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浙江不僅有橫店,還撐起了全國人民的冬天

隱形冠軍

說起浙江,你能想到什麽?

是清新婉約的水鄉古貌、煙雨朦朧的人間天堂,還是“東方好萊塢”橫店的恆星戰役薈萃?

但你知道,全球73%的淡水珍珠、33%的襪子,全國80%的紐扣、50%的童裝、40%的頭盔、33%的紅木、20%的鋼琴都產自浙江嗎?

浙江還撐起了全國人民的冬天:全球80%的即熱水龍頭,全國70%的踢腳線取暖器、80%的電油汀、70%的暖風機、60%的毛衫、50%的暖寶寶都來自浙江。

這些看似名不見經傳的“超強”小鎮,在各自的行業裡當起了全球的“隱形冠軍”。

圖為遊客在浙江省橫店影視城明清宮苑景區內遊玩 中新社 包康軒 攝

百聞不如一見,不妨走進“浙”裡的小鎮鄉村,來感受“浙”裡的器度、風度、溫度與速度。

浙江器度,“精致”了中國

“什麽,建鋼琴廠?哪有農民造鋼琴的道理,根本就是八竿子打不著的事情!”當浙江湖州洛舍鎮瞄準稀缺的鋼琴產業時,村民有很大的疑慮和擔憂。

1985年,湖州鋼琴廠在洛社鎮成立。如今,被譽為“中國鋼琴之鄉”的洛社,年產鋼琴超5萬架,佔全國總產量七分之一,鋼琴產業總產值突破4.7億元,其生產的鋼琴銷往全球各地,一架鋼琴的8800多個零件都能在這個小鎮找到。

作為鋼琴產業的最先發源地——東衡村2013年的集體資產只有約190萬元,人均684元。2019年底,東衡村集體資產達2億元,人均近4萬元,7年增長100倍。

圖為洛社鎮鋼琴車間 中新社 蔣啟明 攝

圖為洛社鎮鋼琴 中新社 蔣啟明 攝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五金製造——深深烙印在金華永康人血脈中的四個字,給他們帶來了榮耀與財富。從“五金工匠走四方,府府縣縣不離康”的美譽,到“五金之都”享譽海內外,這座“金屬上的城市”銷售網絡遍布全球。

“萬戶千門”的門業產量、出口量佔全國的70%和66%;“精益求精”的電動工具產量和出口量佔全國的25%和33%,“馬力十足”的車業、“有口皆碑”的杯業行銷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圖為永康五金城 永康宣傳部供圖

今年上半年,溫州樂清的電器、五金工具、頭盔等工業品實現網絡零售額97.7億元。頭盔行業是樂清的特色產業之一,產量佔全國的40%以上。

今年5月,由“新交規”引發的一波頭盔熱,讓頭盔銷量一度井噴。而作為全國最大的頭盔生產基地,洶湧而至的訂單將樂清的庫存迅速清空。“今年上半年,我們的網絡銷售額相比去年翻了一番,達到了7000多萬元。”匯興摩配負責人介紹。

圖為人們佩戴安全頭盔騎行電動自行車 中新社 安東 攝

樂清柳市鎮,這個甌江口北岸的小鎮從“前店後廠”的作坊式工廠蹣跚起步,經過幾十年的探索,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低壓電器集散中心,“中國電器之都”成為它的響亮招牌。

柳市每天都有各式各樣的電器銷往世界各地,年銷售額達十多億元(人民幣,下同),全球電工電器的六分之一、中國電工電器的60%都來自這裡。來自世界各地的採購者,手拿一張清單,便能在電器城採購齊全……

上世紀七十年代,金華花園村村民平均收入僅87元,喝水要去隔壁村去挑、用電要去隔壁借。

為了改變貧窮的狀況,花園村積極發展傳統產業,培育新興產業,如今村裡集聚了2000多家紅木企業,紅木產量佔到全國的三分之一,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天下紅木第一村”。

2019年,花園村全村實現營業收入602億元,擁有個私工商戶3768家,村民人均年收入達13.5萬元。如今徜徉在花園村,寬敞的馬路,連片的別墅和高檔住宅,商場、劇院、四星級酒店、游泳館等一應俱全……仿佛一個現代化的城鎮。

圖為花園村 東陽宣傳部供圖

浙江風度,“時尚”了中國

嘉興海寧,因“八月十八錢江潮”而聞名天下,如今它憑借“中國皮革皮衣之鄉”又帶起了一波時尚潮流。

既不產原料、又不貼近消費市場的海寧,“無中生有”興起一座皮革城,集聚生產企業6000多家,直接異塵餘生人口近3億,年交易額超過200億元。海寧中國皮革城已經成為海寧的地標,也成為世界皮裝時尚的風向標。

