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裁員/關廠/減產 跨國車企寒冬“瘦身”會否影響中國市場?

受經濟疲軟、需求放緩等因素的影響,中國汽車工業在經歷了二十多年的強勁增長後,需求增速終於還是踩了刹車。據中汽協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汽車銷量同比下滑2.8%至2808.1萬輛,為1990年以來首次年度下降,可謂寒冬凜凜。

其實不僅僅是中國車市,2018年全球多個主流汽車市場表現都略顯低迷。比如歐洲,由於去年最後幾個月需求下降,導致該地區2018全年新車銷量僅為15,624,486輛,同比微跌0.04%,其中英國、德國和意大利等多個主要市場銷量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而美國,去年新車銷量雖然實現了0.6%的增長,達1,733.45萬輛,也只能用“差強人意”來形容。

正是基於這樣低迷的態勢,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包括福特、通用、FCA在內的一眾主流車企紛紛提出“瘦身”計劃,擬通過裁員、關廠、減產等措施,提升運營效率,應對車市需求降低。一時間,整個車市被一層厚厚的陰霾籠罩著,久久無法揮散……

昔日巨頭紛紛“勒緊褲帶”度日

對於這一輪的車企“瘦身”潮,最早可從美系三巨頭說起。

首先是福特,2018年9月,有外媒報導稱由於柴油車銷量下滑以及汽車產品疲軟,加之英國脫歐帶來的不確定性,福特計劃在全球所有地區市場開展內部重組,以大幅削減成本、提高設備和產品計劃的效率,從而降低產品和原材料成本。據相關機構預測,福特重組計劃將主要集中在歐洲市場,或涉7萬名員工,最終可能導致2.5萬名員工失業。

緊隨其後,通用也加入了重組行列。當地時間11月26日,通用表示將在2019年大幅削減領薪員工人數,並可能關閉北美至多五家工廠,以及北美之外兩家工廠。不僅如此,作為其2019年全球業務調整計劃的一部分,通用還計劃停產數款車型,以應對傳統汽油車市場的日趨萎縮,把更多的投資轉向電動和自動駕駛汽車。據估算,通用這次裁員的總體人數大約在1.5萬人,略低於福特。一旦重組完成,預計到2020年將為該公司節省約60億美元,其中一半的節省將在2019年底前實現。

這還遠沒有結束,短短幾天后,FCA亦發布了同樣的裁員聲明。當地時間12月4日,FCA對工會表示,由於其位於都靈的米拉菲奧裡工廠尚未得到充分利用,公司將重組該工廠來生產電動汽車。重組期間,將暫時解雇工廠的3,245名藍領和白領員工,包括組裝廠的所有工人。其中,約2,445名工人將於2019年1月1日陸續下崗,2019年3月4日前還會有800多名工人被解雇,裁員將持續到2019年12月31日。

伴隨著FCA的入局,一場聲勢浩大的裁員潮正式開始在全球範圍內蔓延開來,一時間包括大眾、起亞、日產、本田等在內的多家知名車企也都宣布了裁員計劃,以應對市場波動。其中大眾在今年1月底宣布,其將對斯洛伐克伯拉第斯拉瓦工廠進行裁員,並減少生產班次,在此過程中減少的工時將通過生產線技術能力的提升來彌補,最終達到提質增效的目的。據悉,此舉也是大眾在2025年將效率提升30%計劃的一部分,而節約的成本將用於對成本較高的電動車和自動駕駛領域進行投資。

同樣在1月底,起亞也宣布今年將在斯洛伐克進行裁員,儘管該公司在當地的投產規模並不大。起亞稱,鑒於其位於斯洛伐克北部的日利納工廠生產的柴油車需求量同比下滑35%,公司從2月份起將裁減27位員工,而這將是起亞自2006年進入該市場後首次裁員。

作為日系巨頭,日產自去年底到現在也宣布了多項裁員計劃。去年12月底,日產表示由於市場環境動蕩且具有挑戰性,該公司將在墨西哥兩家工廠裁員約1000人。大約一個月後,日產美國分公司又宣布,由於貨車和Titan皮卡銷量放緩,公司計劃在密西西比州裝配廠解雇多達700名合約工,來對當地產能進行調整,以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並維持健康的庫存水準。

