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觀影 | “影”響國慶檔,這一次張藝謀不容錯過

今天國慶檔開戰,張藝謀《影》口碑全網第一,領跑國慶檔。豆瓣7.8分、貓眼8.7分、茄新鮮度90%、MTC評價88分,征服國內外最嚴苛影評人網站,榮登全中國購票平台第一梯隊,可以說是國慶檔最不容錯過、最值得在大銀幕看的電影了,從網友的評價瞬間能感受到大家對《影》的喜愛。

對於國內觀眾而言,神秘的《影》是沉默的張藝謀於沉默中的爆發,更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歸來——從好萊塢的爆米花回歸到中國的水墨山水畫,重回華語班底中國故事,重回本世紀初《英雄》開創的中國式古裝大片。這樣的回歸,看似走回老路,卻是老謀子的大膽創新冒險!這份新答卷,可以說是他創作生涯的階段性總結,同時又是新篇章的開始。

1

第一是驚訝,老謀子“自廢武功”,放棄最為拿手的色彩,拍了一部“彩色黑白片”,一部“藝術動作片”!

從《黃土地》的攝影、《紅高粱》的導演處女作開始,色彩和造型獨步武林,讓張藝謀電影驚豔世界。這“五彩繽紛”到了《英雄》發展到極致,用不同色彩講不同故事。而《影》卻是反其道而行之,洗盡鉛華,大道至簡,世界只剩下黑白光影。

電影一開場,孫儷占卜。陰與陽,黑與白,光與影,從最基本的二元對立象徵出發,揭示“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無窮變化下暗流湧動的詭譎人性。

電影裡,雨一直在下。借水的流動和暈染展示出了豐富的中間層次,老謀子傳遞著中國水墨畫最獨特的韻味。以水的陰柔為象徵,電影故事講述的人性也不是非黑即白,其中間部分複雜微妙,如心中的暗流。影也是隱,是朝堂之上不能見光的陰謀權術,是密室之中無法言說的愛情救贖。片如其名,是形式、是色調、是故事,更是複雜人性的微光。

沒有了濃墨重彩,淡煙流水畫屏幽。目之所及,電影依舊是其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執著和極致展覽:太極陰陽、書法圍棋、紗幔畫屏、松竹刀劍、高山流水琴瑟和鳴,東方畫卷水墨暈染。而這樣的低飽和度色調,並不只為唯美和詩意,而是凸顯電影主題的蒼涼遒勁,冷冽決絕。它在商業類型片的框架下,仍然毫無保留的挖掘展示人性最叵測、最殘忍的一面。

在二元衝突的對立中,找到灰色地帶,找到平衡,找到相互滲透和反轉,這就是張藝謀的匠心獨運。他故意將一個脫胎於歷史的“實”的故事,搬到形式感十足“虛”的舞台布景上作展現,突出實驗性,也可以將“黑白”之間的美學展現地淋漓盡致。電影,在很多人手裡成了印鈔機,但在老謀子鏡頭裡,依然是一堂美學課。

舞台戲劇的形式感,不僅是朝堂,更是在戰場。不管是一對一決鬥,還是群體巷戰,張藝謀都做了創新。動作戲狠、準、快,不僅動作設計和力量感都很突出,武器裝備也非常富有想象力。剛猛與陰森的對決,大刀與沛傘的對決,可謂刀刀見血、拳拳到肉,以柔克剛克敵製勝也很有中國哲學意味。

片中兩個鄧超對打的密室,境州和楊蒼舍身搏命的太極船板,沛國死士“偽娘”破城的長街,三場精彩動作大戲,都有意放置在充滿形式感和儀式感的特定“舞台”之上。敢用試驗話劇的手段來拍攝商業類型片,老謀子的勇氣令人欽佩。

在紀錄片裡還有一個有趣的細節,最後一場戲,張藝謀召集大家開會討論要不要一鏡到底。經過試拍,他否定了這個方案——不是因為技術上實現不了,而是他覺得無法展現人物的戲劇張力。他要捕捉的是孫儷的每一個表情!他要的是高潮大戲足夠“抓馬”!

所以,這一次不要再批評老謀子“形式大於內容”,形式和內容不是黑與白,而是光與影,有光的地方才有影,影子有時候也能取代真身!

2

第二是大膽,張藝謀不破不立,對歷史故事現代解讀。

古裝片從來都是王侯將相、江湖俠客的傳記。歷史都是由勝利者書寫的,但張藝謀要為一個影子立傳,借一個替身故事來破一破古裝動作片的套路。

替身早存在與歷史,比如據考證秦始皇就用過替身,但替身的故事在史料中都語焉不詳。張藝謀從歷史的縫隙中找到新的角度,而希區柯克說過,角度即故事。

故事的由來,最初是朱蘇進寫的劇本《三國·荊州》,但老謀子對歷史正劇沒興趣,此後其經紀公司CAA給到一個新的創意。四大名著不能顛覆,張藝謀大膽虛化背景“借殼上市”,講了一出“中國版的《權力的遊戲》”。

這出“權力的遊戲”不僅僅是動作場面的血腥殺戮,更是文戲武做,人物關係緊張刺激張力十足,卻又充滿令人回味的遊戲感:全片9個角色,境州之爭是戰是和,是沛國與炎國國與國的較量;朝堂之上,是君臣、父子/主仆、夫婦,三綱五常權力秩序;密室之內,陰謀與愛情,囚禁與自由,是自我身份的確認,是敵是友,亦真亦假。而最終有的人活成了裡子,有的人活成了面子,都是時勢使然。

