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萬字長文複盤微軟WP是垂敗之路 華為鴻蒙應該借鑒什麽?

衣公子的劍——做愛讀的商業評論

拉裡·佩奇(Larry Page)猶豫了很久很久,才把安迪·魯賓(Andy Rubin)叫進了自己的辦公室。

截止那一天,整個Google只有少數幾個人知道,作為安卓系統(Android)的發明人和領導人,安迪·魯賓在Google內部婚外情不斷。一次,他把一位女下屬叫進了酒店房間,利用權勢強迫她給自己blow up。事情發生過後女員工求助於公司,經過Google幾個月的調查,證據確鑿。

魯賓沒有獲得公開的申斥。儘管憑借掌握的證據,Google可以立即無成本地開掉他,甚至給他更嚴厲的處罰。但是Google選擇向魯賓支付9千萬美元的報酬,後者承諾不為競爭對手工作,也不公開詆毀Google。

幾天后,魯賓宣布自願離職。在那場英雄般的告別儀式中,拉裡·佩奇發表了一封熱情洋溢的告別信,感謝魯賓的貢獻,祝福他接下來一路好運。

不僅如此,在性侵調查開啟幾個月後,魯賓還獲得了佩奇制定的1.5億美元的股權獎勵。在離職6個月後,Google慷慨地向魯賓成立的風險投資基金Playground Global投資了8億美元。

幾年後,這樁Google企圖瞞天過海的醜聞被紐約時報詳實地挖掘了出來。

也難怪Google寧願把“不作惡”(Don't be evil)的價值觀丟到腦後。畢竟,這位輪番出入Apple、微軟、Google的極客,幾乎是憑借一己之力,把Google拖進了新時代,將OS之王微軟拉下王座,再吃下原本屬於後者的半壁江山。

2007年1月9日,是一個值得大書特書的日子。

Google並不是這一天的主角,但是縈繞在拉裡·佩奇心頭多年的焦慮,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迎刃而解。

這位搜索行業的領導者,這幾年正遭遇微軟的強勢挑戰。佩奇常把網景(Netscape)的故事掛在嘴邊。90年代,網景瀏覽器塑造了個人電腦的潮流,是信息高速公路上最亮的那顆星。但是微軟(Microsoft)也看上了這個生意,比爾·蓋茨(Bill Gates)認定瀏覽器是互聯網的入口,於是將自家的IE瀏覽器和作業系統捆綁銷售。憑借Windows作業系統的絕對領導地位,IE瀏覽器裝機量飛速提升。儘管在體驗、品牌上,不足媲美網景,但是,新電腦已經安裝了一款瀏覽器,誰還有動力特意去購買網景呢?叱吒風雲的網景,就這樣倒在了下一個朝代的邊界上,很快消失在了人類的科技版圖上。

如今,微軟對於搜索野心勃勃,將搜索提升為頂級優先發展項目,先後推出MSN搜索、Windows Live Search,再整合進新平台Live Search,不久微軟CEO史蒂夫·鮑爾默(SteveBallmer)還會從雅虎挖來“矽谷最有權勢的中國人”陸奇,掛帥最新推出的搜索引擎必應(Bing)。

PC時代微軟的進攻,都被Google一一化解。但是在這個隱隱約約呼之欲出的移動互聯網時代,如果作業系統之王微軟,故伎重演,憑手機作業系統霸佔搜索入口,那麽Google豈不就是下一個網景?

外憂之餘,還有內患。拉裡·佩奇輟學創業,堪稱傳奇,但是隨著Google迅速壯大,投資人認定年輕的佩奇不能勝任管理,一定要為Google找一位靠譜的監護人,力諫佩奇把Google CEO的位置讓賢於埃裡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在成熟穩重的施密特領導下,Google各條線開花結果,佳音不斷。不過,此刻的Google越是閃耀,佩奇心裡越不是滋味。難道,多年之後歷史給予自己的評價就是:創立了Google,並且把它交到了正確的人手裡?