本田則主要是由於關廠導致的裁員。當地時間2月19日,本田宣布,將重組其全球生產網絡。作為重組一部分,本田計劃於2021年關閉其位於英國斯文頓的工廠,屆時該工廠思域車型的生產周期正好結束,關廠後該工廠的3500名工人或將處於失業風險;另外,本田土耳其工廠也將關閉。據悉,關停英國和土耳其工廠後,本田將把投資重點放在中國、美國和日本本土市場。當前正值本田加快電動化步伐,本田意欲通過此次重組重新調整全球製造業務,並將業務重點放在產量較高的地區,來優化運營。

由此可以看到,當前車企爭相“瘦身”,原因其實不外乎以下幾點:區域市場需求下滑,整體銷量表現不佳;地方工廠產能利用不合理,整體運營效率較低;原材料成本上升,加大了車企的成本壓力……多重考驗下,車企只有通過裁員重組,重新優化資源配置,減少開支,提升效率,實現“人盡其才、物盡其用、財盡其能”。

另外,自動駕駛、電氣化等新技術趨勢方興未艾,也需要這些巨頭們源源不斷地投入資金,提前培育市場,塑造競爭力。特別是自動駕駛,短時間內還無法真正大規模量產,車企現階段在其中的巨額投資等同於“燒錢”,幾乎沒有回報可言,但又不得不做。這種情況下,通過重組加速淘汰落後業務,然後將“解放”出來的資源投入到相關的新業務中,確實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英國脫歐”影響不容忽視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車市整體大環境不佳固然是讓上述車企作出裁員決定的一個重要原因,“英國脫歐”的影響亦不容忽視。據蓋世汽車整理發現,從去年底到現在,也有一大批車企的“瘦身”計劃是基於“英國脫歐”來制定的。

PSA,早在去年11月就考慮如若英國退出歐盟,導致該區域汽車需求下滑,PSA將關閉其中一家或兩家工。據悉,由於柴油車受歡迎程度下降,加上英國脫歐的影響,去年英國汽車銷量出現了明顯的下滑,僅為2,367,147輛,降幅達6.83%。整體市場表現不佳,導致去年PSA旗下的沃克斯豪爾去年在該地區的業務也受到了一定的衝擊,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沃克斯豪爾在英國的乘用車銷量僅為177,298輛,同比大幅下滑9.14%。

2019年1月10日,捷豹路虎也宣布,受柴油車銷售下滑、英國“脫歐”的不確定性以及海外市場汽車銷量下降等影響,公司將裁減4500名員工,以推動公司戰略轉型。據悉,此次裁員主要集中在行銷、管理和行政崗位,且大部分是來自英國本土的員工。

捷豹路虎表示,2018年該公司的汽車銷量為59.27萬輛,與2017年相比下滑了4.6%。為提升長期戰略運營效率,公司計劃在未來18個月內削減開支25億英鎊,以改善現金流,確保捷豹路虎在自動化、互聯化、電動化和共享化領域持續進行重大投資,為後期更長遠的發展保駕護航。

進入2月,越來越多的車企開始因“英國脫歐”一事,調整在該地區的生產計劃。首先是日產,在2月初被曝取消了其將在位於英格蘭北部的桑德蘭工廠生產SUV車型X-Trail(奇駿)的計劃,改為在日本(九州島)生產。日產公司歐洲區總裁詹盧卡·德菲基表示:“雖然我們作出這個決定是出於商業原因,但英國與歐盟未來關係的持續不確定性,無助於我們這樣的公司進行未來規劃。”言外之意,還是與“英國脫歐”有一定的關係。而日產去年在英國市場的銷量也確實有點不忍直視,僅為102,637輛,同比大幅下滑32.10%。

幾天后,有消息稱福特也正在加緊準備將生產轉移出英國,原因與日產類似,也是“英國脫歐”帶來的不確定性。據悉,福特正在準備尋找英國之外的生產地點。事實上,去年福特在英國市場表現的確不甚樂觀,雖然其奪得了2018年英國乘用車銷量冠軍,但實際銷量只有254,082輛,與2017年相比下滑了11.59%。

與此同時,寶馬也在考慮將Mini系列生產線遷出英國。3月5日,有媒體報導稱,如果英國脫歐出現混亂局面,寶馬會考慮將旗下Mini系列車型的生產從位於英格蘭南部的牛津工廠遷出,此消息目前已得到寶馬Mini品牌相關負責人的證實。

