官渡在現今河南省許昌、延津一帶。

東漢末年,漢室衰微。各地諸侯勢力乘農民起義的余威紛紛起兵,奪取霸權。大約在公元前199年春,袁紹出兵攻打公孫瓚,平定了幽州地區,進佔了冀、幽、並、青四州的地方,擁兵數十萬,成了北方強大的軍閥。從此,袁紹十分驕傲,不願再向漢獻帝進貢,而要獨樹一幟,自立門戶。

在現今河南一帶的是曹操。曹操假借輔佐漢獻帝,號令天下,人稱他“挾天子以令諸侯”。由於曹操善於治軍、治政,所以治下政令暢行無阻,士兵又很精練,軍力雖不及袁紹,但戰鬥力頗強。曹操方面的將領,聽說袁紹要攻打許昌,都很恐懼。曹操卻說:“我知道袁紹的為人,野心很大而才智淺薄,外表嚴厲而內心膽小,多猜疑、刻薄而沒有威信,兵雖然多而指揮不明確,將領驕傲而號令不統一。因此,他雖然有很多的土地和豐富的糧食,但這些東西只能是為我準備的而已。”

由於曹操心裡有底,所以他並沒有一開始就把主要力量用於對付袁紹,而是采取攻劉防袁的策略。曹操攻劉備,給袁紹攻曹操提了絕對的機會。袁紹的部下田豐對袁紹建議說,現在曹兩家正在交兵,一時不能結束,如果我們即刻發兵攻曹操背後,必定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當時,袁紹推說兒子有病,沒有采納他的意見,失去了良機。曹操攻劉,大敗劉軍,俘獲了劉備的妻子,接著攻佔下邳城,還迫降了關羽,逼得劉備去投靠袁紹。

曹操回兵官渡,袁紹才商討如何進攻許昌。當時田豐曾建議說,曹操既然回兵官渡,許昌便不再空虛;曹操又善於用兵,變化不定;他建議袁紹切不可貿然出兵,而應先作持久打算。然後相機分多路出擊,進行騷擾。這樣不過三年,曹軍自潰。如果把勝敗寄托於一次決戰,那是很危險的。

袁紹非但不采納田豐的建議,還把他打進了監獄。接著袁紹發布討曹檄文,派大將顏良去攻打駐守在白馬的曹操東郡太守劉延。

四月間,曹操自官渡北上救援劉延。謀臣許攸向他建議:先引兵到延津地方,偽裝渡河攻袁軍背後,待袁紹來應戰時,再以輕裝迅速回襲白馬袁軍。曹操采納了他的建議,袁紹果然中計,袁紹的大將顏良被關羽斬首,自馬之圍遂解。

袁紹渡河來追擊曹操。袁紹的部將沮授勸道,袁軍不宜傾巢出動攻官渡,最好的辦法是駐軍在延津,隻以部分兵力去打官渡,乃可萬全。袁紹不聽,削去了沮授的官職。是年八月間,袁紹主力推進到官渡,與曹軍相距數十裡而對時。

九月,曹操出兵與袁軍打了一仗,沒有取勝,便堅守不出。袁紹堆起土山,從上面射箭攻擊曹營。曹軍運用一種霹靂車,發射石頭擊毀袁軍的櫓樓。袁紹又挖地道攻曹軍,曹軍在營內挖長溝來拒敵。曹軍兵少,經不起持久作戰,曹操很擔憂。後來聽了荀彧的話,與袁軍堅守對峙。

這時,袁紹派車運糧食,命令大將淳於瓊等帶一萬兵士護送,並把糧食屯在袁紹大營北面四十裡的烏巢。沮授勸袁紹說,可派大將另帶一支人馬保護糧屯。許攸也勸袁紹,曹軍主力在外,許昌必定空虛,建議袁軍應連夜偷襲許昌。這兩項建議又均為袁紹所拒絕。後來,許攸投奔了曹操。

曹操聽說許攸來降,高興得來不及穿鞋就跑去迎接,並拍掌道:“您這麽遠跑來,我的大事可以成功了。”許攸為曹操獻策,火速派輕裝部隊偷襲烏巢,燒掉袁紹的屯積物資,不出三天,袁軍自潰。曹操聽了大喜,自帶部騎五千人,冒充袁軍,圍住糧屯,放起大火,並包圍了淳於瓊。

