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兒童腫瘤之最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顯示,惡性腫瘤已成為兒童第二大死因,嚴重危害了兒童及青少年的生命。常見的兒童腫瘤包括:頭頸部腫瘤、神經母細胞瘤、腎母細胞瘤、橫紋肌肉瘤、骨肉瘤、髓母細胞瘤、室管膜瘤等等。

1.

最常見:白血病

輻射環境增加患病風險

大量研究表明,環境因素如輻射、空氣汙染等是兒童白血病發病的主要誘因。資料表明胎兒宮內X射線暴露和孕前父親X射線暴露均有發病危險性,另外,母親妊娠時在與化學及農業有關的行業工作,兒童患白血病是正常對照的2-3倍。

專家指出,白血病的治療已從傳統的化療發展到誘導分化治療、免疫治療、造血乾細胞移植治療及基因治療等,是白血病患兒的無瘤生存時間延長,預後得到改善。

白血病發病可急可緩,起病急時以高熱、進行性貧血、出血傾向及骨和關節疼痛為首發癥狀。起病緩時先有一段時間(數周至數月)進行性乏力、虛弱、蒼白、勞動後氣短、體重減輕、食欲不振、甚至體內某處疼痛或腫脹。

發熱為最常見的癥狀,起初家長多不重視,以傷風感冒處理。如發熱超過2周以上仍無好轉,體重減輕,同時小兒伴發貧血、腫塊、關節疼痛等癥狀,應警惕患白血病的可能。

2.

最危險:神經母細胞瘤

別讓轉移提前到來

神經母細胞瘤素有「兒童癌症之王」之稱。因為這種腫瘤在過去治療效果極差,而且神經母細胞瘤起源於交感神經系統,多發於腎上腺或腹膜後,位置很深,早期不易發現。

專家表示,神經母細胞瘤由未分化的交感神經細胞組成,具有高度惡性,且進展快,易發生骨髓、骨及器官轉移。專家提醒,若出現以下幾種表現時尤須警惕神經母細胞瘤:

腹膜後腫瘤:小兒常出現原因不明的發熱、皮膚蒼白、腹瀉、厭食,腹部有腫塊。

胸部腫瘤:起始時無癥狀,小兒可因腫瘤壓迫氣管出現咳嗽和呼吸困難;腫瘤壓迫神經根可引起上肢感覺異常和疼痛,小兒會時常甩打手臂,煩躁不安。

頸部腫瘤:小兒雙側眼大小不一,同側上瞼下垂、眼球凹陷、瞳孔縮小、面部發紅等。

盆腔腫瘤:因腫瘤壓迫臨近器官癥狀不一,直腸受壓時小兒發生便秘,排出糞便如帶狀;膀胱受壓小兒小便哭鬧,排尿不暢或尿瀦留。

啞鈴狀腫瘤:多位於胸腔,小兒脊柱僵直,下肢癱瘓,並出現頑固便秘,繼之大便失禁。

3.

最廣泛:骶尾部畸胎瘤

羊水過多,胎兒易「中招」

骶尾部畸胎瘤是一種比較容易察覺的兒童腫瘤。可分為顯露型、混合I型、混合II型和隱型。專家提醒,當孕婦於孕期超聲檢查發現有羊水過多或子宮大於正常妊娠,或胎兒骶尾部有腫塊者,應引起高度重視。

如果嬰兒骶尾部出現向臀部生長的腫塊,就是顯露型和混合型畸胎瘤的主要表現。巨大的腫塊常懸於兩腿之間,引起母親難產,導致小兒兩側臀部不對稱。觀察可發現腫塊表面皮膚因受壓而變薄、發亮,合併感染時可破潰、流膿,患兒哭鬧。

發育過程中可觀察到小兒排尿、排便困難,此為隱型和混合型的主要表現。當腫瘤壓迫直腸、尿道時出現糞便呈扁平狀,尿線細、滴尿及尿瀦留。此外,骶尾部畸胎瘤還可伴發其它系統畸形,如脊柱裂、齶裂、隱睾等。骶尾部畸胎瘤一經確診必須儘早手術,根據術後病理診斷確定瘤體是良性還是惡性的。

4.

