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評:《朗讀者》需拿捏好抒情尺度 期待普通人故事

胡歌胡歌

  文化綜藝《朗讀者》第二季於本月初上線,製作水準一如既往地精良,極盡華麗之能事。邀請的嘉賓依然是重量級的,姚明、宗慶後、胡歌[微博]、賈平凹、王石等濟濟一堂。探討的話題對比第一季也更為精致,“初心”、“想念”與“生命”。目前來看,節目反饋的口碑評價超出預期,豆瓣給出了9.3分的評價,比第一季的8.6分高出不少。這個成績,在文化綜藝裡面算是翹楚了。

  普通人身上具有民族傳承的密碼

  作為一檔文化情感類節目,觀看之時確實能感受到內容的動人之處。比如第一期中,扎龍濕地守鶴人徐卓的講述就不乏感人之處,在這個故事裡也看到了《朗讀者》的成功之處。

  三十年前,歌曲《一個真實的故事》廣為流傳,吟唱的是年輕的養鶴人徐秀娟為救助丹頂鶴獻出了生命。後來她的弟弟繼續這份事業也不幸罹難,再然後守護仙鶴的接力棒被年輕的徐卓接了過去,大學轉專業、畢業後回到故鄉,繼續前人的事業。跟同一期的賈平凹、姚明、宗慶後相比,她很普通,社會身份至多只能算是一個公益人物,但一家三代人以命相搏對丹頂鶴的守護,其對社會的貢獻和意義毫不遜色。

  對比演員、明星、企業家甚至於作家的講述,徐卓的語言可能少了些絢爛和華麗,而普通人的故事是最為動人的,在他們的故事裡能看到民族傳承的密碼。我所希望的,作為一個文化綜藝節目,能夠將這點盡可能放大,讓更多普通人的故事在舞台上呈現出來。但是節目在這方面做得還不夠。

  情感共振在於引導觀眾深入思考

  這個舞台上最為耀眼的仍然是那些名人,大人物的小故事仍然比小人物的大故事受歡迎。即使那些故事已經被講述了千百遍,比如胡歌的車禍、姚明的奮鬥、袁泉[微博]的學藝,但是因為光環效應,主人公在那兒,故事就似乎永遠是新的。他們每一個人能取得今天的成就肯定有著超出常人的努力和智慧,如此對比也絲毫沒有看低他們的意思。即便我們承認“現實扭曲力場”的作用,但一樣東西吃多了總會膩的。

  缺乏新意是一方面,過度煽情則是另一個需要探討的地方了。《朗讀者》的形式非常簡潔,先是董卿與嘉賓的對談,然後是嘉賓對挑選的書目進行朗讀。整個過程極力傳達出來的主旨,一定要讓人雙目含淚才行,稍有偏差就需要迅速矯正回去,比如面對姚明一句“贏了叫榮譽感,那輸了叫什麽呢?”董卿略顯錯亂,迅速用一句雞湯將談話拉回原來的軌道。

  這樣一來,基本可以看出整個節目存在為了煽情而煽情的嫌疑,和讓嘉賓、觀眾努力哭出來的意圖,使得節目看上去像是《藝術人生》與《讀書》欄目的合體。而這種談話煽情的節目模式,在世紀初的電視製作模式的爭論中,早就已經被集中批判過,在新媒體日新月異的今天,仍舊被拿出來包裝成最新潮的節目,行業發展的現狀值得深思。

  退一步說,大眾傳媒層面主打情感的電視節目,與嘉賓、觀眾製造情感共振本身無可厚非,但是情感共振並不一定意味著要掉眼淚,這種為了動人不得不煽情的情況,無法引導觀眾進行深入的思考,也就沒有製造“深刻”的機會了。

  文化綜藝需把握與文化的距離

  “深刻”的氛圍是需要營造的。既然是朗讀者,能否把“書”這一客體作一個突出呢?目前兩季的節目,書一直像一個可有可無的道具。台上的嘉賓不像“朗讀者”更像是一個“講述者”,講到情感的某一個轉折點的時候,需要用一段他人的文字來承接情緒的宣泄。這本質上也是過度煽情的表現。能否在故事之外,增加一些對書的介紹,讓觀眾們把目光從嘉賓的臉上分一些到書上面。目前節目中出現的書大部分都是經典著作,稍加展開,就是一次近乎完美的閱讀普及活動了。

  《朗讀者》面臨的問題,可能是現今文化綜藝類節目都需要思考的問題:文化綜藝與文化的距離如何把握?既然是綜藝,肯定要有娛樂氣質,過於娛樂,也是不可取。一味講究感動,營造讓人倍感沉重的話題氛圍,未見得觀眾喜歡。尺度如何拿捏,也許還需要時間來檢驗吧。

  □何殊我(文化評論人)

(責編:冬冬)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