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光明日報: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活力 建設文化強國


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興文化,就是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路線,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創新是文化發展的活力源泉和動力根基。改革開放40年來,我們黨一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創新發展的引領者、推動者、實踐者。


不斷堅持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中華文明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其間經歷曲折沒有中斷,是寶貴的精神財富。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包括儒家思想在內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蘊藏著解決當代人類面臨的難題的重要啟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善於繼承才能更好創新。我們要傳承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挖掘傳統文化理念的當代價值和世界價值。


不斷堅守和創新奮發向上的革命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於黨長官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依靠革命精神,我們黨奪取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要繼續保持革命精神,要弘揚和創新革命文化。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雷鋒精神、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再到航天精神、北京奧運精神、抗震救災精神,這些富有時代特徵、民族特色的寶貴財富,脫胎於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同時又在新形勢下不斷進行著再生再造、凝聚升華,為我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推進文化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不斷推進文化產業轉型更新,增強文化競爭力。把文化分為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高端產業是創新和競爭的基礎。提升文化軟實力,關鍵是要增強文化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對此,應加大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構建良好的文化產業發展軟環境。文化產業的健康發展有賴於文化產品市場的規範。針對當前文化產品市場以次充好、真假難辨等諸多亂象,應加快實施版權的創造、管理、運用和保護戰略,嚴厲打擊盜版假冒行為,使我國文化產業的人力物力投入到文化產品的創新上,積極創作世界級文化精品,打造國際化文化品牌,從而提高文化活動的創新力、文化傳播的影響力、文化產業的競爭力。


此外,要積極以項目帶動文化載體建設。近年來,一些地方打著文化的旗號去賺錢,滋生了一些缺少文化底蘊和背離文化本質的亂象。對此,一方面要警惕“產業化”埋葬文化問題,通過推進園區產學研結合,引入各類文化創意研究中心尤其是工業設計、工藝設計門類的工作室,樹立以“大產業”“大文化”“大戰略”為特徵的文化產業發展新理念、新思路。另一方面,要加強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通過加強投融資和管理谘詢服務,提升文化園區企業業態,並在此基礎上突出區域特色,注重錯位發展,以此優化文化產業空間布局,形成文化產業梯度結構。


不斷推進文化體制改革,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改革開放以來,文化創造活力得到極大釋放,公益性文化事業與經營性文化產業格局形成,文化市場機制得以確立並不斷發揮作用。實踐證明,只有政府和市場兩股力量雙向推動,才能實現文化的繁榮發展。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強烈,文化生產能力和水準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之間還存在差距。為此,需要對體制機制進行一定的改革和創新,比如健全國有文化資產管理體制,完善對網絡文化的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