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婊過黃聖依,和《浪姐》鬧掰?伊能靜,求你靜一靜吧!

萬萬沒想到,《乘風破浪的姐姐》播到現在,最翻車的竟然是伊能靜

這幾天,伊能靜臉書上,慧眼識珠專挑了幾條留言回復。

分別是——

拉踩寧靜的“兩位靜姐,一個最煩人,一個最心愛”。

拉踩全部姐姐的“每個姐姐都要講話好討厭,但隻愛看伊能靜”。

沒想到的更騷的操作還在後頭。

面對網友的質疑,伊能靜發了一個回應視頻。

點開一看,原來是《小時代5》選角視頻曝光——

“Can~dy啊,你造我在台灣不出來(超紅的),就是因為對於我(這種巨星)來講狗仔有多可怕~~”

全程甩鍋給“最好的閨蜜”Candy,開頭臭臉,高潮痛哭,結局強行拉家常,電影三幕式都被她一個人演完了。

而整個視頻的中心思想總結就是:

1.都是閨蜜的錯。2.都是雪花網友的錯。3.我沒有錯。

但仔細聽聽最後一句,來自視頻拍攝者的畫外音:“十分鐘,又超時了。

OMG,靜靜子這是排練了多少遍?Gigi一時之間都不知道是陶喆出軌放PPT尷尬還是她尷尬了...

那位“最好的閨蜜”,也不知道是不是臨時救場的?

《乘風破浪的姐姐》成功做到了每一周都有不同姐姐被罵上熱搜。

先是嗡嗡嗡唱歌的皇聖依,她的問題在於明明什麽都不太懂又想出風頭,非得啥事都插一嘴。最後事情搞砸了,開始推卸責任。

所以說還是周星馳懂依依子——《功夫》裡讓她演個啞巴。

職場上要是碰見丁當這樣的上司,也不好過。

她的唱功毋庸置疑,但隊長的存在,是需要有管理能力和團隊意識的,最起碼要帶領隊員,協調不同意見,讓團隊發揮出1+1>2的效果。

而丁當是一出現問題立刻撂挑子,離比賽還有10分鐘時,隊友問她怎麽改進,她“沒事,你們自己看著辦就好”,這不是被動攻擊是啥?

但在Gigi看來,沒有一個姐姐,比伊能靜的所作所為槽點更多。

沒錯,50歲+的伊能靜不管臉還是身材,都處於非常美的狀態,不輸年輕時的模樣。

可心態卻媽味十足

就挑幾件事來講吧——

一方面,她說了許多為女性發聲的漂亮話,我們要尊重女人對生命的選擇,拒絕給女性下標簽。

另一方面,她看待女性的眼光卻陳腐守舊。

吹自己幸福,一定得拉踩其他女性:“如果先完成自我價值,那很慘,因為你的事業已經到頂。就像梅豔,她一輩子都在尋找愛,最後已經瘦成那樣,在台上還要穿著白紗。”

大白話即,女人沒有結婚沒有家庭就是loser。

其次,永遠都要通過否定別人來美化自己。

說自己人間煙火,就要比一下成仙的王菲

說自己努力,就要比一下李子柒:“有些就是不想證明自己,躲在山裡種種菜,最後不也搞出來了嗎。”

批評隊友更是毫不留情。叨叨叨隊友水準太次,歌曲難度太大,自己教了十個小時嗓子都啞了。

把隊友的私事當談資,爆料王智拿了倒數第一名後,回宿舍大哭。

當然這也不是第一次了。以前她就喜歡在公眾場合cue別人,完了還要來一句“我沒有貶責別人的意思阿”。

伊能靜還非常喜歡用憶往昔的手段,來排資論輩。

一邊說“過去的榮景我很少回顧”,一邊開始“23張專輯,合作的音樂人bla bla bla......”

吹自己是九零年代最紅的女藝人之一。

這些且放一邊,《浪姐》是選女團欸,最後的舞台是團隊努力的結果欸。

公演完,寧靜說的是:真的希望我們是被留下來的那個團, 但是如果我們這個團(長久哽咽) 如果我們沒有晉級,不管是任何一個人沒有晉級, 我跟她們一起走。

她關心的是團隊的輸贏,珍惜一起站在舞台努力過的隊友。

而伊能靜又開始了:我十八歲開始單飛,出過個人專輯,那時我的粉絲說......(以下省略1000字小作文)

仿佛是自己來領終身成就獎,完全沒有cue到兩個隊友。

目前,節目組衍生的採訪節目《定義》刪掉她那一期,甚至有傳聞她和《浪姐》鬧掰。

伊能靜工作人員已經否認了,但滿屏的留言卻還蠻喜聞樂見...