不行!這一年佩奇才34歲,尚是年輕力強的年紀,他要做整條矽谷街,最靚的仔。

移動互聯網前夜,很多東西沒有名字,提到的時候,尚需用手指指點點。上帝說,世間應有光。

2007年1月9日,一束光照亮舊金山的舞台。舞台中央,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發布Apple公司最新的產品——iPhone

iPhone和它的iOS作業系統令消費者驚豔,令競爭者膽寒。但是總體而言,佩奇長舒一口氣。首先,蘋果沒有搜索業務。其次,兩家關係不錯,施密特還是Apple董事會成員。因此,Google的立身之本暫時無憂。

除此之外,佩奇還有幾分得意。幾年前,他動用了Google账戶收購了一家小公司,由於收購價格區區5000萬美元,他都沒有告知CEO施密特。這家名叫安卓(Android)的公司專注開發下一代智能手機的作業系統,兩年來,銜枚疾行,低調研發。儘管,Apple捷足先登,但是,賈伯斯都認可的方向,魯賓只要厚積薄發,定可有一番作為。

就在此時,電話響了。魯賓打來的電話。佩奇很是期待,不用寒暄,直奔主題。沒想到,魯賓告訴他,安卓在做的手機,不要發布了。

2007年1月9日,魯賓正在去賭城拉斯維加斯的路上。看到賈伯斯的表演,命令司機車停一邊,好讓自己專心致志地看完發布會。直看到涔涔汗珠滲出手心和額頭。

安卓被收購後,魯賓加入Google,專心開發一款代號Sooner的手機。這個由Google牽頭聯合製造商HTC和運營商T-Mobile的團隊,每周工作60-80小時,持續了15個月,其中一些團隊甚至已經持續2年。

付出得越多,看到iPhone的一刹那,魯賓越是自慚形穢。iPhone不僅外形美觀,更酷的是,它改造了人和手機互動的方式。用的是安卓團隊沒有想到,或者想到了但是覺得太冒險的方式。

比方說,魯賓還陷在固有的手機產品思路中,企圖開發一個類似黑莓的作業系統,有著黑莓一樣的鍵盤,配上一塊小小的螢幕。而iPhone用一個觸摸屏解決一切,酷到沒朋友。

魯賓決定告訴佩奇,不要發布這款幾乎已經完成的作品,他要推倒重來,儘管前期巨額的投入都將打水漂。

佩奇同意了。

這也是他喜歡魯賓的原因。科技時代,市場不需要一款平庸的產品。要做,就要做解決數億人的大問題;要做,做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產品。

一年後新設計的安卓手機面世,除了一塊觸摸屏,從思路到細節,學了iPhone很多。

賈伯斯立刻怒了。

他把佩奇、魯賓叫到了蘋果的會議室。這一次見面充斥著激烈的髒話。賈伯斯告訴佩奇,Google的安卓,是抄襲,是對信任的背叛。然後指著魯賓的鼻子:你這個狂妄又自大的家夥,抄襲我的眼鏡,抄襲我的衣著,抄襲我的髮型,再抄襲我的手機,你知道嗎?你永遠只是一個拙劣的模仿者。

魯賓很不爽,學你的髮型?Excuse me?你以為我喜歡掉頭髮?

佩奇退卻了,安卓的第一代手機放棄了很多照搬iPhone的功能,比如通過捏拉縮小放大顯示的功能。魯賓不喜歡老闆的軟弱,回到公司,把辦公室的門狠狠一關,過了一會掛了塊白板出來,上面寫著:"STEVE JOBS STOLE MY LUNCH MONEY."(賈伯斯偷了我的午飯)。魯賓甚至威脅要離開Google。

佩奇要挽留魯賓一點都不難。他只需叫魯賓看著自己的眼睛,一字一句地問他,想想,我們攜手打造的是接下來這個時代最普及最常用的作業系統,能幫你實現心中偉大夢想的公司,還有誰?

話說,2000年前公叔座向魏惠王舉薦商鞅,話說得很重:一定要重用他,如果你不用,就殺了他,別讓他為他國所用。當時,魏國是戰國七雄中實力最強的,魏惠王只是笑了笑,既沒有用商鞅,也沒有殺商鞅。後來商鞅赴秦,遂有“商鞅變法”,促秦國逆襲。始皇統一中國,開端在這裡。

二十年前,魯賓入職沒有賈伯斯的Apple。因為迷戀機器人,被同事起了個外號:Android。他留在蘋果最為人樂道的是一場惡作劇,通過改寫一段系統程序,讓團隊接到貌似公司總裁的電話,騙他們公司要派送股票作為獎勵。