“權力的遊戲”中誰設棋局,誰是棋子呢?對權力的欲望和自我身份的確認,絞緊了劇情發展的敘事鏈條,但電影並沒有對權力的崇拜、對英雄的讚美,觀眾看到的是,在欲望的誘惑下,人性反轉,顛倒黑白。在欲望登頂時,倒在血泊中,卑微的變為榮耀,榮耀的猝不及防化為黃土。置身棋局,都以為自己是真正的贏家,但最後發現原來不過是別人的一顆棋子。

影片最後的開放結局,倒符合老謀子一貫把女性作為人性承擔者的設定。螳螂捕蟬,血染朝堂,人性翻轉,天下易主,唯一的幸存者孫儷是選擇說出事實真相,還是聽從權力欲望?她手中的“真相之門”是開還是不開?更奇妙的是,這一個鏡頭既是影片的開頭,也是結尾,抑或,歷史就是這樣關上大門的周而複始?

在女性兩難的選擇中,故事嘎然而止。我們無從窺見歷史的真相,隻記得從門縫中張望的孫儷驚恐絕望的複雜眼神。

3

第三是感慨,張藝謀終於從“英雄”回歸到了人。

影子的真身都督是大英雄,而《影》也有一個鏡像般的存在——《英雄》,兩部電影在創作上充滿了奇妙的互文。

如今很多人想為《英雄》“平反”——16年過去了,這竟然是華語片最後一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英雄》主角無名,為天下,費盡心機近王十步,為和平選擇了不殺。《影》的主角以地名為人名,其實也無名。他身陷棋局,只想回家見母親。同樣一個無名小人物,沒有五彩絢爛只有黑白人生,在同一舞台,在決定命運的轉折點,走向了英雄的另一面。

人不能第二次踏入同一條河流。16年後,張藝謀的回歸,有相同的開始,卻走向不同的結局,這才是最值得玩味的地方。

影片講述了一個傀儡替身努力尋回自由的人性故事。故事的重點聚焦在從小被豢養為“影子”的平民小人物替身境州,在貴族權利遊戲中的掙扎、應變,拚命爭取活下去,展現一個“無名之輩”尋找自我,作為人的個人意識的覺醒。

北島曾經“宣告”——在沒有英雄的年代裡, 我只想做一個人。這一次,老謀子的電影裡,為人留了一席之地。

和平的幌子下是赤裸裸的權力遊戲,在爾虞我詐的朝堂,在英雄的面具下,張藝謀把“人”放到了歷史的底色之上。他不再相信“為天下犧牲自己”,他不斷追問“我是誰”,他的個人意識被愛情喚醒,又被權力和命運嘲弄,他用遊戲規則代替了自身身份的焦慮,成功復仇。不為天下所累,殺出一條血路尋找自我,這是更好的結局。

影子的存在,就是人還活著的最好證明。對現代年輕觀眾而言,比犧牲更最容易有共鳴的是人生的逆襲。電影激烈而克制,講大歷史也講小人物,講人心難測也講身不由己。而隨著人性糾結,劇情翻轉,打動觀眾的是,我們通過這個故事看到了人的生存困境、人的掙扎、人的生存意志。水墨畫風看起來“性冷感”,故事卻充滿了濃鬱的愛恨情仇。

9月30日《影》上映,離2002年12月19日《英雄》上映,足足過去了5752天。在這138048小時的素材裡,老謀子無論作品還是個人聲望都經歷了從巔峰到谷底再反彈的蹦極跳,可以剪輯出一部更起伏跌宕,扣人心弦的電影。

當我們批評張藝謀的電影裡看不見人的時候,其實我們也很少把他當作一個創作主體的人來討論。《影》和紀錄片《張藝謀和他的“影”》雙片連映,一個台前一個幕後,一表一裡,重新給了一次回歸電影本身的機會。而在紀錄片裡,想要看張藝謀的“內幕”恐怕要失望,我們更多是看到美術、道具、場工等一個個“無名”的匠心。如此觀之,才是雙片連映的用心。

一人演兩個截然不同的角色,像是演了兩部電影,鄧超賺到了,看電影的觀眾也賺到了。而為了讓觀眾看到演員為電影的付出,張藝謀決定多花錢讓拍攝場景多留兩個月時間,就是為了讓兩個鄧超同框,在體型上、精神上呈現出兩個角色的真實感。

紀錄片《張藝謀和他的“影”》展示了《影》的拍攝全過程,為中國電影人正名的匠心之作。在今天的市場環境和網絡語境之下,張藝謀也許不再是流量英雄。但離開英雄的日子,他可以拍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在變與不變中,彰顯一個電影人的勇氣和初心。

如果迷茫,就回到原點,想想為什麽出發。

希望《影》成為張藝謀電影一個新的開端。

=== 若娛福利社 ===

《胖子行動隊》獲獎名單

稀飯你的笑、與河正宇同行、梁山伯與中央台、

HORRR、小水珠、丁姐姐、秋水

V生素C、稀帥、Asuper、JF、HU

hui、Oo鬧鬧鐘?????、三心二意一輩子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