經此一役,伊能靜成功登上娛樂圈最作女明星帶鹽人

自我意識過剩,時時刻刻隻關注自己,隻對自己感興趣。

她好為人媽,打著“都是為你好”的幌子,過度強調自己的地位、自己的付出、販賣自己的慘痛。

她認為自己所有的不完美都是別人的錯。唱得不好是因為歌太難、隊友難帶、耳返沒聲音,唯獨不是自己發揮不佳。

下台後最起碼叨了5遍耳返

太多人嘲她了。只是,Gigi總覺得有憾。

憾在伊能靜,本不該變成此刻被全網嘲的伊能靜。

年輕時的她,確實有靈氣也有想法。

她曾是侯孝賢最愛的女演員,專輯幾乎都是自己創作寫詞。在當年的環境裡,唱一曲《春花》獻給les群體,可見天地之寬廣。

Gigi也還記得庾澄慶作曲、她作詞的那首《春泥》,“那些痛的記憶,落在春的泥土裡”,遍遍聽,都有令人心碎的恍如隔世之感。

可是,伊能靜真的太缺愛了、太沒有安全感了——

“每當有人愛我時,我便著急地想這份愛不能失去,便著急地攀扶,像在懸崖峭壁,一步一步都是驚險和難安。我是如此不會愛人,以至於被我愛的人都承擔著超出正常範圍的需索。

她在愛中撞過南牆血流不止。可以為了初戀男友一個電話,直接放了侯孝賢《悲情城市》的鴿子。

時間再往前撥。

伊能靜是重男輕女家庭中出生的第七個女兒,生父也因此而選擇離婚。

母親改嫁日本人後,她被扔去給親戚養,看慣大人的冷漠眼色。12歲才被接去日本,16歲輟學,選擇出道養家,因為“演出錢多”。

在《生死遺言》裡,伊能靜曾寫下對於父愛的求而不得:

“我總是認為你小時候就不要我了,你總是疼愛比較美麗的姐姐,因為知道自己的單薄,所以只能光著腳玩著手指,斜著小腦袋用憂傷的眼神仰望你。

為什麽不愛我?為什麽?到我開始讀書識字,我的日記裡寫滿的全是我的饑渴。”

原生之痛,有人走得出來,有人走不出來。伊能靜是後者。她養成了過度在意別人看法,需要把聚光燈當作被愛的替代品來自我肯定的心態。

全網嘲的Candy視頻裡,她說了一句“我不是一個需要鏡頭的人”。

這點我全然不認同。她是表演型人格,一個太需要鏡頭、掌聲和鮮花的女人。

前夫哈林不寵她嗎?當伊能靜在山裡拍戲被蚊子咬,哈林半夜給她冰敷讓她睡好覺。

而治矯達人秦昊的反應是:“我家沒有一個人死於被蚊子咬。”

但哈林對待私生活極低調,不願在公眾面前秀恩愛。秦昊雖然愛懟,卻願意順著她,從前少露面的文藝婁男郎,為妻子上綜藝跳女團舞,直播撒狗糧。

伊能靜更享受後者,因為後者對一個缺愛的人帶來的安全感更多。

她要的不是“我很幸福”,而是“我在別人眼裡很幸福”。

和大張偉在《幻樂之城》合作時,伊能靜絮絮叨叨說“媒體怎麽那麽無聊,我的先生沒有不愛我,我的女兒也沒有不愛我,我不會為這些事生氣bla bla bla”

大張偉就說了句大實話:“當你在做一個作品時,還在反覆說這件事,說明其實你還是挺在意這些事。

而一個被困在他人眼光的監獄太久的人,即便有才華、有閱歷,她的格局與天地,難免越走越窄。

《乘風破浪的姐姐》裡,我喜歡陳松伶。喜歡她歷經滄桑,最終從精神泥沼中爬起,生活的磨難沒有折損她一絲溫柔。

我也喜歡寧靜,她活得通透,看著自大實則包容,歲月的流逝中坦誠接受人生無奈。

唯獨在伊能靜身上,我看見一個女性的才華、生命力,是如何被外界所包裹,一步步耗光,成為了如今眾嘲的“媽味”。

年輕的她,是真有些才華,也享受創作高職注的快樂。

如今卻需要利用“才華與閱歷”,慌張地讓自己成為中心。

50+的伊能靜只剩下了一種快樂——在人群中的快樂

不知她是否還能回想起,以前從事業、文學、音影中獲得快樂,從中找到力量的感覺?

反觀如今,快樂變成了一種比較我要成為人群中最閃耀的存在,否則,我就不快樂。

希望每一個妹妹,在變成姐姐的過程中,別讓自己成為“伊能靜”。

部分圖片 / 網絡

編輯 / 流浪的小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