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11年:從雪豹監測到保護研究

日前,國際雪豹保護大會在廣東深圳舉行。作為雪豹棲息地面積最大的國家,中國多年來在雪豹保護研究領域堅持不懈地工作,與各雪豹分布國及國際組織和研究者交流溝通,為保護雪豹作出了重要貢獻。近日,《中國綠色時報》記者就雪豹保護相關話題採訪了我國雪豹研究領域專家——北京林業大學野生動物研究所所長時坤教授。

在本次國際雪豹保護大會上,“雪豹景觀”成為熱詞。

這一概念最早出現在2015年的國際雪豹論壇上,安全雪豹景觀是指涵蓋區域內至少有100隻育齡雪豹、擁有足夠且安全的獵物種群以及與其他雪豹景觀有功能性連接的雪豹分布區。時坤說:“雪豹是國際自然和文化遺產的精髓和象徵,雪豹景觀建設對保護雪豹及其棲息地,對維持山地生態系統物種多樣性、維護山地生態系統健康有重要意義。雪豹景觀的建設,也是一種向社會公眾宣傳保護雪豹的有效途徑。”

雪豹

時坤及其團隊從2007年進入塔什庫爾乾高原開展雪豹調查以來,11年來先後在四川甘孜、新疆天山和博爾塔拉、西藏珠穆朗瑪峰和布嘉雪山、青海阿尼瑪卿、祁連山地等高海拔區域開展雪豹的研究與監測。採訪中,時坤特別提到祁連山國家公園:“保護雪豹需要大尺度的自然景觀,在5.02萬平方公里的祁連山國家公園保護好雪豹的棲息地,雪豹種群生存和移動擴散及未來發展太空都將保持樂觀。”

2009年春,一隻雪豹出現在甘肅河西走廊,人們推測它出自祁連山。祁連山位於青藏高原北部邊緣,青藏高原被認為是中國雪豹的核心棲息地。時坤及其團隊在祁連山脈由西向東展開調查,不僅發現了大量的雪豹蹤跡,而且通過廣泛布設的紅外照相機捕捉到不同的個體雪豹影像。

2011年3月至5月,時坤邀牛津大學野生動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Philip Riordan博士和Joelene Hughes博士組成聯合隊伍,在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拍攝到了數量可觀的雪豹活體照片,成功記錄了雪豹在祁連山北坡的分布。

2013年冬季,時坤協同Riordan博士又一次來到了祁連山,這次他們訪問了祁連山西北端的甘肅鹽池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通過實地考察以及跟自然保護區管護人員的交流,他們預測這裡大面積的無人區可能是雪豹的優質棲息地。

2017年,為進一步加強祁連山自然生態系統原真性、完整性保護,祁連山開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並在建立國家公園、加強雪豹保護的背景下,部署開展祁連山雪豹監測工作。這是祁連山國家公園試點區域首次開展的大規模監測活動。

為弄清祁連山區域的雪豹生存狀況,時坤團隊協同甘肅鹽池灣、祁連山和青海省祁連山自然保護區開始了系統周密的調查。

祁連山國家公園管理局宣教科工作人員周傑介紹:“監測工作組在祁連山2000平方公里範圍內布設紅外相機154台、柵格70多個,拍攝雪豹影像251次,其中在油葫蘆區域內拍攝到5隻雪豹幼仔同框,4隻成年雪豹同框的珍貴畫面,這在目前雪豹監測中十分罕見。” 

目前,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2018年度雪豹監測工作正在進行,這次監測在去年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將監測範圍擴大了一倍,面積達4000平方公里。

雪豹監測區域多為高山裸岩的無人區,氣候多變,給監測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時坤團隊的李雷光回憶起今年5月在祁連山歷時34天的野外監測時說:“祁連山的熊、狼較多。有次下大雨,我們的車陷進了泥潭,等人救援的過程中,有3隻狼繞著車轉,我們坐在車裡不敢動,只能打開汽車上的音響設備嚇阻狼。”

在剛剛結束的國際雪豹保護大會上,不同國家的與會者都提到,雪豹是高海拔生態系統健康與否的氣壓計。《中國雪豹》一書解釋,雪豹處於高原生態食物鏈的頂端,通過捕食獵物來有效控制和調節野生有蹄類動物的種群數量,對維護高原生態系統的平衡和健康、穩定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雪豹所分布的中國西部高海拔地區,包含著豐富獨特的生物多樣性,保護雪豹這一傘護種,有助於保護高山生態系統。

2014年,時坤團隊就開始對珠穆朗瑪峰分布的雪豹開展調查研究。北京林業大學野生動物研究所指派王君、陳鵬舉帶隊,在萬科公益基金資助下,聯合珠峰雪豹保護中心等機構人員,通過自動紅外相機與樣線調查,首次在珠峰北坡區域獲得雪豹活動痕跡及影像資料。

