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電競選手終成正式運動員,爸媽會認可我們嗎?

今年夏天影視圈刮起了一場“電競風”,王一博、李現、胡一天、楊洋先後憑借電競題材電視劇吸粉無數。上周六晚上,被稱為“電競春晚”的世紀對決還成功打敗了TFboys六周年以及陳情令cp上快本等事件,2000萬的直播在線人數似乎預示著,被思聰吃熱狗帶火的電競文化又一次出圈了。

繼吸引主流觀眾之後,官方的認證也沒有遲到。7月31日下午,上海首批電競注冊運動員頒證儀式在東方體育大廈舉行。這是在2003年電競被定義為體育項目之後,官方對其的再次背書。

電競選手時常和網癮少年聯繫起來,哪怕是帶上能打比賽掙工資的頭銜,也不被社會所認可。毫無疑問,上海85名電競選手持證上崗,無論對於電競行業還是電競選手來說,都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21歲,退役?

“在這個賽場上,努力,最不值得拿出來誇口。這是基本,是人人都會做到的,是最底層、最渺小的東西。搞清楚這一點,才能向高處攀登。”這是近期大熱劇《全職高手》的開場白,也能稍微反應出電競職場的殘酷。

電競選手的職業生涯與專業運動員相似,同樣講求天賦,然而屬於這幫天才少年的光輝歲月並不長。

據專業人士介紹,電競作為一種體育項目,對選手的體能要求很高。一場長達四五個小時的系列比賽打下來對選手的精力和反應能力都是很大的挑戰。與之相伴的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日益退化的反應速度、判斷能力甚至是體能狀況,一位職業選手的黃金年齡通常在20歲上下。

在剛剛過去的ChinaJoy會展期間,李斌(化名)作為上海JGG戰隊的隊長,帶領隊員參加了英雄聯盟項目的冠亞軍決賽。在前半場2:1的優勢下,JGG遺憾惜別冠軍。來自湖南的李斌今年僅21歲,但他已經告別了電子競技職業選手的生涯。“打職業太累了,我現在只想打打線下比賽。畢竟以我的年齡已經不適合再去打職業了。”李斌告訴記者,“這次參加CJ比賽也是朋友叫我的,獲得亞軍會有三萬元的獎金。”

與李斌境遇不同,在上海黃浦區Newbee俱樂部裡的絕大多數電競選手都是職業選手,他們當中已經有26人拿到了上海首批電競注冊運動員資格證。根據俱樂部副總經理方曉芸介紹,能夠獲得第一批電競運動員資格證的大多是頂級俱樂部裡的一線隊員,針對的是DOTA2、爐石傳說、魔獸爭霸3、英雄聯盟、皇室戰爭、FIFALONLINE4、王者榮耀等7個項目。日後,他們也將代表上海參加全國乃至世界的比賽。

面對電競選手年齡的困惑,方曉芸也感同身受,“30歲以上的電競選手可以參與的項目非常有限,大多數電競項目都非常考驗選手的反應能力的,像這次我們派出去參加要塞英雄世界大賽的選手是兩個16歲的青少年。”

雖然說電競是一場“青春的狂歡”,但這並不意味著走過黃金年齡的電競選手從此失業。在大型俱樂部裡,除了佔據大部分面積的訓練場所外,還有直播間和運營部門。教練、解說、網絡主播、電競教育……都可以成為後電競選手的預留方案。人社部發布的有關電子競技的報告顯示,目前只有不到15%的電子競技崗位處於人力飽和狀態,預測未來五年電子競技員人才需求量近200萬人。巨大的人才缺口也在為選手未來的職業生涯提供更多選擇。

多數電競選手都轉型做遊戲主播或解說,PDD就是其中一員

被質疑、被非議,從未辯解,今日正名

《IT時報》記者在Newbee俱樂部裡感受到了職業電競選手被支配的一天:每天一般10:00~11:00起床,中午12:30到達訓練室之後就開啟了正式的訓練,除了吃飯的時間,基本每天都要訓練到半夜,在大型賽事之前還會有一段時間的封閉式集訓。為了避免選手們沒日沒夜地打比賽,俱樂部還設置了統一的拉電和斷電時間。

