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科普丨降糖葯你會用嗎?這七大誤區要避免

歡迎訂閱《中國食品藥品監管》雜誌

據2016年世界衛生組織披露的數據顯示,中國約有1.1億名糖尿病患者,約佔成年人總數的1/10。並且中國糖尿病患病率爆炸式增長,給人民群眾健康和社會經濟帶來嚴重影響。降糖葯作為治療糖尿病必不可少的藥品,就像一把雙刃劍,用之得當,可以治病;用之不當,也可致病。

那麼糖尿病患者有哪些常見的用藥誤區,如何做到合理安全用藥呢?

受訪專家

劉永剛 北京中醫藥大學

王建華 山東省濟南醫院糖尿病診療中心主任

常見誤區

很多糖尿病患者由於缺乏相關知識,對治療藥物不夠了解,在治療用藥的過程中,存在諸多誤區,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誤區一 診斷為糖尿病就用藥

對於新診斷為糖尿病的患者來說,一般不主張立即進行藥物治療。如果患者沒有糖尿病的急、慢性併發症,代謝紊亂不太嚴重,可以先試著進行基礎治療,同時接受糖尿病知識的教育等。觀察1~2個月左右,若經過這些措施處理後,患者的血糖能夠得到控制,就可以繼續堅持非藥物治療;如果經上述措施處理後,患者血糖仍不能控制在正常水準,就應考慮選用適當的降糖藥物治療。

誤區二 該用胰島素而不用

有些患者因為把是否使用胰島素作為判斷病情輕重的標準,認為注射胰島素表明病情嚴重、擔心用胰島素會引起不良反應或認為使用胰島素會產生依賴性而抗拒使用胰島素。其實不然,對於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目前主張盡量早用胰島素。這樣不僅可以保護胰島B細胞的功能,而且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減少併發症的發生;導致出現低血糖的原因多是由於胰島素使用不恰當;胰島素並非終極治療辦法,對於大部分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患者不存在撤不掉的問題。另外,從費用來講,使用胰島素有時比口服降糖葯更便宜且效果更好。

誤區三 不控制飲食

部分患者服用口服降糖葯血糖控制不佳,改用胰島素後血糖控制情況得到明顯改善,於是不再控制飲食。但是不控制飲食則會導致體重增加,所需的胰島素也相應增加,所用的胰島素的注射量就不得不增加,容易進入惡性循環。

誤區四 不合理選葯服藥

口服降糖葯主要有七大類,每類藥物均有其適應症及服藥時間。

磺脲類 用於尚存部分胰島功能的2型糖尿病患者。臨床常用的有格列本脲、格列齊特、格列喹酮、格列吡嗪等,一般建議餐前半小時口服。

格列奈類 可以有效降低餐後血糖。代表藥物有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等,一般建議餐前即服。

雙胍類 適用於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臨床常用的有二甲雙胍及其緩釋片,一般建議餐中或餐後服用。

α-葡萄糖苷酶抑製劑 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均可選用。臨床常用的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等,一般建議與第一口飯同時嚼服。

噻唑烷二酮類 又叫「胰島素增敏劑」 適用於伴有明顯胰島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患者,心衰患者禁用。臨床常用的有羅格列酮、吡格列酮等,餐前或餐後服用均可。

DPP-IV抑製劑 適用於仍保留一定胰島B細胞功能的2型糖尿病患者。臨床常用的有西格列汀、沙格列汀、阿格列汀、維格列汀、利格列汀等,餐前或餐後服用均可。

SGLT-2抑製劑 特別適合於合併肥胖、高血壓、冠心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臨床常用的有達格列凈、卡格列凈,餐前或餐後均可服用。

誤區五 合用同一類口服降糖葯

口服降糖葯有多類,每一類藥物的作用機制各不相同,但同一類藥物作用機制基本相似,所以一般不主張同一類藥物合用。如果不弄清楚藥物的具體種類及相互作用,就盲目地增加口服藥,有可能不但不會增加藥效,反而會增加藥物不良反應的幾率,應當糾正這種錯誤做法。

誤區六 服藥跟著感覺走

治療糖尿病只能通過規範治療和日常生活飲食上的調理控制病情,因此,患者在治療時一定要遵照醫囑,並做好長期治療的思想準備。

誤區七 頻繁更換藥物

任何藥物,其藥效的發揮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較合理的方法是,根據血糖水準逐漸調整服藥的劑量,如果服至該葯的最大有效量時血糖仍不下降或控制不理想,再改用其他葯或與其他藥物聯用。

不同糖尿病患者個體在病因、病程、年齡、胖瘦、血糖譜、胰島功能、併發症的有無以及輕重等方面均不相同,所以一定要個體化地選用藥物。

除此之外,糖尿病患者應定期到糖尿病門診隨診,接受專業醫師和藥師的指導,定期監測血糖、血脂和血壓,注意觀察影響自身血糖、尿糖變化的因素,總結自己的服藥規律,並了解有關糖尿病的知識,合理用藥,避免走入誤區。另外,控制飲食在糖尿病治療中起著重要作用。無論採取何種治療,飲食控制都是時刻不能放鬆的治療原則之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