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老洋房、四合院、西關大屋 夢回十裡老民居

電視劇《安家》的熱播讓話題“上海老洋房”擁有超過4億的閱讀量。劇中,大戶人家後代龔先生因為公司現金流斷裂,決定變賣龔家花園救急,中介給出1.2億的估價。其實,我國有三種特殊的宅院:北京四合院、上海老洋房和廣州西關大屋。按照《安家》劇中的說法,這三種類型的宅院對房產中介來說,是名副其實的“三年不開單,開單吃三年”。那麽,它們究竟有何獨特之處呢?

上海老洋房:夢回上海灘十裡洋場

有人說,城市是有生命的,老建築就是城市的記憶。老洋房是上海經典的建築物,這些充滿異國風情的花園別墅融入半個多世紀前建築師的心血,有的還融入了中式建築的風格,大多有著顯赫的時代背景,或是詩情畫意的浪漫故事,是歷史留給我們的珍貴遺產,不僅是城市的亮點,更成為一種時代符號。

華山路849號的丁香花園,就是這樣一座中西結合、帶著濃鬱的海派氣息的豪華建築,像極了華洋雜處的上海。它的大門不是很顯眼,從外邊上看去是風格獨特的三層別墅,紅白相間的色彩以及木柱敞廊式的格局讓整幢房屋顯示出強烈的視覺吸引力。裡頭卻也有中式山水、亭台樓閣,一汪碧水倒映滿目蒼翠,有種時光倒流的錯覺。

這座花園的主人赫赫有名,是李鴻章的小兒子李經邁。丁香花園園內有兩幢樓房,如今稱為一號樓和三號樓(二號樓為20世紀50年代興建),出自美國著名建築師艾賽西·羅傑斯之手。據傳園內的丁香花是李鴻章親手栽種,故命名為丁香花園,每到春暖花開之季,香氣襲人。

在《安家》中,很多人迷戀老洋房就是因為每幢房子都有自己的呼吸,每一棟老洋房,都是上海的一個注腳,當年十裡洋場的繁華喧囂,都曾經在這一棟棟房子裡,留下過印記。從這些房子的佔地面積、位置名稱、建築風格,能夠觸摸到一個家族的生活氣息,和隱藏在背後的家族興衰史。甚至,有些老洋房本身就是一本活的歷史。

在20世紀初,上海是“冒險家的樂園”,曾吸引無數外國淘金者來此尋夢,並因此留下各式各樣充滿異域風情的老洋房。位於上海靜安區的馬勒故居,現在的衡山馬勒別墅飯店,就是一所挪威風格的城堡式別墅。別墅的主人賽賜·馬勒是一位英籍猶太人,在上海創辦了賽賜洋行,代理航運業務,後來又自己購置船隻開展運輸。

馬勒故居。翻拍自《上海頂級老洋房》一書。

據說有一天晩上,馬勒的小女兒夢見自己擁有了一座“安徒生童話般的城堡”,第二天還用畫筆將這座城堡畫了下來。馬勒先生看到這幅畫覺得很有意思,便真的雇用設計師按圖建造,用了7年才完工。這座洋房如同童話裡的城堡,遠遠望去,那高尖陡直的屋頂、棕紅色的磚牆和半透明的彩色玻璃,和童話故事中描繪的一模一樣,仿佛一進門就能遇到冰雪皇后或是豌豆公主一樣。

北京四合院:處處透著中式古典生活美學

在北京西城區什刹海旁的一條僻靜的小巷護國寺胡同裡,坐落著一座灰磚四合院,它就是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的故居。該院坐北朝南,前後三進院,帶西跨院落,18世紀後半葉曾是一座清代王府的一部分。1951至1961年,梅蘭芳在護國寺9號的四合院裡度過了生命中的最後10年。

梅蘭芳故居,翻拍自《圖說中國民居》。

居高臨下望北京,除去皇室建築群是一片黃瓦之外,四周都是灰色屋頂和其中的綠樹頂。現存的民居建築,多是明清兩代的遺物,幾乎全是屬於四合院系統的平房住宅。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按照北京建築行業的傳統,四合房是專指具有東西南北房的建築組合,這和近年常使用的“四合院”一詞不是同一概念。正規的四合院,方位應是坐北朝南(因地形或所在街巷位置等條件所限,朝向不同的也不少),平面呈南北長東西寬的長方形,大門位於宅院的東南角“青龍”位上,顯示出主人的身份地位。

