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小米基金等突擊入股 投資圈上演Pre-科創板狂歡?

4月10日,方邦電子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受理。在該企業發行前的十大股東名單中,有不少VC的身影,包括松禾創投、小米基金、黃埔斐君等。值得注意的是,在方邦電子上市申請被受理的僅15天前,小米基金火速入股,持股3.33%,成為第8大股東。

除此以外,小米基金還在創鑫雷射衝刺科創板獲得受理前三個月進行了兩回突擊入股。在七次股權轉讓後,小米基金成為創鑫雷射上市前第7大股東。

實際上,近半年內入股科創板申報企業的私募基金管理人不只小米基金一家。黃埔斐君、嘉興永彥、遠致富海、福州創投、達晨、高特佳投資等VC機構在近六個月內均入股或增資了科創板申報企業。

但根據上交所提出“申報前6個月新增股東鎖定期3年”的要求來看,對於這些突擊入場的投資機構,也許減持退出並非易事。

小米基金火線入股

4月10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受理廣州方邦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方邦電子)的科創板上市申請。招股書顯示,方邦電子主要從事電磁屏蔽膜、導電膠膜、極薄撓性覆銅板及超薄銅箔等高端電子材料的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及技術服務。其中,電磁屏蔽膜銷售收入為公司收入主要來源。

方邦電子介紹,2000年日本公司拓自達首先開發出電磁屏蔽膜後,該市場長期被外國公司壟斷,2012年,方邦電子成功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電磁屏蔽膜,填補了我國在高端電磁屏蔽膜領域的空白,打破境外企業的壟斷。該產品已應用於三星、華為、OPPO、VIVO、小米等眾多品牌。

2016年、2017年、2018年,電磁屏蔽膜銷售收入佔方邦電子營業收入比重分別為99.41%、99.23%和98.78%。且這三年間,方邦電子綜合毛利率始終保持在較高水準,分別為72.11%、73.17%和71.67%。

此外,方邦電子選擇的是第一套上市標準,即“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10億元,最近兩年淨利潤均為正且累計淨利潤不低於人民幣5000萬元,或者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10億元,最近一年淨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於人民幣1億元”。

而更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方邦電子科創板上市申請被受理的僅15天前,小米基金突擊入股方邦電子,並躋身該企業前十大股東之列。

具體而言,3月26日,葉勇與小米基金簽訂了《股份轉讓協議》,約定葉勇將其持有發行人3.33%的股份合計2000000股以50000000元的總價格轉讓給小米基金。此次股權轉讓後,小米基金以持股比例3.33%一躍成為方邦電子發行前的第8大股東;葉勇持股269.5420萬股,位列股東持股第6位。

小米基金全稱為湖北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成立於2017年12月7日。實際上,小米基金不僅突擊入股了方邦電子,還在深圳市創鑫雷射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創鑫雷射)衝刺科創板獲得受理前三個月進行了兩回突擊入股。

4月2日,上交所受理創鑫雷射科創板上市申請。此前1月31日,胡小波、楊德權、黎永堅、創賽基金分別與小米基金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2月21日,李小蘭、新鑫合夥、上海聯創又分別與小米基金簽署《股份轉讓協議》。在這期間共進行了七次股權轉讓,創鑫雷射4.42%的股份、共326.65萬股轉讓給了小米基金。小米成為創鑫雷射上市前第7大股東。

投資圈上演Pre-科創板狂歡?

實際上,近半年內突擊入股科創板申報企業的私募基金管理人不只小米基金一家。其中,今年1月2日,劉軍與黃埔斐君、嘉興永彥分別簽訂了《股份轉讓協議》,約定劉軍將其持有方邦電子2.00%的股份合計1200000股以30000000元的總價格轉讓給黃埔斐君,將其持有方邦電子1.91%的股份合計1147710股以28692750元的總價格轉讓給嘉興永彥。

福建福光3月28日披露的招股書顯示,2019年3月,中融投資分別向黃文增、遠致富海及福州創投轉讓其持有的部分發行人股權。其中,中融投資將所持福建福光1.79%的股權以5000萬元的價格轉讓給遠致富海;將所持福建福光1.43%的股權以3999.92萬元的價格轉讓給福州創投。

2018年11月,達晨創通、東證漢德、東證夏德、遠致富海等7名投資者對紫晶存儲進行增資。同月,達晨創通通過股權轉讓,成為安博通第十大股東。有達晨投資人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達晨對紫晶存儲是長期看好,已經投資紫晶存儲兩年多,並不是突擊入股。目前“達晨系”共持有紫晶存儲1572.51萬股,佔比約11%。

同樣在去年11月,因為看好熱景生物未來發展,高特佳睿安同周鋅簽署《股份轉讓協議》。約定周鋅將持有的熱景生物股份1385396股以2673萬元的價格轉讓給高特佳睿安。高特佳睿安於2016年11月29日完成私募投資基金備案,該基金的普通合夥人為長期專注醫療健康產業投資的高特佳投資集團。

截至4月18日,科創板受理名單增至84家。其中約23家企業在半年內有投資機構入股或增資。

但對於這些突擊入場的投資機構而言,也許減持退出並非易事。3月24日,上交所發布《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問答(二)》,堪稱科創板IPO最嚴審核紅線。其中規定申報前6個月的新增股東鎖定期3年。具體為,申報前6個月內進行增資擴股的,新增股份的持有人應當承諾:新增股份自發行人完成增資擴股工商變更登記手續之日起鎖定3年。在申報前6個月內從控股股東或實際控制人處受讓的股份,應比照控股股東或實際控制人所持股份進行鎖定。同樣是上市後鎖定3年。

財經評論人皮海洲曾發文表示:“在發行上市前‘突擊入股’的行為,通常存在兩種可能:一種是擬上市公司為了達到上市標準,客觀上存在增資的要求;另一種是擬上市公司已達到上市的標準,在發行上市前提供“低價增資”的機會,更多屬於‘利益的讓渡’,突擊入股方的行為明顯屬於‘摘桃子’。‘摘桃子’的做法,對擬上市公司的長遠發展並無直接幫助,對其他股東更是‘不公平’的體現。”

有VC機構投資人對《華夏時報》記者說:“目前84家企業的科創板申請已經受理,速度超過預期,但其中很多企業是原來中小板、創業板、新三板轉過來的,也許到今年下半年或明年會有更優質的科技企業申報科創板,真正為科創板帶來方向。”

也有北京投資人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業內對科創板抱有很大希望。新三板和創業板存在較多包裝過的投資企業,而科創板明確指出是科創企業,或許投機的機會要小些。但在國內市場上,有新政策提出時,最先開始獲益的人群中往往夾雜著投機者。科創板的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是一個生態、文化逐漸形成的過程,需要成熟的金融市場和法律支持。

責任編輯:孟俊蓮 主編:冉學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