隨後,魯賓離職蘋果,創業。公司被微軟收購。加入微軟的魯賓,工作之餘,製造了一個可以移動和錄像的機器人,成功驚動微軟的安全部門,收獲一頓訓斥。

到此為止,安迪·魯賓只是一個典型的矽谷極客,崇尚科技,喜歡惡作劇。背上雙肩包,穿上格子襯衫,走在人群中,沒有任何特別的。

顯然魯賓的志向不限於此。矽谷只能有賈伯斯、佩奇、比爾·蓋茨的傳奇?不行!魯賓不甘心永遠只是一個面目模糊的小人物。2003年,他再次離職創業。

有趣的是,魯賓創立的公司Danger,再次被微軟收購。微軟以Danger的工作為藍本,發布智能手機Kin,卻隻收獲失敗。但是,魯賓沒有回到微軟,在收購發生的幾年前,他創立Android,專注研究下一代智能手機的作業系統。

5000萬美元賣給Google後,魯賓和拉裡·佩奇一拍即合。經年的積累、學習iPhone、免費授權,安卓迅速站穩腳跟。

很快,安卓等來了命中的隊友——三星。後者放棄了自己開發的bada系統,全面擁抱安卓,一年時間,幫助安卓突破50%的市佔率。

2014年,施密特離任Google,把CEO的位置還給了佩奇。少帥歸來,發了一條推特:再也不需要監護人了!

曾經5000萬買下的公司,早已價值連城,一個綠色機器人的小標誌是Google去往下一個時代的船票。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魯賓再也不是那個只能玩惡作劇的小人物了。佩奇在Google常掛嘴邊:魯賓和Android對Google的貢獻,永遠無法償還。魯賓的脾氣越來越大,叱罵下屬是家常便飯。儘管在Google認識並迎娶了自己的妻子,但是魯賓在公司內部的婚外情從來沒有停止過。一次安全部門在魯賓電腦上發現SM的小電影,扣過一次他的獎金,除此之外,Google幾乎不管他。

當然,賈伯斯餘生都沒改口,安卓抄襲iPhone,我一定要弄死它。

賈伯斯肯定會想起25年前,把另一個他認為抄襲了自己的家夥叫到蘋果的辦公室,發過一場一模一樣的火。

那是1982年,賈伯斯邀請比爾·蓋茨和微軟另一位合夥人保羅·艾倫(Paul Allen)飛到庫比蒂諾觀看蘋果即將發行的最新款個人電腦麥金塔(Macintosh)。但是機器剛啟動,顯示器就黑了。賈伯斯對著剛剛通宵一晚的赫茲菲爾德大吼大叫:搞什麽?!他們那麽遠跑來看機器,這就是我們的表現嗎?這就是我們最好的東西嗎?30秒螢幕就黑了,你TMD有什麽毛病?

此行給蓋茨留下兩個深刻印象,第一,賈伯斯竟然公開羞辱自己的員工,並且用詞如此不堪,第二,麥金塔電腦的圖形用戶界面真是太棒了。

在圖形界面之前,計算機都是指令界面——在黑色的螢幕輸入綠色的指令。圖形界面才是我們今天熟悉的樣子,移動滑鼠、雙擊圖標,換言之,普通人也可以用電腦了。

科技的發展是一個不斷intuitive的過程,也就是使用者逐漸可以“憑本能”操作機器。從專業人士才懂的Dos指令,到普通人易學的滑鼠左右鍵點擊,再到後來的iPhone用手指捏和拉控制圖像大小。相信未來的人工智能會更簡單,機器直接懂你的日常語言。科技的趨勢是讓使用者的門檻越來越低。

蓋茨毫不客氣地抄走了,把圖形界面用在了新一代Windows作業系統上,並最終將其打造成為了整個PC時代的標誌。

賈伯斯看後勃然大怒,把蓋茨叫來辦公室,飆了場大火,時而粗魯無禮、髒話狂飆,時而幾乎快哭出來。蓋茨卻很平靜,淡淡地說,我們都是抄施樂的。你先闖進他家搬走了電視機,就不能讓我搬走音響?

確實,施樂公司才是這個天才創意的發明人,連賈伯斯都驕傲地承認從施樂竊取圖形界面是人類工業史上最嚴重的一次搶劫行為。“畢加索不是說過嗎,好的藝術家只是照抄,而偉大的藝術家竊取靈感。

當時微軟和蘋果實力旗鼓相當。而蓋茨把圖形界面應用於Windows作業系統成了一條分界線。

蘋果將硬體、軟體、內容無縫整合,鑄成一體。但是二十年出不了驚豔的作品,賈伯斯也遭到放逐,被驅趕出了自己創立的公司。

微軟精明務實,把作業系統和軟體授權給不同製造商,扶搖直上。聯合因特爾(Intel)構成wintel組合打遍天下無敵手,終成作業系統一哥,主宰PC時代。

1995年8月24日是屬於微軟的。新發布的Windows 95 令計算機愛好者們從午夜開始排隊。帝國大廈裝點了微軟logo的色彩,蓋茨用300萬美元買下滾石樂隊的“Start Me Up”,作為這支軟體的主題曲。

