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技術轉移,讓中國—東盟創新“朋友圈”越來越大

科技日報記者 江東洲 劉昊

中國的先進技術正走出國門,走向東盟國家。

“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鄭樹森院士團隊與印尼大學共建了浙江—印尼肝移植與B肝相關性肝病綜合治療聯合研究中心,在臨床、科研、教學等方面開展全方位的合作,幫助印尼大學在雅加達建立了以肝移植為核心技術的肝膽胰外科中心,里程碑式地開創了印尼成人間活體肝移植手術范例。”浙江省科技廳副廳長曹新安說。

9日,在南寧舉行的中國—東盟技術轉移合作交流大會上,曹新安表示,浙江省在“一帶一路”科技合作框架下,積極拓展深化與東盟國家的科技合作交流,不斷提升雙邊科技合作實效和水準。

截至目前,浙江省科技廳共認定支持與東盟國家聯合共建的實驗室(研究中心)、技術轉移機構有8家,資助金額1030萬元。

衛生健康類的科研合作項目12項、智能製造類的科研合作項目7項、泰國暹羅水泥集團合作項目10項、泰國高級公務員培訓班約500人次……從科研合作到產業合作,從政府合作到人才培養和交流,2017年12月在泰國曼谷成立的中國科學院曼谷創新合作中心開展了一系列重點工作。

“中心的宗旨是促進中國與東盟各國在研發、成果轉化和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已成為泰國與中國機構開展科技創新合作的橋梁。”中國科學院曼谷創新合作中心主任薑標說。

此次舉行的中國—東盟技術轉移合作交流大會旨在交流國際技術轉移和創新合作經驗,統籌部署利用全國創新資源,面向東盟開展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技術轉移合作,助力打造中國—東盟創新共同體。

“東盟是我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優先方向和重要夥伴,也是‘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合作的重要參與者。”科技部副部長黃衛說。

多年來,中國與東盟各國圍繞現代農業、海洋、食品、新能源、通信、鐵路、生物技術等重點領域廣泛開展科技創新合作,青年科學家交流、技術培訓班等科技人文交流不斷深化,聯合實驗室、聯合研究中心等聯合科研平台建設扎實推進,科技園區合作取得積極進展,技術轉移促成一批務實成果落地。

現代農業是中國和東盟科技合作重點領域之一。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與國際水稻研究所以及越南、泰國、柬埔寨、菲律賓等國家的農業科研部門開展了密切的學術交流和科技合作。“通過共同承擔項目、聯合技術突破和申報成果獎勵等方式,推動水稻‘三控’技術的優化版水稻低碳栽培。”廣東省科技廳副廳長勞幟紅說。

而與廣東毗鄰的廣西,與東盟國家陸海相鄰、人文相親,在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加強與東盟國家交往方面擁有獨特優勢。

由廣西科技廳牽頭建設和管理的中國—東盟技術轉移中心目前已先後與泰國、柬埔寨、緬甸、老撾、馬來西亞、印尼、文萊、越南、菲律賓等9個國家建立了政府間“雙邊技術轉移”工作機制,組織承辦了6屆中國—東盟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大會,推動中國和東盟國家2400多家企業、科研機構和行業協會加入中國—東盟技術轉移協作網絡。

廣西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曹坤華表示,作為國內唯一一家面向東盟的國家級技術轉移機構,中國—東盟技術轉移中心積極探索與東盟科技合作的新路徑,形成了國際技術轉移合作的新模式。

黃衛在會上提出,要充分利用中國—東盟技術轉移中心這一國家級合作平台,廣聚創新合作要素,將其切實打造成為我國與東盟國家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的窗口。

來源:科技日報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陳小柒

審核:管晶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