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由ofo談起:很多時候“成王敗寇”是對的

前不久,有兩位媒體朋友在朋友圈討論ofo正在遭遇的大危局,在討論互動中,高頻詞匯“成王敗寇”又一次出現。

這兩位朋友不太讚同媒體用“成王敗寇”的思想來看待戴威和ofo,並且對戴威的遭遇表達了同情之心。

這兩天關於ofo,關於戴威,我也有一些新思考。我也就來說說“成王敗寇”我的看法:我年輕時也很是反感“成王敗寇的思想,項羽、陳友諒未必不值得稱頌,劉邦、朱元璋未必就是大英雄。

後來看的、經歷的多了,得承認成王敗寇是對的。因為成王敗寇不是兩個人的事情,而是關乎千萬人的利益和生死。如果成了,不僅僅你自己光榮,你的部隊、供應商、合作夥伴、家人等都會活的好;反之如果失敗了,承擔責任的不止你一個人,而是哀鴻遍野,無數人利益受損。

在“成王敗寇”這個事情上,戴威為什麽讓人反感?不是因為他不識時務的堅持,而是他的堅持是建立在損害大部分人利益的前提下。換句話說,假如戴威拿自己的錢創業,而且及時的給員工發工資,給供應商款。那麽他為了一個事情,哪怕這個事情毫無意義,只要他拚了命的堅持,那麽我應該給他掌聲。而且在他失敗後,我也會心裡致敬他是一條漢子。

吸血的堅守,不要也罷

稱讚戴威的人忽略了一個事實:拿著別人的錢,消耗別人資源,甚至靠用戶輸血,才維持所謂的“堅守”。

我有個做新零售創業的朋友,他也有戴威式的“堅守”,為了堅持創業和對夢想的追求,把房子賣了投入到公司的運營,自己的生活陷入困苦,我親眼看著他撞了南牆也不回頭。

在速途工作期間,他的創業故事被我們收錄進了《相信夢想的力量》一書(再後來他又創業失敗了幾次)。我想,對戴威同情的人,真應該上京東或者淘寶買這本書閱讀下,這裡面有很多拿著自己身家堅守的故事。這些創業者,更真實,更值得你們同情和關注。

我還是那句話,吸著別人的血來成全自己堅守,不要也罷。有些堅持是消耗社會資源和運力甚至消耗消費者信心的負堅持,被用戶集體上門“討債”,說明這家企業的財務問題嚴重到無以複加的地步。這個時候賣身或者破產清算減少各方損失比傻撐著更是一種對員工、對社會、對消費者、對股東負責的表現。

勝者為王 要看到王背後的擔當

“王”在甲骨文中為斧鉞之形,斧鉞為禮器,象徵王者之神聖。王是“萬人之王”,既然成“王”,就要為萬人謀福祉。

很多人反感成王敗寇,只看到了王對歷史的解釋權和定義權,卻忽視了民成為王之後的作為。

從劉邦到李世民,從趙匡胤到朱元璋,這些人都是成王敗寇的典型,他們成“王”的過程都有不光彩的地方。但最終成王之後呢,但無一不是千古一帝級別的好王(或許都算不上好人),休養生息,開創盛世,讓千萬人吃飽飯。

同樣,放眼互聯網行業,三大王(BAT),哪一個不是打敗了一眾對手才有了今天的地位,哪一個不是服務於幾億的網民,甚至都成為了當下社會的基礎設施。

敗者為寇 要看到敗者背後的“因”

既然敢於參與殘酷的王圖霸業或者產業競爭,就應該有成為寇的思想準備。

項羽的“寇”在於狂妄自大、張士誠的“寇”在於器短、吳三桂的“寇”在於不得人心。

微信成功了,奠定了它的合法地位。那麽失敗的米聊,“寇”在哪裡?在於其產品力,產品的迭代沒有考慮到更廣闊的大眾,此為“非法”的一面。

有些人或者企業,具備“寇”的特徵,就永遠不可能成王。金庸小說《天龍八部》中就有這麽一位代表,姑蘇慕容複。

慕容複為了複興大燕認段延慶這個惡人做父的時候,他的家臣包不同走出來說了一句話(大意):公子,複興之路很難,咱們努力了,轟轟烈烈的幹了,成了固然極好。就算失敗了,也不枉堂堂英雄好漢。但你要認賊作父,就……

慕容複也好,戴威也罷,哪怕真有了虛竹、胡煒煒的奇遇和機會,也不會成為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