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重騎兵在歐洲所向披靡,為何在中國則鮮有露臉的時刻

重騎兵在歐洲所向披靡,為何在中國則鮮有露臉的時刻

在冷兵器時代,騎兵一直是碾壓諸兵種的存在,它具有"疾如風,迅如雷"的機動性和強大的戰場衝擊力,令步兵十分難以抵擋。而騎兵,也分好幾種,如輕型機車兵,重騎兵,胸甲騎兵等等,其中重騎兵在冷兵器所向披靡,最為出名。

在歐洲,封建騎士們其實就是重騎兵,他們身著厚重的甲胄,刀劍不入,在衝鋒的時候聲如雷震,氣勢驚人。在當時歐洲封建主們手下騎士的數量往往能夠決定一場戰役的勝負。

但是在中國古代,則鮮有重騎兵出現的身影,即使有也是無法改變戰局。那麽究竟是什麽原因。造成中西方冷兵器時期的差距呢?

一、 戰鬥人數的差異

在歐洲封建社會,戰爭大多是封建勢力主和另一個封建勢力主之間的戰鬥,其戰鬥規模相對較小。雙方交戰人數鮮有過萬的時候,因此五百或者一千重騎兵就顯得十分重要,他們可以作為戰場上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從而改變戰鬥的局面。

但是在中國,重騎兵改變戰局的情況就很少出現了。畢竟在中國戰場上,戰鬥的場面都相當的激烈,而且人數眾多,少量的重騎兵並不能對戰局造成影響。

二、 重騎兵的費用太過昂貴

可能有人會說,既然少量的重騎兵改變不了戰局,那麽大量的重騎兵是不是就可以了,其實這種說法是很荒謬的,因為重騎兵其實就是一座燒錢的機器。

首先打造重騎兵往往需要昂貴的甲胄,他用於抵擋戰場上的流矢和普通步兵的武器。想也知道這套甲胄肯定是價格不菲,此外重騎兵還需要一匹強壯的戰馬,因為只有強壯的戰馬才能載動厚重的甲胄,因此戰馬也是極其稀少,價格昂貴。

除此之外,戰馬和重騎兵還需要額外的訓練,因為單個的重騎兵並不具備戰鬥力,只有成群結隊的重騎兵才具有撕裂對方防線的作用。所以要想重騎兵擁有戰鬥力,需要先訓練他們,訓練他們的陣型和戰馬。

另外還要訓練和他們相配合的輕型機車兵和步兵,這樣才能給重騎兵形成有效的掩護,讓重騎兵順利的完成衝鋒任務(如鐵浮屠需要拐子馬掩護)。這樣高昂的成本,相信中國古代的統治者們是不會大規模的訓練重騎兵的。

參考資料:《中外冷兵器發展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