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聚焦丨美國新冠檢測亂象:想檢測的人無處可去,能檢測的機構無權檢測

騰訊新聞國際頻道獨家欄目《聚焦》,本期關注:美國新冠檢測亂象,誰的錯?

中國的嚴格抗疫,為其他可能受疫情影響的地區爭取了寶貴的反應時間,對於美國這樣的醫療水準標杆國家來說,此次防疫本可以成為“示範作業”,成為一次由國家串聯起官僚、學界和司法的協作演練:

美國疾控中心(CDC),代表著具有專業性的官僚機構;代表學界的公共實驗室網絡可以協助CDC進行檢測,但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頒布的法令又限制了他們的權限,以防有不夠資質的實驗室濫竽充數;而美國的民事訴訟法又保證了CDC和FDA必須要對患者負責,否則他們將面臨著醫療事故的天價賠償。

但是,這一切似乎都搞砸了。

美國所有50個州均已出現了新冠疫情,新冠疫情白宮協調員德博拉·比克斯暗示,美國的檢測試劑盒仍面臨著短缺危機,民眾對試劑盒的需求“被抑製”,FDA最終被迫將進行新冠檢測的權限下放到有條件的商業公司,才緩解了巨大的檢測壓力。

那麽,在力求權力製衡和協作的美利堅,新冠疫情,何以至此?

無可奈何的公共實驗室

當華盛頓大學醫學臨床病毒學實驗室主任肯斯·傑羅姆回顧起2月初發生的事情時,他的語氣裡已經有了藏不住的悔意。那時,中國的新冠疫情正在進入高峰期,美國和歐洲各國仍是風平浪靜,普通人過著正常的生活,對大洋彼岸的中國疫情也只有一些耳聞。

那時,一切尚未開始,但一切早已開始。

“我從沒想到疫情會發展到如此地步,演變成了威脅美國社會的一次重大健康危機。”傑羅姆對《紐約客》說道。

話雖如此,但他所在的實驗室團隊,並不算後知後覺的那一批:1月19日,伊利諾伊州出現了美國本土的第一例確診病例,幾乎在同時,傑羅姆的團隊已經開始著手準備符合新冠病毒檢測條件的實驗室了。

在實驗室副主任的亞歷克斯·格雷寧格的安排下,這個團隊足足花了兩個星期才準備好了符合標準的實驗室。當時,該病毒學實驗室仍然有自行對患者進行檢測的自由權限,直到2月4日……

2020年2月4日,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部長亞歷克斯·阿扎爾宣布,新冠疫情為“全國公共衛生緊急事件”。FDA迅速頒布EUA(緊急使用授權)法令,要求所有想要進行新冠檢測的機構必須報請FDA批準,獲得檢測的權限。

“這是很有必要的。”FDA前首席副局長約書亞·沙夫斯坦(Joshua Sharfstein)曾在HIN1甲型流感流行美國的2009年,簽署過職業生涯中的第一個EUA。他表示,這個法令是為了保護公眾。

“‘任何實驗室都宣傳他們可以檢測新冠病毒’,這種事情當然是不應該發生的,因為那樣會造成混亂,很多人或機構會出售可能無用的試劑盒牟利。”

沙夫斯坦同時表示,EUA很靈活,FDA可以跟隨情勢的變化,隨機調整法令中的一些條件限制。

但傑羅姆對此頗有怨言:“我發現,我們還是不擅長與FDA這種官僚機構打交道,我們搞不清楚他們複雜的審批流程和表格。”

格雷寧格需要多次致電和發郵件給FDA,闡明他們想要進行檢測的原因,還要不斷匯報他們的檢測進程。“按照法律,我們還要把檢測樣本的生理副本郵寄給FDA。在這個節骨眼上,我們得用美國的郵政系統把樣本千里迢迢地送到馬裡蘭州(FDA總部)去。這太荒唐了。”傑羅姆說道。

但傑羅姆同時也承認,FDA從根本上做到了認真負責:“他們給我們提供了良好且持續的檢測反饋,這讓我們的測試更完善。而且他們通常在幾天之內就會給我們的郵件進行回復。”

但EUA不允許實驗室對試劑盒的效果進行臨床測試,因此傑羅姆的團隊一直拿不到關於新冠病毒的原始樣本。

“幸好,FDA允許實驗室檢測樣本是不是符合其他病毒。”傑羅姆無可奈何地說:“所以,從2月中旬到2月底,我們大約對300個樣本進行過檢測,實在是什麽都沒找到。直到2月底,我們才得到了新冠病毒的一個初始樣本。”

但美國公共衛生界的被動處境,遠不止於此。

一意孤行的美國疾控中心(CDC)

2月5日,CDC開始向美國境內超過50個州級、市級和縣級的公共實驗室派發首批檢測試劑盒。但在1月19日首例本土確診病例出現,到2月5日CDC開始派發試劑盒之間的兩個多星期裡,所有的新冠檢測都需要在位於佐治亞州亞特蘭大市的CDC總部內進行,所有的檢測樣本都需要送到總部。

