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有利行動:科威特獨立與大英帝國的末代亮劍

1961年,長期處於英國保護下的科威特終於獲得獨立。但這一來之不易的成果,卻遭到了強大鄰國伊拉克的嚴正抗議。時任伊拉克領袖的卡西姆將軍,宣布科威特從古至今都將是伊拉克的一部分。在口誅筆伐之餘,也準備開始采取軍事行動。

科威特和伊拉克都長期隸屬於奧斯曼帝國

歷史上的科威特,在近代一直籠罩在奧斯曼土耳其共和國的統治下。但在1899年,奧斯曼當局就已經和英國簽訂協議,承認了科威特作為一個獨立政治區域的地位。而英國則成為科威特的保護人。隨著土耳其人的帝國在一年後加入世界大戰,包括科威特在內的眾多兩河流域地區也被英軍佔領。而後來屢屢威脅科威特安全的鄰國伊拉克,一直到戰後才作為人造國家出現在歷史舞台上。

首任科威特埃米爾 薩巴赫

在英帝國尚能管住兩河流域的時代,伊拉克與科威特的矛盾其實就是伊拉克王國與英國殖民當局的利益衝突。等到英國人逐步從印度洋各地開始後撤,矛盾的載體就從英帝國轉嫁到了新生的科威特頭上。尤其是在地方實力派人物薩巴赫宣布科威特獨立後,更讓已經焦頭爛額的卡西姆將軍看到了一絲扭轉自己政治生涯的機會。

印巴獨立後 大英帝國在印度洋失去了支柱

卡西姆之所以敢於對科威特施加武力威脅,主要基於當時的國際政治環境判斷。二戰結束後,美蘇兩個新興強權開始接管世界霸權。原本的英帝國則成為了兩者都樂於肢解瓜分的對象。尤其在1948年的印巴兩國獨立後,英國人自己對於維持全球體系的必要性也愈發沒有興趣。到了災難性的1956年,英法兩國軍隊打贏了蘇伊士運河戰爭,卻迫於美蘇壓力而只能息事寧人。所以,在很多民族主義者看來,此時的英國是真的淪為紙老虎了。

蘇伊士運河戰爭後 英國在地中海地區的勢力衰微

卡西姆之所以敢於對科威特施壓的另一層因素,來自他篡權後所執掌的伊拉克本國。由於自己的政治根基非常淺薄,他必須隨時在伊拉克國內的兩股重要政治勢力間不斷遊走。

自封為伊拉克領袖的獨裁者 卡西姆

前一股勢力是他早年就開始接觸的大阿拉伯民族主義。由於父親在一戰中為奧斯曼軍隊士兵而被英軍打死,卡西姆自小就反感英國在中東地區的存在。其後雖然曾在英國軍校裡進行過短暫的進修,但所參與的戰爭無不是與西方國家為敵。其中既有1941年聯合軸心國對抗同盟國的盎格魯-伊拉克戰爭,也有後來阿拉伯世界反對以色列建國的軍事行動。尤其是在1957年,卡西姆為了和猶太人作戰,一度還加入了鄰國約旦的軍隊。

伊拉克國王費薩爾(左)與約旦國王侯賽因(右)

1958年7月14日,已經嶄露頭角的卡西姆與擁護者一起發動了血腥政變。不僅推翻了費薩爾二世國王的江山,還將國王和大部分王室成員打死。甚至將攝政王阿卜杜勒的四肢砍斷,當眾焚燒屍體。

死後慘遭截肢和焚屍的阿普杜勒親王

其後,卡西姆自封為伊拉克共和國的領袖,開始了極不穩定的個人獨裁。為了遏製通貨膨脹,他強製國有化了英美石油公司的大部分股份,並給普通百姓分發了靠武力沒收來的土地。但這些措施並沒有讓伊拉克的經濟出現好轉,反而愈發走向困苦。唯一的成就便是號召幾個阿拉伯世界的產油國一起,草創了堪稱石油輸出國命運共同體的“歐佩克”組織。

由卡西姆牽頭成立的 歐佩克組織

也由於自己的父親和母親分別來自遜尼派與什葉派,卡西姆從未在伊拉克國內的任何一個群體中尋找到歸屬感和有力支持。為此,他又不得不向國內的左翼勢力尋求合作。先是和蘇聯簽訂了軍事援助協議,接著開始在外交上同時反對美國、以色列和伊朗。而對大力支持大阿拉伯民族主義的埃及總統納賽爾,也表現的非常抵觸。