終其一生,兩個人都覺得自己比對方聰明,賈伯斯看不起蓋茨的品味和風格,蓋茨嘲笑賈伯斯不會編程。尤其是賈伯斯,一生沒有肯定過蓋茨。“蓋茨缺乏想象力,從沒創造過什麽,更適合像現在這樣做慈善,而不是留在技術領域”

圖:賈伯斯和蓋茨

真是一時瑜亮。

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時間一晃就到了2008年。

蓋茨徹底離開了微軟的日常管理工作。

賈伯斯也只剩下兩年在世的時間。

微軟對於iPhone的態度,和Google截然相反。比爾蓋茨的接班人、微軟CEO 史蒂夫·鮑爾默(Steve Ballmer)嘲笑道:這是世界上最貴的手機,而且不可能吸引企業用戶,因為它沒有鍵盤!

肥胖、禿頂、油膩,鮑爾默集結了一個中年男人在外形上的所有缺點。淡淡地說道,微軟在手機領域的最大對手依舊是諾基亞的塞班系統。

圖:微軟三任CEO

多年後,鮑爾默的傲慢和無知,成為所有人恥笑的對象。不過換個角度想想,身為微軟CEO的他還能說什麽呢?

難道說:

“完了,蘋果把我乾死了。微軟在智能手機已經布局十年,前前後後發了好幾款產品。但是iPhone一發布,就顯得它們像屎一樣。謝謝賈伯斯教我怎麽做手機。我搞砸了,微軟注定要走入失落的十年……

微軟十年前就洞察到移動設備的價值。1996年,微軟推出了第一款移動設備作業系統Windows CE 1.0。一呼百應,卡西歐、康柏、惠普、LG、NEC和飛利浦六家硬體廠商第一時間與微軟簽訂協議,生產搭載CE系統的移動設備。

移動設備的先行者Palm,在強大的微軟面前迅速潰敗。

諾基亞不甘人後,1998年聯合愛立信、松下和摩托羅拉,推出Symbian系統。隨後索尼、三洋加入,逐漸如虎添翼。

誰想到曾經呼風喚雨的舞台主角,一下子就成了沒有台詞的配角。

在iPhone發布的那一年,Windows Mobile市場佔有率達到42%。但是,隨著iPhone和安卓的發布,微軟的輝煌像捧在手心的水一樣,迅速流逝。隻5年時間,僅iPhone一款產品的銷售額就超過了微軟自1975年以來推出的Windows、Office、Xbox、必應、Windows Phone和所有其它產品的營收總和。

2010年10月,微軟將Windows Mobile改進為Windows Phone,正式推出第一代以手指觸控為互動邏輯的作業系統,採用卡片式界面,命名為WP7。可惜姍姍來遲,各大手機品牌已經憑借擁抱安卓的先後,重新洗牌。

只剩下同樣被時代衝刷得潰不成軍的諾基亞,可以共同追憶曾經的榮耀。諾基亞是曾經的手機王者,超越摩托羅拉後,一度佔領世界手機產量的70%。2005年,為了對抗如日中天的諾基亞,明基(BenQ)和西門子(Siemens)簽署合作協議。諾基亞副總裁Anssi Vanjoki輕蔑地說道,Two turkeys do not make an Eagle

兩隻火雞抱團,也不可能成為雄鷹。

這一幕僅僅過去7年,諾基亞和微軟簽立合作協議, 達成全球戰略同盟並深度合作共同研發系統。Google高管Vic Gundotra發了一個推特:Two turkeys do not make an Eagle。

從雄鷹到混成火雞,諾基亞隻用了7年。想來真是令人唏噓。

這樣的抱團也沒有阻止頹勢。儘管諾基亞貢獻了全球80%的Windows Phone手機銷量,但是WP作業系統市場佔有率已經下降到1%上下。合作協議即將在2014年2月到期,曾經恥笑iPhone的鮑爾默已經變成了殺紅眼的賭徒,提出微軟用72億美元收購諾基亞。

鮑爾默主政的14年,微軟的董事會對這位蓋茨親自挑選並扶持的CEO百依百順。直到今天,終於受夠了鮑爾默的無能。回顧鮑爾默執政的歲月,在產品上唯一拿的出手的成績,是乾翻索尼PS,把微軟的Xbox做成了視頻遊戲業的老大。卻也正因為此,曾經的PC巨頭、科技之王,已經變得面目全非,讓人不知如何定義。

比爾·蓋茨不同意這筆收購,而且認為72億美元的報價過高,但是鮑爾默一意孤行,在董事會上大吼大叫:如果不能得到充分授權,他就沒法繼續當CEO了!