2015年,時坤所在的團隊對甘肅鹽池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西藏珠穆朗瑪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172份糞便樣本進行DNA提取、物種鑒別,雪豹識別率達到樣本總量的50%,從扎龍和吉隆兩個調查區采集的糞便中,通過微衛星技術鑒定出21隻雪豹個體,為後續開展雪豹群體遺傳學研究奠定了基礎。

時坤團隊中的白德鳳,自2015年10月起就參與珠穆朗瑪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雪豹的調查,最近一次是在今年6月。回憶雪豹野外調查工作時他說:“在珠穆朗瑪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調查雪豹,對每個調查人員的氣候適應都是一種挑戰,雪豹活動的地方都是比較崎嶇險峻的區域,調查人員要時刻面對野外工作的不確定性以及在高原區域運動的身體反應。最開心的事情當然是在野外親眼看到雪豹。”

雪豹是高山生態系統中的旗艦物種,位於整個食物鏈的頂端,雪豹的數量和良好的生存狀態,代表整個食物鏈的完整,整個生態系統的健康。

時坤團隊成員陳穎說:“岩羊吃草,雪豹吃岩羊,所以雪豹的數量穩定或增長,意味岩羊的數量是足夠的。岩羊數量多,就意味著草原的健康。我們把頂級捕食者保護好了,整個生態系統也就保護好了,這就是旗艦物種的意義。”

在國際雪豹保護大會上,國際雪豹保護行動計劃(GSLEP)指導委員會辦公室負責人克斯通·沙馬為人們分享了一個小故事。25年前,一隻雪豹闖進村莊殺死很多家禽,憤怒的村民抓住它並要求教訓這隻雪豹。10年前,當再有這樣的情況發生時,村民們不會抓它了。合作才能實現保護,才能改變人們的看法,讓人們知道雪豹是重要的物種。”

如何解決雪豹與當地牧民在生產生活中的衝突?時坤認為,一方面要改進牧民的生產生活方式,國家要采取相應的補償措施,另一方面也需要做好宣傳教育工作。

2012年,為解決雪豹捕食牧民犛牛引發的問題,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在青海省囊謙縣發起設立“雪豹保險”,通過讓牧民作為主體管理“村保護基金”,結合政府、寺廟和民間組織的力量,補償雪豹捕食家畜的損失,從而促進雪豹和當地居民的共存。

人類活動使雪豹棲息地日趨碎片化,使雪豹不能正常進行繁衍。時坤說:“當前雪豹面臨的最大生存威脅是人類活動的干擾。科學家的科學研究應當走進公眾。因為保護雪豹事關你我,有時需要在保護和發展之間把握平衡,做出抉擇,比如排除采礦、修電站和網圍欄的影響,倡導低碳生活,限制畜牧業的發展規模,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這些我們平時的生活、生產方式的改變,都將有益於改善雪豹的生存環境。”

目前,在中國開展雪豹研究和保護工作,北京林業大學野生動物研究所和北京陸橋生態中心的合作是其中的成功范例之一。時坤說:“這兩個團隊,一個是大學的研究機構,一個是保護公益平台,彼此之間是合作夥伴的關係,科學研究方面主要以研究所為主,調查監測、能力建設這些方面則主要依托保護平台。”

雪豹僅分布在12個國家,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統計,當前雪豹野外種群數量為4500隻-7500隻,其中,中國集中了60%以上的適宜棲息地及其群落。時坤說:“我們除了面積大,種群數量多,和周邊所有的分布國是相連的,處於一個非常核心的位置上。”

雪豹是跨境分布的物種,會在不同國別之間遷徙棲息。開展雙邊和多邊合作及區域項目有利於構建雪豹種群的生態廊道,維持雪豹種群基因的多樣性和維持中亞地區的生態安全。

時坤說:“開展雙邊和多邊及區域項目需要不同層級,包括國別政府、國際公益組織和各國民眾通力合作,從國際政策、科學研究、技術共享、管理經驗和文化交流等方面開展多方合作。我們現在正在圍繞天山主峰圖木爾峰,聯合英、德、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等國的研究和保護機構,策劃一些雪豹的聯合保護行動,統一調查監測標準,解決一些共同關注的科學問題。”

時坤對雪豹保護的前景充滿信心:“一個崇尚生態保護的時代已經到來。維護山地生態系統健康,保護水源地惠及千家萬戶和雪豹家園,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是中國自然保護體系建設的創新模式、新時代的大思維。我國正在積極吸納新生保護力量,加快推進與相鄰雪豹分布國的交流與合作,總之我們一定可以做得更好。”(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章發表於武漢全民義務植樹本地資訊,http://www.whyiwuzhishu.gov.cn/轉載請注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