作為民居,四合院給人最直接的感覺是濃厚的生活氣息,庭院方闊,大小合宜。清代有句俗語形容四合院:“天棚、魚缸、石榴樹,老爺、肥狗、胖丫頭。”可以說是四合院生活比較典型的寫照。有的四合院院中還栽花置石,一樹海棠花配以石榴盆景,大缸養的金魚寓意吉利,把天地拉近人心,處處透著中式古典生活美學。

梅蘭芳故居中心院落內最引人注目的是兩棵柿子樹。夏天,家庭成員和客人通常會把桌椅從周圍房內搬到院中,抄手遊廊把庭院分成幾個自然的空間,但分而不隔,虛虛實實,對外只有一個街門,關起門來是封閉式的住宅,自成天地,家庭成員在這裡享受美好的陽光與寧靜的夜晚,其樂融融。

廣州西關大屋:使用就是最好的保護

相較於北京四合院和上海老洋房,廣州西關大屋並沒有它們名聲響亮,很少在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中看到它的身影。西關大屋是清末廣州富商大戶在廣州城西西關地方興建的住房形式,是廣州傳統民間建築中很有特色的一種,在西關角一帶最多。西關角是指當時西關區內靠西邊的一個角落地段,東起文昌橋、大觀橋,西至泮塘、昌華園一帶,形成於清末同治、光緒年間。

廣州西關大屋承載著當地人的美好記憶和嶺南文化基因。(資料圖片)

廣州西關區在宋代為繡衣坊,據說那時,城西紡織及成衣手工業巳有發展。到了明代,西關區已成為廣州城的商業中心地帶,而十八甫作為西關最早的商業區,從明朝發展起來,沿西濠西岸及下西關湧(大觀河)兩岸,18條商業繁盛街圩。清代以後,由於十三行的興起,西關興建了機房區,西關的“三寶”(即寶華路、寶源路、多寶路)加上逢源路,即為西關大屋聚集之地。

寶華路陳添記斜對面的十六鋪東四巷藏著一間古老的西關大屋,它曾經的主人是一代澳門“賭王”傅老榕。相傳,解放前傅老榕曾在此地居住,解放後該大宅成為了中國人民銀行的部門宿舍,上世紀90年代,居住者陸續遷出,老房就此荒廢。有業內人士透露,西關大屋完全修複至少得花上千萬元。

據專家研究,最輝煌的西關大屋有七進深,裡面客廳、小廳、書軒,還有花園,仆人不能從正門進,只能從青雲巷進出。可遺憾的是,廣州的西關大屋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就已經所剩無幾,目前在廣州已經找不到一座完整的西關大屋,要想看真正的西關大屋,只能到澳門去看盧家大屋。

北京四合院、上海老洋房和西關大屋不同於普通意義上的豪宅,一般豪宅只要面積夠大、地段夠好、開發商夠背景就行,是賺了第一桶金的有錢人置換首選,有花園或者露台。但老洋房、四合院和西關大屋是收藏級別的,是稀缺中的稀缺,產權清晰、可供出售的更是鳳毛麟角,有錢未必買得到。

一代一代的人過去了,房子作為承載過這些人的空間,也見證了故事本身,從而具有了生命力。因此,有專家認為對老房子最好的保護不是博物館式的呈現,而是還原其最本質的功能——住人,因為使用就是最好的保護。

比如,坐落於上海市靜安區陝西北路上的榮宅,就從過去的私人宅院變身上海文化地標,建築文化遺產因此重獲新生。榮宅原先是榮氏家族的故居,已經走過100年的歷史。1918年,“麵粉大王”榮宗敬買下用來居住,本身就是一座建築精品。2011年開始,Prada (普拉達,法國奢侈品品牌)花了6年時間修複榮宅,百年老宅煥然重生,往日風華撲面而來,是海派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融合。這兩年,榮宅相繼舉行過各種藝術展,成了社交網絡上最熱門的滬上藝術地標之一。

本報導首發於2020年3月23日的《海南日報》,系原文原圖分享,感興趣的讀者記得收藏哦。

END

文\海南日報記者 徐晗溪

新媒體編輯\實習生 黃雅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