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搜狗CEO王小川談人工智能:人與機器協同進化

每經記者:余蕊均 實習記者:程曉玲 每經編輯:楊歡

搜狗CEO王小川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大家好,歡迎來到極客公園2019年現場……”當搜狗CEO王小川的這句話“變成”高曉松的聲音傳進聽眾的耳朵,台下掌聲四起。

這是發生在“極客公園 Rebuild 2019 科技商業峰會”現場的一幕。5月24日,作為當天活動第一位演講嘉賓,王小川回到家鄉成都,帶來主題為“人和機器的共創未來”的演講,並演示了目前在語音識別、唇語識別、語音合成、AI語音變聲等領域的技術應用。

“我們一直在尋求人和機器的關係。”王小川表示,談未來,一定要理解二者的關係。當阿爾法狗帶來“啟蒙”後,究竟什麽樣的工作將會被取代?人類是否會被機器取代?——這也是過去三年,王小川被問得最多的事情。

阿爾法狗帶來“啟蒙”

縱觀人類歷史發展,每次都源於重要的技術突破,而距離人類最近的信息文明,正在計算機和互聯網的推動下快速發展。阿爾法狗與李世石的“人機大戰”,王小川將之稱為一場“啟蒙運動”。

“比賽後,我們發現很多年輕朋友把阿爾法狗稱為狗狗,對它有很高的接受度,圍棋九段選手們把它稱為阿老師。”王小川說,“今天,我們通過擬人化的方式接納了機器。這種接納的速度會更快一些。”

那麽,什麽樣的工作將會被取代?人類是否會被機器取代?

王小川從機器的強大與局限性兩個層面作出解釋。他認為,儘管在聽覺、視覺等對信息低層次處理的感知上,人工智能已經具備足以超越人類的強大能力,但在以語言為代表的認知領域,機器最終只能成為為人類服務的輔助工具。

他進一步解釋道,如果以語言為核心去探討與之相關的感知和認知,感知是處理語音、圖像,認知則是處理對話、翻譯和問答。以搜狗最新的AI探索為例,他表示,“搜狗是中國今天To C領域語音識別量最大的引擎。因為我們擁有中國最大的輸入法,每天有超過6億次語音識別請求,包括語音修改,目的就是以語言為核心使得人跟人通過感知能進行更好的溝通。”

語音識別之後,唇語識別、語音合成、AI語音變聲等更多技術應用也陸續上線。其中,搜狗首次投入實用的AI語音變聲技術,可以把任何人的聲音轉化成特定聲音,“堪稱人類表征學習的一次重大突破”。

無論是“變聲”為高曉松或東北腔,從專業角度看,這種技術已經不再是簡單的語音合成,而是同時將語音、語調、情感做出的遷移。王小川說,與之類似的場景是未來技術可能為人類社會帶來的顛覆性變化。

讓表達和信息獲取變得更簡單

值得注意的是,再度亮相峰會的搜狗同傳,全程吸引著觀眾的目光——對比中英翻譯準確率,有人感歎“同傳要失業了”,也有人發現“AI的理論課”被翻譯為了“愛的語文課”。

儘管還未做到百分百完美,但另一個問題在於,當技術進化得越來越準確,人類真的會被機器取代嗎?

對此,王小川引用了學術上一個有名的悖論——人腦太聰明了,我們竟然能造成出一台比自己更聰明的機器;人腦太聰明了,我們不能造出一台比人腦更聰明的機器。

“這兩個句子都是成立的。”在他看來,未來我們所做出的人工智能跟人腦不是進行直接的比較,也不是做出擬人的機器成為人工智能發展的未來,而是走不同的道路。

王小川表示,在人類最擅長的領域裡,機器的設計原理從目前可知道的技術程度是無法到達的;反過來,機器所擅長的領域,人也做不到。同時,人類所共有的智能、生命力以及適應環境的能力,在可見的技術裡面,機器也不可能具備。

談及人與機器的未來關係,王小川認為,技術將和人產生新的融合,它會改變人類,讓人類變得更強大,這意味著人與機器協同進化的未來。

在他看來,擔心人類被機器取代或超越,其實是一種狹隘的思想,人類應當去接受機器在很多場景下替代人的部分功能,或者增強人的部分功能。

“我們的使命是在人工智能中做簡單的工作,讓表達和信息獲取變得更加簡單,在大時代找到自己的位置。”王小川總結到。

每日經濟新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