而隨著3月29日——英國正式脫離歐盟的日期越來越近,未來不排除更多的車企會選擇收縮在英國的投資,裁員、減產,甚至乾脆關閉工廠。雖然目前對於企業而言,“脫歐”的影響還是不確定性因素,好壞皆有可能,但鑒於當前英國車市的低迷,誰都不敢冒這個險。

一份來自英國汽車製造商和經銷商協會的調查也顯示了這一點,據調查結果目前近三分之一的車企因“脫歐”推遲或取消了在英國的投資計劃,五分之一的車企已經因“脫歐”遭受業務損失。調查還稱,超過一半的汽車公司正在實施應急計劃,12.4%的車企正向海外轉移業務。

另據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受“脫歐”不確定性等因素影響,今年1月份英國汽車產量降至12.06萬輛,為英國汽車產量連續第8個月下滑。其中,英國國內和海外市場需求均出現下滑,海外市場下滑尤為明顯,導致英國汽車出口量同比下降21.4%至約9.38萬輛。

車企“瘦身”會否波及中國市場?

雖然說目前絕大部分車企的“瘦身”計劃主要是在海外開展,但還是不免讓國內市場擔心,畢竟目前中國車市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潮”,降本增效不僅是跨國車企們在海外市場的任務,同時也是他們應對國內車市寒冬的重要舉措之一。

那麽,究竟這一輪的裁員、減產潮會否影響中國市場呢?目前來看,對於部分銷量下滑比較多、競爭壓力過大的車企,還是有可能進行裁員的。

東風英菲尼迪,早在去年年底就曾傳出裁員消息,雖然此事最後不了了之,還是讓很多人對東風英菲尼迪在國內市場的發展表示擔憂。

另外,長安福特和現代汽車近日也被曝出在華裁員的消息。其中長安福特,據悉是由於中國汽車銷售疲弱,將開始裁減數千名員工,以精簡組織結構,優化運營成本,同時此舉也將作為福特全球重組的一部分,更好地支撐福特未來的發展。

2018年,福特在華新車銷量僅為752,243輛,相較於2017年大跌36.9%。其中長安福特去年的銷量跌幅近50%,僅達417,215輛,主要原因是品牌下面多數產品處在產品周期末端,庫存過高導致優惠加大,經銷商利潤下跌,最終導致長安福特銷量近乎腰斬。長安福特相關負責人透露,公司此舉主要是為了提升組織效率,打造高效團隊,以適應2019年市場環境和業務發展的需求,但並未透露最終有多少員工將不再續簽合約。

現代汽車在華裁員、減產亦是出於同樣的原因——在華銷量下滑。據現代汽車官方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公司在華年銷量較2017年同期微增0.6%,略高於79萬輛,雖然跑贏了大市,但其實這一微弱的增長是建立在2017年其在華銷量基數相對較小及後期以價換量的市場策略之上的,因此並不值得稱道。

正是基於這一市場現狀,日前現代汽車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公司正在考慮解決其中國工廠產能過剩的問題——減產,同時進行裁員。目前現代汽車正在審視各種優化計劃,以提高工廠及設備的效率;與此同時,該公司還為中國員工提出了自願退休計劃。但對於最終的減產和裁員規模,現代並未透露。

另據現代汽車集團的預測,由於貿易保護主義帶來了不確定性以及中美市場的銷量依然萎靡,在經歷了銷量緩慢增長的2018年之後,預計2019年現代的銷量仍將不會有大幅度的增長。

比較之下,日產在華表現一直可圈可點,去年底竟也傳出了減產的消息。據知情人士透露,由於中國汽車銷量持續下跌,日產計劃未來幾個月將在華產能縮減30,000輛。據悉,日產此次減產涉及三個工廠,包括生產逍客和英菲尼迪QX50的大連工廠以及生產暢銷車型X-Trail和啟辰品牌車輛的鄭州工廠。

有觀點認為,日產此舉或為緩解庫存壓力。據日產中國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日產在華共計銷售新車1,563,986輛,雖同比增長2.9%,但相較於2017年12.2%的增速,相差甚遠。因此,日產或想通過此次減產,調整生產節奏,以更好地適應中國市場的低速增長。

從這一點上來講,其實不僅僅是在海外市場,在國內跨國車企們亦面臨較大的發展壓力。而跨國車企們尚且過得如此艱難,寒冬之下自主品牌們又該如何自處,更是令人憂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