然後,他就不再當CEO了。

鮑爾默即將離職的消息傳來,微軟股價當天大漲8%。打臉啪啪響,仿佛整個世界都在說:你早該滾了。

3年後,微軟收購諾基亞的交易成為商業歷史上最著名的失敗案例,微軟以3.5億美元的價格將其甩手給富士康,其余全部記了壞账,人員幾乎全部離職。

鮑爾默,是比爾·蓋茨在哈佛的同學和室友,憑借當年蓋茨慷慨贈予的微軟8%的股份,一度位列全球富豪榜第19位。再也沒有染指科技界的他,收購了NBA球隊洛杉磯快船。最近,成功招徠球星科懷·萊昂納德、保羅·喬治,和同城的雷霸龍·詹姆士叫起了板。

即使親手締造微軟失落的十年,他的財富依舊可以買下價值排名前15位的NBA球隊,然後還剩下50億美元。

微軟再也威脅不到Google了。

“作業系統+搜索”的戰略是正確的,winner takes all。Google憑借安卓贏下了這個打包在一起的戰役。微軟必應搜索的負責人陸奇低調離職,回國加盟百度。

21世紀頭幾年,保羅·艾倫好幾次建議比爾蓋茨買下Google。但是蓋茨還是小覷了這個年輕的後輩,“6個月時間,我們就能戰勝它”。

2017年,除去15%的iPhone和1%的其他,其余手機的作業系統都是安卓。WP在哪裡?WP是那1%的其他中的0.1%

2015年,作為WP系統旗艦機的Lumia系列不再出新品。

連比爾·蓋茨都承認,自己已經不再使用WP,改用了安卓系統的手機。

2019年1月,微軟宣布,Windows 10移動端的維護即將結束,用戶們請轉移到安卓或者iOS吧。至此,微軟舉起白旗,投子認輸。

安卓系統,由於開源性,同時要配合多家製造商對接和修改,其流暢性一直廣受詬病。多項檢測顯示,微軟傾力打造的WP在運行速度上優於安卓。且其特有的卡片風格,為iOS和安卓統治下的手機審美疲勞帶來新的口味。因此,很難說微軟是在技術上輸掉了這一場比拚。那麽背靠微軟、諾基亞,集合頂級資源的WP,為什麽會一敗塗地呢?很多人覺得WP是輸在生態,也就是以下這個惡性循環:用戶少開發者不願意開發軟體、手機生產商不願意生產手機APP少、手機型號少用戶更少

仿佛,微軟只是因為晚到了2年,就只能聽天由命。其實也不盡然,商業史上後來居上的例子比比皆是。而2007年之後的3至4年還是智能手機作業系統的窗口期,在這段時間,iOS和安卓尚未形成壟斷,微軟的Windows Mobile、諾基亞的Meego、黑莓的BB OS,都有機會一決雌雄。

即使涉及生態,微軟多年的上下遊積累、品牌號召力也異常深厚,因此在WP推出前期呈現出良好勢頭。WP無法抓住時機突圍,最終殞命,至少有三點可堪探究。

其一,路徑依賴。同樣是科技巨頭,內部還有細分,微軟屬於典型的軟體公司,在PC時代靠一張張賣安裝軟體盈利。在經濟學中,這門生意“邊際成本為零”,也就是說,每多生產一張軟體幾乎沒有新增成本,但是售價卻很高,因此躺著賺錢,形成印鈔機模式。這樣的賺錢方式已經深入微軟的企業基因。Windows Mobile上線之初,微軟企圖向設備商收取授權費,相當於手機成本10%。相比較之下,安卓完全免費——先讓手機品牌依賴安卓,佔領市場規模,將來賺錢的機會多得是。顯然,微軟和Google的打法,來自兩個不同的世紀。代表21世紀的安卓,基本是吊打20世紀的微軟,屬於降維打擊。