這是讓公共衛生專家們對CDC扼腕的第一點。“這16天裡,如果能早點讓全美國的公共實驗室網絡準備起來,也許會多檢測一到兩千個病例。”傑羅姆歎息道。

但真正讓此次危機處理脫節的一環,在於試劑盒檢測結果的極度不穩定性。

2月7日,試劑盒到達各個實驗室後,不好的反饋逐一傳來:只有6-8個實驗室反映,檢測試劑能正常工作。另有36個實驗室報告,試劑盒中的某一種試劑,測試結果並不可靠;還有5個實驗室,包括紐約市和紐約州的公共實驗室,反映試劑盒中有兩種試劑都有問題。

這些試劑被裝在白色的紙盒中,每個盒子內有四個用深灰色泡沫包裝好的試劑瓶,裡面裝有必要的檢測試劑。而該試劑盒依據的生物原理是聚合酶鏈反應(PCR),研發出PCR的生物化學家凱利·穆利斯憑此獲得了1993年的諾貝爾獎。

然而,PCR很容易被汙染,這也是公共實驗室的檢測結果並不準確的原因。

CDC確實對有問題的試劑反應迅速,但這個處理方式也成為了最致命的錯誤之一:CDC告知實驗室,在新的試劑被研發出來之前,實驗室不能再用舊的試劑盒進行檢測,以此來保證測試結果的準確度。2月10日,CDC將試劑盒的問題反映給了FDA。

這一反應看似死板,但從CDC的角度而言合情合理:根據美國的民事訴訟法,醫療器械的瑕疵導致醫療事故,屬於人身傷害,一旦患者起訴,CDC和製藥公司將面臨巨額的賠償款。

比如,2013年11月,強生公司被其出產的約8000例有問題的髖關節植入物使用者告上法庭,強生提出了25億美元賠償金的和解協議,外加30億美元的醫療費用,平均下來每例患者能得到共計68.7萬美元的賠償。

然而,民事訴訟法的相關條款本意是為了保護患者的利益,如今卻成為了此次危機處理的掣肘。

2月10日CDC告訴FDA試劑盒的問題後,也承諾,負責生產試劑盒的製藥公司會很快研發出更準確的試劑,並加強質量控制。但直到2月21日,美國國家免疫和呼吸系統疾病中心主任南希·米索尼耶(Nancy Messonnier)透露,新的試劑盒仍然沒有研發出來。

那時,心急火燎的美國公共實驗室協會首席執行官斯科特·貝克爾(Scott Becker)已經從業內的數據上看出來一些病例激增的征兆。他的協會領導著覆蓋150個州級、市級和縣級公共實驗室的實驗室網絡,但這些實驗室卻並沒有被允許進行測試,因為它們沒有滿足CDC要求的實驗室條件。

“我當時有一個瘋狂的主意,我們能不能用我們自己開發出的檢測手段來檢測?”貝克爾告訴《華盛頓郵報》。2月24日,他給FDA發了一封郵件,要求FDA批準用他們自己開發出來的測試方式進行檢測。兩天之後,幾乎對此不抱希望的貝克爾等來了FDA的回信:此法可行。

貝克爾的“瘋狂之舉”,幾乎成為了美國檢測困局的轉折點。2月29日,FDA終於宣布,允許所有合規的實驗室自行開發檢測方法,但長達三個星期的拖延,讓本應該被掐滅在搖籃裡的疫情,開始有了蔓延和加重的跡象,確診病例數開始翻倍。

而負責監管CDC的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於3月的早些時候表示,他們已經開始著手調查CDC那一批存在問題的試劑盒,並追究相關機構和企業的責任。

堪比強心劑的商業檢測點

總部位於瑞士、擁有124年歷史的跨國製藥企業——羅氏集團(Roche),開啟了美國商業性質的新冠測先河。

3月13日,羅氏宣布,該集團旗下的實驗室開發的測試,獲得了FDA的緊急授權,成為美國首例針對新冠病毒的商業診斷測試。目前,羅氏已經在全球擁有了827台檢測機器,每個月可以完成數百萬份樣本檢測。

與此同時,據《時代》雜誌報導,美國兩個最大的商業診斷實驗室Quest Diagnostics和LabCorp也於上周投入使用,每周可以完成幾千次檢測。

德國人奧爾弗特·蘭特聽聞此消息時,他所擁有的一家位於德國柏林的小型生物技術公司,已經連軸轉很久了:德國早就開始允許商業公司進行新冠檢測,因此蘭特一直在協助德國的研究人員進行檢測。在接受《華盛頓郵報》採訪時,蘭特表示,“美國政府花了太多的時間,才決定下放權限給商業公司。新冠的蔓延速度太快,這根本來不及。”

但無論如何,目前美國檢測新冠的局面已經有很大的好轉。《衛報》的報導顯示,美國現在日均的檢測量已經達到了11000人。儘管很多沒有症狀的民眾仍然不能進行檢測,但相較於2月時的一潭死水,美國如今的檢測力度已經大幅增強。

然而,輿論和司法機構對CDC和FDA的問責,或許才剛剛拉開序幕。

本期作者:駐外族 葉承琪

本文獨家供稿騰訊平台,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