最獨特:中樞神經系統腫瘤

學齡前兒童最需警惕

小兒顱內腫瘤約佔全部中樞神經系統腫瘤的15%-20%,以學齡期兒童最為多見。小兒顱內腫瘤的預後較成人差,這與其病理性質和腫瘤的部位有關。由於小兒中樞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顱骨骨縫未閉等諸多原因,使小兒顱內腫瘤在臨床表現方面有其獨自的特點。專家介紹,家長應注意觀察患兒的以下癥狀和表現:

頭痛:約有10%的患兒確診前6個月就有頭痛癥狀,但往往不能引起家長的注意。常出現早晨的劇烈頭痛,年長兒童可較精確描述頭痛部位,年幼的兒童很難用語言描述。

嘔吐:該嘔吐與飲食無關,不厭食,多發生於晨起時,嘔吐物中不含食物殘渣,為噴射性。

頭圍增大和囟門不閉合:是嬰幼兒顱內壓增高的特徵性表現,仔細觀察還可以發現頭皮靜脈擴張。囟門異常增大或遲遲不閉合。

視力減退、視野受損:小兒表現為獃滯、煩躁,常不引起重視。

發育異常:多表現為身材較同齡兒童明顯矮小,生殖器官稚嫩。

此外,還可發現局灶性癥狀如四肢無力,走路不穩,眼球不由自主地異常活動,四肢抽搐等。如凡是有頭痛、嘔吐、視力減退或生長髮育異常者,伴發性格變化、易激怒、對玩耍無興趣、學習成績下降、嗜睡、四肢抽搐等,均應警惕顱內腫瘤的可能性,此時應請神經科醫生仔細檢查,必要時應做輔助檢查。

5.

簡最佳治癒:腎母細胞瘤

晚期治癒率也很高

腎母細胞瘤是小兒最常見的原發於腎臟的惡性腫瘤,多發於5歲以下幼兒,在過去十年中經綜合治療長期生存率明顯提高。家長往往在給小孩更衣、洗澡時無意中發現腹部腫塊或腹部異常隆起。腫瘤較小時不影響患兒營養發育及健康狀態,亦無其它癥狀。巨大腫瘤可越過腹部中線,可伴有呼吸急促、食慾低下、消瘦。

10%-15%患兒小便時出現無痛性肉眼血尿,嚴重者尿中有血凝塊。部分患兒可有低熱及腹痛,但多不明顯,高熱罕見。專家建議,發現小兒無明顯原因的體重減輕,腹部異常隆起或觸摸到腫塊,小便有血時應注意檢查腹部有無異常腫塊,並至醫院就診。

腎母細胞瘤是最常見的兒童腹部腫瘤。腫瘤生長快,常見癥狀為快速增大的向一側肋部突出的腹部包塊,有的患兒有血尿、高血壓等癥狀。大部分患兒可首先進行手術治療,病理分型、分期和手術後的化療方案的選擇對治療和預後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使是晚期的單側腎母細胞瘤治癒率也可以達到90%。

返回公眾號主頁,輸入關鍵詞如

膠質瘤 · 室管膜瘤 · 脊索瘤 · 髓母細胞瘤 · 顱咽管瘤 · 腦膜瘤 · 鼻咽癌 · 肺癌 · 乳腺癌 · 肝癌 · 胰腺癌 · 胃癌 · 滑膜肉瘤 · 軟骨肉瘤 · 橫紋肌肉瘤 · 尤文肉瘤 · 骨肉瘤 · 結直腸癌肝轉移 · 腎癌 · 腎母細胞瘤 · 攝護腺癌 · 兒童腫瘤 · 視網膜母細胞瘤 · 神經母細胞瘤等專題繼續更新中......

了解更多醫療專題與質子重離子內容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