袁紹聽說曹操襲擊淳於瓊,不發兵救援,卻令高覽、張郃等去進攻曹營。張邰勸袁紹先救淳於瓊要緊,而袁紹隻派少數兵力去救淳於瓊,主要兵力卻去奔襲曹營。

當袁紹的救兵快到烏巢時,曹軍上下一心,大敗袁軍,殺了淳於瓊,並放火燒光了所有糧食,此時,郭圖知道自己向袁紹獻的計策失算,便嫁禍於張郃,說張郃對這次失敗幸災樂禍。張郃又惱又怕,便和高覽一起把攻擊曹營的器械燒掉,到曹營來投降。袁軍上下驚慌不定,袁紹與其子袁譚,帶八百多騎兵渡河逃走,曹軍乘勝追擊,大獲全勝。袁軍先後被殲滅七萬多人。

在官渡之戰中,曹操以兩萬左右的兵力,出奇製勝,擊敗袁軍十萬。這個戰例成為我國歷史上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

為什麽在戰爭過程中,曹軍由被動變為主動,袁紹卻由主動變被動?其重要原因,就是曹操在決策時,善於聽取不同意見,多謀而善斷;袁紹卻聽不得不同意見,少謀而寡斷。

人們在認識客觀事物時,常常存在著對同一事物的不同看法。聰明的人善於從不同意見的比較中,擇其善者而從,擇其不善者而廢。這叫做多謀而善斷。笨拙的人卻正相反,固執於自己一孔之見,往往聽不得不同意見,甚至把持不同意見者視為仇敵,這叫做少謀而武斷。

所謂謀,是指謀劃。

就是在不同的意見和方案中,進行精心的權衡與比較,善於選擇出最佳方案。為了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先把不同意見和方案吸收到自己的頭腦裡,然後才能加工。列寧在論述真理的全面性時也說過,所謂全面真理就是客觀事實的全部總和而不是枝節之論。中國古代大政治家魏征說的“兼聽則明,偏信則暗”,也是告誠人們要善於聽取不同意見,力求避免片面性。

所謂斷,是指判斷。

就是人們在聽取不同意見之後,能夠開動頭腦這個思維器官,把事物的各個方面、各種因素進行聯繫與比較,找出其中內在的本質的聯繫,從而形成合乎客觀實際的正確認識。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客觀世界是極為複雜的有機聯繫的統一整體。人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並不象鏡子反映物體那樣一下子完成,而是要經過多次反覆才能完成。就一個人而言,對客觀世界的正確認識,總要受到主客觀條件的局限,只能以相對真理逐漸接近絕對真理,而不能窮盡真理。

但這不是說,客觀世界是不可認識的,而是可以認識的。要想得到對事物的正確認識,並且想用正確的認識改造世界,必須尊重唯物論,尊重辯證法,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虛心聽取各方面不同意見,然後對這些意見進行客觀的比較、分析,進行謀劃。

只有“多謀”,才能“善斷”,對客觀作出正確的判斷和結論。“多謀”是“善斷”的基礎,“善斷”是“多謀”的結果。如果不善於“多謀”,不會對事物及其聯繫進行分析研究,那麽,判斷者就會進退維谷,左右為難,優柔寡斷。如果根本不謀或少謀,而是先入為主,那麽判斷者就會固執己見,少謀武斷。

在官渡之戰中,袁紹便是一個少謀武斷的典型。

袁紹和曹操兩股勢力,都是在東漢末年各地地主階級殘酷鎮壓農民起義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起初,袁紹的實力勝於曹操。在官渡之戰前,袁紹有兩次滅曹的機會,但都由於他主觀武斷而放過去了。

第一次是在曹操舉兵攻擊劉備時。後方的許都卻很空虛。袁紹正可以乘機襲擊曹操背後,當時,袁紹部下的田豐力主這樣做,但袁紹卻借口自己孩子有病而不予采納。田豐沉痛地用手杖敲地說:“碰上這樣一個難得的機會,卻因小孩子病而貽誤戰機,多可惜啊!我們滅曹的大好時機錯過了!”如果袁紹肯於采取田豐的比較符合客觀實際的建議,曹操必然背受敵,袁紹會處處處於主動的地位。

第二次是在袁紹屯兵官渡時。由於袁紹兵多糧足,而曹操則兵少糧缺,形式對袁紹極為有利。當時曹操已深感這一點,所以他才寫信給留守在許昌的荀彧,說要退回許昌。如果在這時,袁紹肯分出一部兵力去偷襲許昌,許昌一定能攻克,還可以挾製天子,以他的名義討伐曹操,在政治上處於有利地位。曹兵則會陷入窮於應付的可悲境地。

當時袁紹的部下沮授、許攸都勸他這樣做,但袁紹又一次不肯,執意要在官渡打敗曹操,結果反為曹軍所製。

最後,當袁紹眼見得曹操率部攻下淳於瓊時。假若先派兵救淳,並且將主力調離官渡,烏巢糧餉必不會失,這樣袁軍可憑借豐厚的物資基礎,同糧缺兵少的曹軍進行長時間的抗衡,以至把曹軍拖垮。

