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雲南人:春天吃豆子才是正經事

至少在3000年前,中國東北和華北的農民,就開始種植大豆了。當人們驚訝地發現,大豆的蛋白質含量甚至比肉類還要高,而價錢卻更便宜後,便進一步擴大種植,使其從國人的食糧,一步步傳播到亞洲、歐洲和美洲等國家。

豆類製品的南北風味之多,品種之繁,不勝枚舉。豆芽、豆漿、豆腐、醬油、豆瓣、豆醬、豆粉、豆豉、豆腐乳、豆油等等,都是中國人對大豆製品的開發和創造。

這其中,也有雲南人貢獻的一份力。

豆腐,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按成熟的階段不同,大豆在雲南有“青豆”和“黃豆”之分。

從鮮嫩的豆莢裡剝出的叫青豆,可與青、紅辣椒及肉末炒吃。更有磨成豆糊,加入芹菜丁、青辣椒等煮製的,俗稱“懶豆腐”,沒牙的老倌老奶尤其喜歡。易門青豆豆豉專用鮮嫩甜脆的青豆和鮮辣椒製成,紅鮮翠綠,格外清爽可口。

從枯乾的豆莢裡打出來的則是黃豆。

雲南人的味蕾有多忠於本土?從醬油就能看出來。無論是生抽還是老抽,花樣百出的牌子都不及昆明產的“拓東醬油”好使。純黃豆釀造,不加味精和色素,吃米線、面條滴上少許,色澤,口感立刻提升不少。

當然,黃豆在雲南最受歡迎、最有特色的做法還是磨豆腐

雲南人點豆腐不用鹵水,多用生石膏。所以,無論是豆腐腦、板豆腐、豆花、豆腐乾,都特別鮮甜嫩爽。滇東南更有用井水來點豆腐的傳統。異龍湖畔的石屏縣城,用其井水點出來的豆腐格外鮮嫩,是雲南一大土特產,與建水燒豆腐共為“滇南姊妹花”。

燒豆腐攤遍布建水街頭巷尾。一盆栗木炭火嵌入小方桌內,架上一張“炕”(一個鐵條製成的架子),便擺開了燒豆腐的攤子。食客們三方圍坐在小方桌旁,由掌櫃為你現燒豆腐塊。可隨意挑揀,趁熱下口。

蘸水的口味全憑個人喜好。用鹽巴、花椒面、辣椒面、芝麻和花生碎拌在一起作為蘸豆腐的調料,叫做“乾吃”;鹵腐加水,蔥花、芫荽、油辣子的蘸料,叫做“濕吃”。

鹵腐”即雲南人對腐乳的稱呼,也是一種以豆腐醃製而成的佐餐醬菜,其中又以路南鹵腐的品質為上佳,雲南人對個中滋味最有發言權。

另外,聰明的建水人還發明了包漿豆腐。將大豆浸泡、磨漿、濾淨、煮漿後加入少量鹽鹵,使豆腐的蛋白質凝結成“花”後,再放入木框內,壓去過剩的水份即成包漿豆腐。

這種方法制作的豆腐比石膏製成的豆腐質嫩,無粗糙感。咬開豆腐後,鮮嫩的漿汁在口中四濺,外酥裡嫩。花椒殺菌,辣椒提味,味精增鮮,臭裡透香,又泡松,又軟和,皮香肉鮮,真讓人愛不釋口。

昭通人則喜歡把老豆腐攪碎,拌進些生豬血,豬肉末,五香粉,鹽,揉成橢圓形的團子,叫做“血豆腐”。晾曬乾後,蒸熟切片,色呈朱砂凝重,鹹鮮濃鬱。

當地人還喜歡用青菜點菜豆花,又名“連渣鬧”,蘸昭通醬吃,特別適合解膩。昭通醬全用黃豆製成,拌以昭通鮮紅、個大、肉厚、回甜的大牛角椒等佐料。不僅營養豐富而且色彩鮮濃如油畫。

香、甜、辣、鮮、麻,這樣的蘸水,不大開胃口還到哪裡找?

