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芯片設計中,周期精確追蹤有何用?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傳統的SoC開發方法學已經無法跟上不斷增加的系統複雜性,從而造成了“生產力差距”。UltraSoC 的智能分析技術彌合了這一差距,縮短了整個開發周期、加速調試、降低風險和成本以確保及時上市,為開發團隊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見解。

近日,UltraSoC 媒體交流採訪活動在深圳舉行,UltraSoC公司首席執行官Rupert Baines 在活動中詳細介紹了UltraSoC行業領先的、可適用於任何主控處理器的SoC內部分析、追蹤與監測技術,以及基於這種技術的半導體知識產權(IP)產品在SoC設計與監測、先進汽車芯片設計、RISC-V芯片設計驗證、安全性與安全防護等領域內的應用。

讓芯片設計更有價值

我們都知道,在信息化時代,芯片需要處理的數據越來越多,性能要求越來越高。在越來越複雜的SoC設計中,處理器追蹤對於設計效率的提升以及加速產品的上市中正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據芯師爺了解,2017年6月UltraSoC就宣布已經開發出了可支持基於RISC-V架構的處理器跟蹤技術。而在2018年2月,UltraSoC正式推出業界首款商用的RISC-V處理器跟蹤技術IP,晶心科技(Andes Technology)、Codasip、Roa Logic、SiFive和Syntacore 5家內核供應商宣布支持UltroSoC新的跟蹤規範。

在本次發布會上,Ultrasoc公司首席執行官Rupert Baines表示:“由於UltraSoC的分析和監測技術被直接嵌入到芯片的硬體中,因此與使用其他技術相比,它能夠捕獲SoC中更快發生的事件(通常在納秒級的範圍內)。訪問這種周期精確的追蹤信息意味著致力於深度嵌入式應用的客戶將能夠準確地查看他們的代碼執行的周期數,是否存在停頓和依賴關係,以及它們持續了多長時間。掌握了這些信息,這些性能關鍵型系統的設計人員可以進一步優化其設計並獲得最大的效率收益。

助力RISC-V產業發展

眾所周知,RISC-V指令集架構具備精簡、可模塊化、可擴充等優點,開源的RISC-V架構使公司們更容易設計和構建用於圖形和物聯網的專用芯片。

RISC-V 是 1979 年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David Patterson 教授所提出,主張硬體就該專攻加速常用的指令,優點是架構設計簡單,且功耗面積低。

2016年成立的RISC-V基金會吸引了包括 Google、三星、NVIDIA(Nvidia)、Tesla、IBM、高通、NXP、西部數據(WD)等國際大廠,國內推廣者還有芯原、杭州中天微、晶心、芯來、君正等國內外150多家企業與科研機構的加入。

有數據顯示,中國有300家以上公司在關注RISC-V或以RISC-V指令集進行開發,包括華米科技、北京君正、飛利信等;不僅如此,我國政府也在政策層面給與支持。

從全球範圍來看,RISC-V架構正在成為新的趨勢和選擇。2018年初,UltraSoC也推出了業界第一款也是唯一一款專為RISC-V設計的商用追蹤編碼器IP,提供了一種實時監控CPU程序執行的機制。與此同時,該編碼器還提供數據和指令追蹤、一系列計數器和定時器以及快速分析描繪工具等功能,助力產業發展。

—— End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