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燕下都雙龍饕餮紋瓦當,見證戰國都城之華麗

燕下都是戰國時期各諸侯國都城中規模最大的一座,而武陽台是燕下都最重要的宮殿主體建築。它的地位與坐標製約著燕下都宮殿群的設計與建築布局,甚至決定著整個都城的規製與建設。

1958年1月,燕下都文物工作隊調查發現,武陽台夯土下層西南側發現有雙龍饕餮紋半圓形瓦當等遺物。1976年4月,考古工作者在武陽台東約420米處發現一個建築材料埋藏坑,坑內出土的文化遺物是建築材料殘片。

進入21世紀以來,筆者陸續征集入藏數件完整簷前帶當筒瓦,為武陽台夯土台基東北方向不遠的地方出土,與《燕下都》一書記載武陽台東建築材料埋藏所出土的相類似。河北博物院編著《慷慨悲歌·燕趙故事》一書也刊載了武陽台出土的瓦類建築構件。現將武陽台宮殿建築出土的瓦當、簷前筒瓦、筒瓦、脊瓦、板瓦做如下介紹。

瓦 當

此類中有代表性的有雙龍背項饕餮紋半圓形瓦當,以及樹木卷雲紋半圓形瓦當。

雙龍背項饕餮紋瓦當,紋樣基本相同,也有細微變化。第一種,饕餮巨目呈橢圓形,外有一周凸線構成饕餮的眼眶,寬鼻、闊口、卷舌。雙龍頸彎曲相背,前爪各自正中揚起,形成饕餮的額梁,雙龍身軀沿當面邊緣向左右、再向下盤曲,從饕餮雙角即當面兩側中部的“如意”狀朵雲紋下穿過,顯現於饕餮雙目的外側,並與饕餮雙目外眶相替代,再疊壓於饕餮翻卷的口唇之下,而後足向上、向外蟠於當面兩下角,爪向上揚起尾部在其最下端。頭部突顯且刻畫精細,瞪目豎耳,齜牙吐舌。寬邊輪,無下沿,邊輪上飾兩到凹弦紋。第二種與第一種紋樣基本相同,饕餮的雙目略呈橫長方形凸目,邊輪較窄,且無凹弦紋。

簷前帶當筒瓦

此類介紹四件,按筒瓦背紋飾不同可分為兩種。第一種三件,《燕下都》記載曰:“後端有子口,筒瓦背表前端呈素面,平整光潔,後端附貼半模製兩組三角形山雲紋,三角形雲紋粘貼好後,將瓦面空隙的地方磨平。中部稍後處有一直徑約2.5厘米大小的圓形瓦釘孔。”

當面底徑均為26厘米瓦身長均為94厘米

如果對紋飾敘述再詳盡一些,按筆者所藏實物分析,瓦筒背表紋飾按照從前端當頭至瓦尾的順序,設計三段紋飾,第一段前半段為平滑光潔的素面,後半段為一組四圖三角形山雲紋,第二、三段為相互對向的各兩組七圖三角形山雲紋。對於被稱為的三角形山雲紋,從細微紋樣構圖特徵看,似應是從商周青銅禮器腹部的蟬翼紋變革演化而來。

簷前帶當筒瓦當 面底徑26厘米 瓦身長94厘米

第二種一件,是筆者收藏的一件完整的簷前帶當筒瓦,據考證,亦為武陽台宮殿建築所用。當面為雙龍饕餮紋。瓦身紋飾也分為三段,第一段大體與後兩段長度基本相等,其前半段平滑光潔無紋飾,後半段為一組三圖的三角山雲紋。第三段與第一段紋飾相同,只是數量增加,為兩組七個對向交錯排列的三角山雲紋。中間為一組平行排列的四個相同的抽象寫意了的側身團龍紋圖案化紋樣。不論是三角山雲紋,還是抽象寫意了的團龍紋,都有商周青銅器蟠龍、蟠螭紋的痕跡和遺蘊。

筒 瓦

考古發掘出19件,複原了18件。夾砂灰陶,形製、質地完全相同,最小的長76厘米、最大長89厘米,直徑多為27厘米至29厘米。一端為母口,另一端為子口。瓦背表面附貼3組模製的三角形山雲紋,紋樣粘貼好後,再將瓦面空隙處的繩紋全部抹平,壓抹光滑。

脊 瓦

考古發掘了四件,泥質灰陶,均殘,最小的複原長107厘米、最大的複原長121厘米。脊瓦是覆蓋屋脊用的大瓦,瓦面較寬,彎曲度較小。武陽台遺址出土的的脊瓦形製、紋飾完全相同,一端為母口,另一端為子口,瓦背表面兩側附貼對稱的四組紋樣完全相同的模製三角形山雲紋,紋樣粘貼好後,將瓦面空隙處的繩紋全部抹平,壓抹成光滑的素面。瓦面正中左右兩側,各有兩個對稱並排的寬3.5厘米、長8厘米的脊飾孔,以安插裝飾脊飾構件。

板 瓦

目前所見極少,泥質灰陶和夾砂灰陶兩種。此件板瓦是泥質灰陶,黼黻紋模製而成,附貼於瓦坯之上,再燒製成型。造型規整,做工精致。

總之,從上世紀50年代至今,無論是考古調查、勘察發掘所獲,還是民間收藏,燕下都武陽台出土的瓦類建築構件,規製碩大、紋樣精美、製作考究,為我們研究武陽台宮殿主體建築屋頂構式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具有極為重要的歷史文物價值和裝飾藝術價值。

原文作者:杜菊 吳磐軍

原文來源:《中國收藏》2018年11月刊《戰國都城可以如此華麗》(因篇幅問題,原文有刪減)

《中國收藏》官方授權,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繫!

合作美術館

合作雜誌精選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