蠶豆,雲南人的“青蛙菜”

如果說黃豆源於東北,那麽,在雲嶺大地的壩區和半山區盛產的蠶豆,更是老百姓餐桌上極常見的蔬菜和雜糧。從蠶豆米炒、燴、煮的“青蛙”菜系,到豆米稀飯、火腿豆燜飯;從炒蠶豆到五香發芽豆,涉獵了小吃、菜蔬到主食的範疇。

“青蛙”者,非田雞、牛蛙之類,乃是滇池一帶家喻戶曉的青蠶豆,碧綠清爽,掰成一片片極像青蛙。用它做幾道菜,頗具滇菜神韻:

青蛙鑽草穴”——青蠶豆煮茴香湯。此菜顏色悅目,翠綠的蠶豆,濃綠的茴香,豆米鮮香,茴香清醇。食之順氣理脾;

青蛙跳石板”——青蠶豆燴乳餅。切成菱形的乳餅小片,放進鍋裡略炒後加水少許,膻味立減。形成初見端倪的“塘中小石板”,讓“青蛙”們爭先恐後地跳上去,騰挪躍動一番,淋上少許芝麻油,便是一道滇味名菜;

青蛙抱玉柱”——青蠶豆炒蒜薹。這菜的韻味有些富貴派頭。製作時,斷不可少地加上肥瘦相雜的火腿片。“兩香”(火腿香,蒜薹香)加“一嫩”(豆米嫩),再加醬油、水澱粉淋入鍋內炒勻,“青蛙”則緊抱“玉柱”不捨了。

眼下正是春意盎然之際,開春即市的火腿豆燜飯,三色清新——一青二白三桃紅,且晶瑩似露,噴香可口,令人饕餮難忘。

特別是采摘初春時節未割去豆尖的青蠶豆,連殼燜製,尤為香甜。一般是生豆熟飯“熟燜”,其味香濃。吃時佐以涼拌素菜或酸醃菜、酸蘿卜、大頭菜、泡薑等,油膩淡化,分外好吃,老少鹹宜,往往讓人吃撐肚皮。

雲南燜飯,品種繁多,都有一個要訣——瓜菜一定要新鮮的,油要用豬油,配料非醃肉、香腸、火腿莫屬。否則,就難鮮難香了。(個人認為,加入香腸味道最佳,因為醃臘味兒淡)

眾所周知,蠶豆加工後,也可以成為不錯的下酒小菜。五香發芽豆,是昆明地區端午節必不可少的一道小吃。用剛收打下的乾蠶豆泡水捂出一點白芽兒,放八角、茴香、草果等香料煮熟,然後一個個蘸過醬油辣椒油醋等調製的蘸水入口,味道要比紹興鹹亨酒店的茴香豆豐富得多。

兩道深受雲南人喜愛的“紅豆菜”

在彩雲之南的田地裡,豌豆,四季豆,豇豆,大白菜豆,紅豆等,也是餐桌上的美食。其中紅豆深受雲南人的厚愛——不是省外那種小紅豆,而是個頭大的紅腰豆。

酥紅豆是很多人進餐館必點的一道菜。把紅豆放在水中煮熟,瀝乾水分,放入油中炸至酥脆。然後在鍋中放油,放乾辣子、生薑、蔥段熗鍋,放入剁肉、酸菜炒香,然後放炸好的紅豆,下花椒面、醬油、白糖下鍋快速翻炒起鍋裝盤,一道香噴噴的酥紅豆就做好了。昆明地區喜用薄荷點綴,滿嘴生香。這一道菜,酥脆鮮香,胃口大開。

在烏蒙山區,紅豆酸菜湯是人們百吃不厭的極品佳肴,無論是星級賓館還是路邊小店,達官貴人還是尋常百姓,飯桌上幾乎都有紅豆酸菜湯,大有“無紅豆酸菜湯不成席”的感覺。

紅豆湯,顧名思義,就是紅豆煮成的湯,將紅豆淘洗乾淨,置於鍋中煮,最好是用砂鍋,水開後再用溫火慢慢熬,熬至豆軟湯稠。湯不能太稠也不能太稀,太稀則食之無味,太稠則食之過膩;再把油燒至八九分,再將切好的酸菜放入用溫火煎炒,待酸菜的水分快炒乾時,倒進紅豆湯,湯開後將備好的佐料,如切細的青蔥、胡椒粉、精鹽和辣子面適量撒入,撒入佐料後別動,將鍋蓋上,悶二至三分鐘後拌勻即可食之。

滇菜伴隨著民族融合的漫長歷史,博采眾長,形成了融八大菜系特長於一己的特點——用料奇絶,精彩紛呈,南北鹹宜。何故?其獨特的天地山川、風物人情、歷史緣由,尤其26個民族的聰敏才智使然也。

- End -

文 | Roy

編輯 | 西夏(公眾號:壹路吃(Yi-foodie))

原創發布,轉載請注明出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