圖為海寧中國皮革城 海寧發布供圖

“世界珍珠看中國,中國珍珠看山下湖。”自上世紀60年代末山下湖人播種珠蚌收獲第一桶金開始,50年時間裡,諸暨山下湖珍珠產業從無到有、從農到商、從傳統經營到數字化融合發展,成就了“中國珍珠之都”。

現在的山下湖鎮擁有3000多家從事珍珠養殖、加工與批發、零售的企業和作坊,從業人員超過2萬人。全球73%淡水珠從這裡產出……月色下的山下湖微波蕩漾,采珠人撈起濕淋淋的珠蚌,也托起了這座享譽中外的珍珠小鎮。

從一個大山深處的小鎮,發展成為佔據國內80%份額的“中國紐扣之都”。溫州永嘉橋頭鎮的變化離不開一顆顆並不起眼的紐扣……1983年中國大地上第一個小商品批發市場——橋頭紐扣專業市場誕生了。

如今的橋頭紐扣經營戶,只需點點滑鼠,就能通過互聯網和物流運輸,將產品銷往全球各地,年銷售額超過600億元,這座“東方的布魯塞爾”正在煥發出新的光彩,橋頭人將迎來更高質量的小康生活。

浙江溫度,“暖和”了中國

湖州織裡,未曾辜負地名中這個“織”字,織就一身佔據國內市場半壁江山的童裝,成為“中國童裝名鎮”。

上世紀70年代末,織裡鎮還是杭嘉湖平原出了名的“窮鄉僻壤”。而現在,織裡共有童裝企業1.3萬家,童裝電商企業8700余家,年產童裝14.5億件(套),年銷售額超610億元。通過一根網線,2019年“雙十一”僅大河村就實現了6億元的銷售額。今年1至5月份,織裡線上銷售額為58.2億元,同比逆勢增長9.7%。

圖為織裡一角 織裡鎮供圖

“一根蠶絲,織出一個江南古鎮。一件毛衣,築就一個全國商貿名鎮。”桐鄉濮院有著悠久的織造傳統,從3台手搖橫機起家,1976年,第一件濮院毛衫出產,拉開了小鎮毛衫產業發展的序幕。

每年7億件的毛衫產業、佔中國60%的毛衫銷量、6000多家毛針織企業、20多萬產業工人,現如今,濮院成為了全國最大的羊毛衫集散中心和“中國羊毛羊絨服裝第一鎮”。

“大唐襪機響,天下一雙襪!”諸暨大唐素有“國際襪都”的美譽,從最初的仿製“洋襪”,到年產200多億雙襪子,再到現在的襪藝小鎮,大唐人不斷賦予“襪業之都”新的內涵。

這個以襪子為圖騰的特色小鎮,如今年產襪子佔全球產量的三分之一。經過大唐襪藝企業的創意設計後,一雙襪子能由幾元錢賣到上千元,一款襪子能在五天銷售近30萬雙。

浙江速度,“騰飛”了中國

20世紀90年代,勤勞淳樸的桐廬人踏著幾輛自行車,踏出了申通、圓通、中通、韻達等百億級的企業,佔據全國民營快遞行業半壁江山。2019年天貓“雙11”全天成交額破2684億,產生12.92億個快遞包裹,其中56%左右是桐廬“三通一達”完成的……

快遞為桐廬帶來了就業,富裕了百姓,由桐廬籍民營企業家創辦和管理的快遞企業達2500余家。如今沿著桐廬的鄉間公路前行,到處可見歐式豪宅。中國民營快遞之鄉,大踏步趕上了小康的步伐。

一個村,人均年收入達15萬。這是什麽概念?家家住別墅,戶戶開小車,村莊就是大景區!

湖州長興煤山鎮的新川村,曾經有很多石礦廠、耐火材料廠,晴天一身灰,雨天滿身泥。經過十多年的企業轉型升級,目前,全村有千萬富翁百餘名,他們跑供銷、搞培訓、跑運輸、開飯店,以全民創業走出了一條鄉村振興新路子。

近兩年,村裡累計投入4000多萬元,建成了文化禮堂、養老服務中心、文體中心等。環境好了,品味高了,每一天,這裡的老百姓都奔跑在越來越美好的小康路上。

圖為新川村 中新社 蔣啟明 攝

綠水青山,國富民強 ,萬千小鎮,各有千秋。“浙”裡整裝以待,期待有朋自遠方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