遺憾的是,袁紹隻憑主觀想象辦事,既不多謀,又不善斷,最後落了個可悲的下場。

袁紹的少謀武斷同曹操的多謀善斷恰成鮮明對照。

有一個例子便足以證明:當袁軍渡河追擊曹軍時,袁軍到了延津以南。曹操便命令軍隊停止退卻,駐扎在南阪坡的下面,派人爬上營壘暸望袁軍情況。回報說,來了五六百個騎兵,過一會兒,又報說騎兵比以前增多,步兵多得無法計算。曹操聽了以後,就叫不用再報,而命令騎兵解下馬鞍放開馬,把輜重放到袁軍來的路上。當時,曹操部下都擔心袁軍人多,難以抵擋,只有許攸猜到曹操誘敵深入之計,同意曹操的做法。

後來曹操僅用了不滿六百人的騎兵,把袁軍打的大敗,還殺了袁紹大將文醜。曹操所以敢於這樣做,正是因為他掌握了袁紹這個人的弱點:兵多而指揮不明,將多而號令不一,野心很大而才智淺薄。

曹操善於聽取郭嘉、荀彧等人的意見,又經過自己親自的觀察,才能在關鍵時刻作出正確的決斷。

袁紹之少謀武斷,招致了他在官渡之戰中的失敗,從這個事例中,有什麽值得記取的教訓呢?

一是在觀察事物時,要全面,要客觀。不能只看一時一事便貿然作出判斷。袁紹在開始時,過低的估計曹軍力量,過高的估計自己的力量。在戰役開始時,本打算依仗兵力的優勢,奪取白馬,直搗許昌,一舉殲滅曹軍,對待會遇到的困難無精神準備。

白馬一戰,曹軍利用聲東擊西之計挫敗袁軍,袁紹又走到另一個極端,在官渡與曹軍長期對峙,以致在自己的糧食被燒時,也不敢以主力相救。結果十萬大軍被牽製在官渡。這是對曹軍力量估計過高。這兩種估計都離開了事物的真實情況,都是認識方法上的片面性所致。

二是袁紹在謀時,只能與自己相同意見的人來謀,而不能同自己意見相反的人來謀。一遇到不同意見,就拒諫飾非。

例如袁紹多次拒絕沮授、田豐的正確建議,便是因為這兩個人的意見不合自己口胃;而對郭圖、審配等人的意見卻肯於接受,這是因為他們對袁紹總是投其所好,竭盡吹捧之能事,使袁紹飄飄然忘乎所以。

袁紹之所以潰敗,重要的一點就在於他聽信讒言,拒絕正確意見,不善“多謀”,憑主觀意氣辦事。

三是袁紹聽不得不同意見,倒還罷了,他進一步利用手中的權力加害於敢提真知灼見的人。沮授本來是袁紹手下極有才智的人,總管內外大事,只是由於在如何攻曹的問題上與袁紹意見不一,就被削去兵權。許攸也是袁紹的左右,在陳兵官渡時,建議袁紹派兵偷襲許昌,袁紹不聽,恰在這時,許攸家裡有人犯了法,審配把他家裡人都速捕起來,許攸一怒之下,奔了曹操。以後,張邰也被郭圖在袁紹面前造謠中傷,通得他和高覽一起投棄曹營,致使袁紹一方眾叛親離,成為孤家寡人。

從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觀點看來,謀和斷反映了人們認識過程中的兩個相互銜接的階段。謀是斷的基礎,斷是謀的結果。人只要接觸外圍世界,就要有謀,所謂謀就是研究矛盾;但是為了防止認識上的片面性,必須肯於多謀,既要同自己相同的意見的人謀,又要同與自己不同的意見的人謀,還要敢於同反對自己意見的人來謀,這樣才能積思廣益,才能不使自己的認識停留在一點上,也才能更好的斷。

斷就是提出解決矛盾的具體方案。對於一個人來說,既要多謀,又要善斷。反對少謀武斷,又要反對優柔寡斷。

我們每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千百次地遇到謀和斷的問題,有人一觸即跳,不謀而斷;也有人少謀武斷,自以為自己手中全是真理,根本聽不見別人的意見,結果在斷的時候有極大的片面性;還有人優柔寡斷,貽誤時機,悔之無及或者聽聽這個人說的有道理,那個人說的也有道理,拿不定主意,變成了隻謀不斷。

所有這些現象,都是形而上學方法論的具體表現,它們妨礙或影響著人們在關鍵時刻作出正確的決斷,致使人們犯這樣那樣的錯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