卡西姆設計的伊拉克左翼風國徽

卡西姆時代的伊拉克國旗

正因為如此,卡西姆時刻需要提防國內的各種反對勢力。結果,在高舉左翼旗幟時惹怒了國內的民族主義者,又需要為了安撫民族主義者而不得不對北部的庫爾德人實施高壓。在統治不過2-3年後,伊拉克國內就先後爆發了反阿拉伯民族主義的庫爾德人運動和反對左翼力量的摩蘇爾暴動。至於他自己按照蘇聯模式,在首都巴格達附近為平民建造的革命城社區,也沒能為自己收買到多少人心。在一次暗殺中,他險些被後來成為伊拉克獨裁者的薩達姆開槍打死。

地位不穩的卡西姆 只能在各勢力間左右逢源

事情發展到了1961年,卡西姆不僅在國內失去了人心,還要為了維持強勢形象而在對外關係上四處樹敵。伊拉克也在那個階段,同時與科威特、伊朗和土耳其三國爆發了領土糾紛。卡西姆分別要求部分或全部接管這些國家的土地。尤其是看似最為弱小的科威特,讓他看到了重塑強人形象的可能。

當時的科威特還沒有發現石油 但卻卡著出海口

然而,科威特的薩巴赫對於卡西姆的干涉是早有防備,很快就出面請求前宗主英國人的軍事保護。彼時的英國雖已失去印度次大陸,卻還在東非與阿拉伯半島南部擁有基地和駐軍。在得到科威特方面的求助後,立刻派出了隸屬皇家海軍陸戰隊的第42突擊隊,執行代號“有利”的協防行動。

這支精乾之師從駐地新加坡出發,搭乘改裝為直升機突擊艦的堡壘號航母和1艘登陸艦前往波斯灣。為其護航的皇家海軍艦隊,包括了搭載重型攻擊機的勝利號航母、4艘驅逐艦、6艘護衛艦和1個掃雷中隊。

正在起飛的掠奪者重型艦載攻擊機

擔任艦隊旗艦的 勝利號航母

在42突擊隊使用直升機快速登陸後,英軍又迅速增派了海軍陸戰隊的45突擊隊和陸軍的2個連兵力。空軍的1個獵人戰鬥中隊在稍後飛抵科威特機場。在伊拉克人還來不及做出反應時,第24步兵旅的軍官團也抵達了波斯灣地區。這預示著英國準備接著調派更大規模的兵力來進行增援。

乘坐直升機快速登陸的 皇家海軍陸戰隊員

通過登陸艦搶灘的 皇家海軍陸戰隊車輛

在之後的幾天裡,又有來自塞浦路斯、歐洲大陸和英國本土的地面部隊,通過空運不斷進入科威特境內。其中既有精銳的步兵,也包括了傘兵、炮兵和輕型裝甲部隊。加上科威特人自己所擁有1個步兵旅和1個機械化旅,足以頂住伊拉克軍隊的首輪進攻。

皇家空軍的 獵人戰鬥機

英國傘兵部隊使用的雪貂裝甲偵察車

面對這樣快速而有力度的增援,卡西姆的強人形象也就難以為繼。他麾下的伊拉克軍隊在3個月內都不敢進入科威特半步。一直到這年10月,阿拉伯聯盟的軍隊開始接替英軍協防科威特。這無疑是阿拉伯民族主義者,對支持左翼的卡西姆所進行的有力一擊。後者在國內僅有的威望也隨之煙消雲散。

卡西姆當權後 伊拉克空軍的主力戰機米格19

卡西姆時代 通過蘇聯援助獲得的T34坦克

不久之後的1963年,眾叛親離的卡西姆便死於國內政變。起兵殺死他的集團,正是奉行大阿拉伯民族主義的複興社會黨。其中的重要骨乾,就是後來讓世界聞名的薩達姆-侯賽因。卡西姆的屍體則一直到2004年,才被人重新發現。

青年時代的薩達姆-侯賽因

1963年 被伊拉克複興社會黨殺死的卡西姆

此後的十多年裡,科威特依然籠罩在伊拉克人的軍事威脅下。英國軍隊雖然在1965年後從蘇伊士運河以東後撤,但還是定期協防科威特到1971年為止。科威特也就在英國和阿拉伯聯盟的保護下,享受了近30年的黃金時代。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