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臨空港添彩武漢“綠楔”

俯望武漢西北,一條綿長的山水“綠楔”順著漢江、府河蜿蜒嵌入武漢中心城區,這裡就是山水相依、因湖得名的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東西湖區)。

綠楔,是指從城市外圍由寬逐漸變窄楔入城市的大型綠地,可以比較集中地將城郊生態資訊導入城市,對於緩解城市熱島效應,提高生態環境品質作用顯著。

臨空港

作為武漢西北部的生態門戶,武漢臨空港江、河、湖、林、山、濕地密布,生態資源密集。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如何保護生態環境?去年以來,該區深入貫徹生態文明建設指導思想,以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為抓手,推動全區生態提質、治汙提速,確保藍天、碧水、綠地這三種生態底色“不褪色”,繪就一幅山青水綠的民生畫卷。

“臨空港藍”生態武漢代表色

9月12日,臨空港經開區吳家山中學教學樓頂上,一台空氣品質監測儀正嘀嘀作響,監測數據實時上傳至國家環境監測總站。據介紹,該監測點是武漢市9個國家級空氣品質監測點之一,直接影響著武漢市空氣品質指數。

責任帶來壓力。近年來,武漢臨空港經開區以中央環保督察整改為抓手,全區動員打好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戰。區環保局介紹,除嚴控工業源汙染達標排放外,目前該區空氣汙染源主要來自路線揚塵、施工工地揚塵、機動車尾氣等因素影響,“這決定了全區空氣治理是個‘精細活’,必須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水準,實現‘橫到邊、豎到角’全方位治理”。

治理秸稈焚燒。疏堵結合,不僅嚴格監管,還在東山、慈惠等街道辦事處配套了秸稈綜合利用設施,“吃”進秸稈、樹枝,“吐”出烷類可燃氣體,一個可燃氣儲罐可滿足1000戶農民一天用氣。

整治燃煤鍋爐。拿出上千萬元補貼,鼓勵相關工業企業提前拆除或更新燃煤鍋爐,改造成清潔能源,截至目前共完成189台燃煤鍋爐拆除改造,其中2017年完成166台燃煤鍋爐拆除改造工作。

嚴管路線和工地揚塵。建立大環保工作機制,由區空氣辦24小時統一調度,區城管、建設、交通、水務、街道等部門和部門分別按照各自職責嚴格落實管控措施,層層落實責任,形成齊抓共管工作合力。

機動車管控。2017年完成黃標車和老舊車輛淘汰707台,完成505台機動車尾氣抽檢工作,並加大了對車輛超載的管控處罰力度。

2017年,PM10平均濃度同比下降9.5%,降幅排名全市各區第一;優良天數比例70.7%,同比增加10.9%,漲幅位列全市第二。空氣品質連續三年持續改善,“臨空港藍”成為常態。

澄湖碧水宜居之城基底色

東西湖區因湖而得名,擁有大小湖泊26個,在武漢166個湖泊中佔比近2成。區湖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從汙染原因而言,26個湖泊基本可分為兩類,一是以李家教湖為代表的農業區湖泊,面積不大,但均已變成農村的精養魚塘,長期投餌養殖導致汙染嚴重。目前該區已頒布“一湖一策”治理方案,對李家教等8個湖泊進行湖泊退養、水體修複、全面截汙,“未來兩年將恢復水體自淨能力,讓水質止損向好。”

二是金銀湖水系7大湖泊,水域面積達816.1公頃,因生態良好而成中上等住宅聚集區。區水務局介紹,2017年,投資6000餘萬元改造了金銀湖周邊居民小區44個排汙口,實現了雨汙分離和汙水全收集。今年二期工作啟動,投資4000餘萬元對剩下的25個小區排汙口進行改造,“明年全部完工後將再無汙水直接入湖。”

該區還開展了漢江、府河江河綜合整治工作,切實落實河湖長製,加大力度防治工業汙染、治理黑臭水體,推動飲用水水源地保護。2017年該區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河流考核斷面水質滿足並部分優於全市考核目標要求,湖泊水質趨於好轉。

山湖林道民生工程幸福色

9月11日,武漢市招商引資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在臨空港舉行。該區投資數億元建設兩大生態項目,為民生幸福再添綠色一筆。

該區水務局介紹,將對全長約百公里的東西湖防汛大堤進行改造,形成可媲美東湖綠道的環區綠道。綠道全長106公里,沿漢江堤、漢北河堤、淪河堤、府河堤、張公堤布線,將臨空港區域內杜公湖濕地公園、金銀湖濕地公園、石榴紅旅遊景區、白鶴嘴漢江郊野公園及都市農業觀光園等生態“明珠”串聯,交織成獨特的風光秀美“城市後花園”。

在東西湖柏泉街,臨空港杜公湖公園已然開建,將重點建設濕地植物觀賞園、科普宣教長廊、科研檢測中心及遊客中心。杜公湖含下麽教湖和杜公湖兩個湖面,湖面廣闊空曠,岸邊樹木葦草倒映碧水,水清見底。該公園是湖北省首批申報國家級濕地公園的試點之一,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天鵝的棲息地,將為各類濕地生物提供多樣化棲息太空。(圖片來源與網絡)

文章發表於武漢全民義務植樹網本地資訊,http://www.whyiwuzhishu.gov.cn/ 轉載請注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