如果要多追問一層,很重要的一點是,微軟至始至終都沒有成功轉型為一家互聯網企業。早年靠賣作業系統積累大量資金,微軟也嘗試轉型,一來經歷互聯網泡沫的記憶,二來MSN為代表的互聯網業務都沒有堅持到賺錢的時候,被砍掉了。十年來,無論微軟作何嘗試,最終都回到了賣軟體賺錢的老路,直至演變成路徑依賴。

其二,政治鬥爭。在部門之間,以Windows和Office為代表的保守勢力過於強勢。兩者的營收和利潤一度佔微軟的80%,不加節製的話語權,最終構成了對於創新的扼殺。智能手機有一個特點:沒有實體鍵盤,所有的操作集合到一塊觸摸屏上。iPhone已經趟出了路,安卓也義無反顧地追了上去。但是,微軟推出的第一款智能手機Kin有實體鍵盤,微軟平板電腦Surface也是圍繞實體鍵盤設計,為什麽?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實體鍵盤才能服務於Office組件(Word、Excel等)的操作。毫無疑問,強勢部門的利益訴求玷汙了微軟產品的整體思路。

在2007年到2009年期間,微軟先後發布了WM6.0、6.1和6.5三代作業系統,事實證明,這三代系統並未因為智能手機的革新而轉變思路,依然延續著“觸控筆+電腦化”的固有方向。而微軟在電子書、在線文字處理NetDocs等領域的嘗試都遭到Office團隊激烈的反對,最終胎死腹中。

政治角力的最佳表現就是官僚作風。據微軟中國前高管周凱透露,微軟中國總裁李開複和繼任者張亞勤,既沒有財權,也沒有人(事任免)權,實際上隻掌管著一個呼叫中心和一些項目基金。這和“讓聽得見炮火的人指揮”形成鮮明對比。

其三,抱殘守舊。由於在個人電腦時代的成功,微軟總覺得電腦才是世界的中心,手機是附庸。這也是十年做不好移動端的原因,十年間,微軟不是在創造手機作業系統,而只是想在手機上複製PC那一套。在微軟的布局中,Windows Mobile需要配置全鍵盤、大電池和手寫筆從而保證PC端作業系統的機械移植。最終的結果是,在價格上沒有優勢,在性能上沒有特點,在使用上不夠便利。

微軟對固有思維的堅持,堪稱自戀。2010年WP推出之際,微軟為競爭對手辦了一場“葬禮”。微軟員工身披Windows標識的牌子,護送著iPhone和黑莓的“靈車”走過雷蒙德總部的街頭,宣示著WP的發布會徹底結束戰爭。但是最終,被淘汰的是他們自己。那場自大的遊行,淪為了千古笑話。

一切都印證了比爾·蓋茨的歎息:成功是最糟糕的老師。

沒必要故作高論,把作業系統抬高到無以複加的地步。但是一窺這場巨頭間跌宕起伏的角力,不難發現,作業系統不是非做不可,要做也不是毫無機會。

放棄WP作業系統的微軟,反而在第三任CEO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的帶領下走上了複興之路,並憑借“移動為先、雲為先”的重新布局,最終跨過兆市值,成為全球市值第一的公司。

在放棄WP時,納德拉這樣解釋:iOS和安卓已經很成熟、可靠,我看不到世界還需要第三款作業系統的必要。微軟沒有必要去追逐競爭對手的尾燈。

儘管聽上去泄氣,卻道出了商業競爭的真諦。真正的創新者和領導者,不要意氣用事,不要為了證明某些價值特意給自己設坎,而要面向未來不斷解決人類新的問題。

任正非近期對於鴻蒙反覆解釋,這是一款針對物聯網的作業系統,只是順帶為手機做個保障。

“中國無芯”,“中國無作業系統”令人警醒,但是應對這個問題的反應也要適度,不要讓它成為中國企業心頭的沉屙,尤其不能為了因循過去,而錯過未來。

清楚了戰略,才能制定正確的戰術。除了規避微軟犯下的錯誤,鴻蒙能否成功最重要的是,它是否能高效地服務於下一代電子產品的使用場景。PC的作業系統圍繞鍵盤、滑鼠設計,智能手機作業系統圍繞手指設計。微軟總是想在手機複製PC那一套,所以一敗塗地。因此,鴻蒙作為下一代硬體的作業系統,由手機帶來的聯想和關注,應該越少越好。

要警惕,成功是最糟糕的老師。也別讓,遺憾成為最沉重的負擔。

謝謝讀完,我爭取每個周末發表一篇,點個好看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