電競俱樂部發展到現在已經擺脫了零零散散的戰隊模式,進入了公司化的商業運營階段。職業電競選手的生活像是被精心調配過的營養劑,從體能、培訓再到飲食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此外,頂級電競選手不再只是普通的運動員,他們還會發展成一個個具有商業價值的IP,比如“電競一哥”Uzi、初代電競冠軍“sky”以及一戰成名的“IG”戰隊,在市場經濟的催化下,電競行業也衍生出了粉絲應援、內容拍攝記錄和粉絲運營等外圍商業鏈。每支戰隊除了教練,還安排了領隊、經理和數據分析師。

從經濟學的角度講,“職業化”是社會分工越來越清晰的產物。從2003年電競被國家體育總局列為第99個正式體育競技項目到國際奧委會認同電競的體育身份再到首批電競運動員持證上崗,電競作為新興的體育項目已經得到了主流體育圈的認可。

“政府對於電競運動員的認可,會極大帶動整個社會對於這項運動的正面口碑,為這項運動的從業者,帶來社會的認同,也讓家人更理解他們的選擇和工作,為行業的規範、向上發展解決了部分後顧之憂。”上海電子競技運動協會副會長兼新聞發言人朱沁沁告訴《IT時報》記者。

Waixi

1996年的Waixi是Newbee俱樂部DOTA2分部的中國分隊隊長,他也是第一批獲得注冊運動員證書的電競選手之一,回想起進入電競圈的這幾年,他遭遇過家人的反對也經歷過迷茫期,拿到證書對於Waixi來說也是職業生涯的轉折點,他聽到了更多被了解、被認同的聲音。“拿到上海市首批電競運動員資格證最大的感受是,我也是一名正規運動員了,有了和傳統體育運動員一樣的身份。家人知道以後也是對我更加放心,會繼續支持我堅持這份事業和夢想。”Waixi告訴記者。

電子競技,未來可期

早在今年1月25日,上海靜安區的電競圈“網紅路”就正式升級為“靈石中國電競中心”。通過產業的自然集聚,這裡匯聚了量子體育VSPN、美國動視暴雪、電競培訓機構綜皇等一批電競上下遊企業,產業鏈完善程度高。

此外,靜安區的電競政策也是吸引大批企業落戶的重要原因。“對經認定的電競企業,我們不僅會提供購租房補貼、裝修補貼還有電競場館的補貼。”靜安商務委內部人士告訴記者。

電競市場的蓬勃也異塵餘生到了它的上下遊供應鏈,像是電競專用耳機、職業戰隊專用電競椅以及機械鍵盤等等。“我們部門7月份賣了310萬的貨,這還只是線下的銷量”,在某頭部電競椅公司上班的Sunny(化名)告訴記者。由於訂單量的快速增長,Sunny這個月時常要加班。“之前是我們找別人來訂貨,現在除了我們自己去找客戶,越來越多的廠家還會主動聯繫我們。”此外,該電競椅品牌還獲得了今年ChinaJoy的入場券,它也是RNG、TeamSMG 、QG 、SV等多家知名俱樂部的電競椅供應商。

隨著政策的傾斜和頭部資源入駐電競圈子,電競將走出自嗨模式,獲得更多資源。騰訊公司電競負責人侯淼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電競行業需要架起溝通的橋梁,通過提升整體行業發展的水準,來讓參與電競的年輕人真正感受到職業的存在感,從而找到未來的出路。”量子體育VSPN項目總監唐曉威認為5G將是改變電競行業的轉折點,“未來的5G時代可減少硬體設施投入,同時也會降低全球化賽事的舉辦的難度,精致的電競內容更方便用於網絡傳播,屆時也會打破目前行業壁壘,融匯更多行業。”

率先推出電競運動員注冊製是上海建設全球競技之都的重要內容,今後電競行業還會朝著規範化、職業化的方向發展。“專業認證會一步步實施,不會一步到位,對於暫時沒有認證的運動員,也不會影響他們代表俱樂部或者個人參加商業賽事,但是在未來,真正意義上的地方代表隊的組成,只能從地方注冊的的運動員中選拔。”朱沁沁表示。

至於第二批電競運動員證書會在何時頒布,“可能會在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這個時間段。”朱沁沁向《IT時報》記者透露道。

作者/徐曉倩

編輯/挨踢妹

圖片/IT時報 網絡

來源/《IT時報》公眾號vittimes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