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努力!奮鬥!《流浪地球》的背後是一部現實版《喜劇之王》

誰也沒想到,一顆“小破球”“噌”地領跑了2019年春節檔,還躋身中國電影票房總榜前五,而周星馳的《新喜劇之王》票房失利,甚至不敵卡通片《熊出沒》。

同樣是喊著“努力、奮鬥”的口號,《喜劇之王》裡尹天仇沒有圓滿的結局,卻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小人物的掙扎和成長;《新喜劇之王》的如夢終於等來了天亮,卻始終讓我們覺得“不是那個味兒”。

其實比起《新喜劇之王》,或許《流浪地球》背後的故事更符合“努力、奮鬥”的“喜劇之王精神”。

“瘋子導演”郭帆——尹天仇

從結果來說,《流浪地球》的導演郭帆無疑更像成功了的如夢。但從過程來看,郭帆卻更接近尹天仇。

如夢的努力更像是一種“偽努力”,是沒有正確的方向(缺乏表演天賦),也沒有正確的方法(演技並無提升)的自我感動式的努力,因而她的成功也恍然“如夢”。

尹天仇雖然最終還是沒能成名,卻有著良好的專業素養和漸進的成長過程,郭帆也是如此。

15歲時,一部《終結者2》在郭帆心中埋下了科幻的種子,從此他便有了一個拍攝科幻片的導演夢。

幾年後的高考考場上,面對著《假如記憶可以移植》這樣一個頗富科幻色彩的作文題,他寫下了一個設定有反轉的愛情故事,差兩分就是一篇滿分作文。

高考後,郭帆沒能如願進入北電,倒是成為了海南大學法學院唯一一名拿著攝影機拍短片的大學生。

畢業後他來到北京,在電影行業摸爬滾打,自學前期後期知識,終於考上了北電的研究生,他的科幻情結也得以抒發。

改編自動漫的《李獻計歷險記》不算成功,卻是他的科幻試水之作;《同桌的你》中的奇幻部分被剪掉了,但它的受捧讓郭帆意識到了表現“人和情感”的重要性。

這兩部作品都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流浪地球》的成功。拍攝《流浪地球》的三年也是努力、奮鬥的三年。寫劇本,郭帆和其他編劇夜以繼日地熬;開機了,他每天隻睡兩小時,除了現場拍攝,還要回看頭一天的鏡頭;殺青了,他又搬來一張彈簧床,在工作室盯著後期製作。

他還在片中出演了那位兩次差點被劉啟撞到的叉車駕駛員,“路線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範,導演兩聲吼”。

“三年了,我幾乎每天都隻睡三四個小時。”他靠抽煙來提神,滿腦子都是這部電影,因此還被吳孟達笑稱為“瘋子導演”。

被“空手套戰狼”的吳京——杜娟兒

如果說郭帆像尹天仇,那麽吳京就是類似於杜娟兒的存在,解了郭帆的燃眉之急。

作為一部硬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的花費巨大,預算卻十分有限。為了節省資金用在製作上,郭帆找的都是非流量演員,但劉培強這個角色一直沒能找到合適的人選。

“他的戲份不是男一號,但他願意以自己的知名度帶動項目,願意為青年演員開路,同時隻象徵性地收一點點片酬。”

要不是已經知道了結果,真想勸勸他們,兄弟,雖然你們拍的是仰望星空,但咱也得腳踏實地一點,是不?

沒想到還真有人接下了這個被眾多大牌以“中國科幻現在拍不了”為由拒絕的角色,一客串就是一個多月,免了片酬還投進去6000萬,成就了一段“空手套戰狼”的佳話,這個人也正是因為《戰狼2》身價暴漲的吳京。

明明可以享譽盛名,卻偏偏要乾這種吃力還不一定能討著好的事,60多公斤的宇航服讓戰狼也累成了哈士奇。郭帆透露:“拍完之後京哥的腿都是腫的,肩膀都磨破了,最長一次拍了27小時。”

而吳京之所以決定接下這個角色,就因為他在郭帆身上看到了那個滿腔熱血的自己。

曾經吳京也像尹天仇一樣壯志難酬,所幸得到了劉志偉導演的幫助。而這次接拍《流浪地球》,他隻向郭帆提出了一個條件:“你成功以後要去幫助另一個‘吳京’‘郭帆’,去幫助新類型影片的那群年輕人。”

當尹天仇在杜娟兒的提攜下逐漸強大,繼而幫助更多的尹天仇,這樣的良性循環會讓懷才不遇的尹天仇越來越少,而努力奮鬥終有收獲的吳京、郭帆們越來越多。

拍網劇養小破球的龔格爾——柳飄飄

不同於柳飄飄和尹天仇的動人愛情,龔格爾和郭帆之間是純粹的兄弟情。兩人的交集始於郭帆執導的《同桌的你》,龔格爾在片中飾演龔兵。

後來郭帆又找他擔任《流浪地球》的製片人兼編劇。《流浪地球》起初並不被人看好,也得不到資本的支持,龔格爾和郭帆不僅自己墊錢,還各顯神通想辦法籌錢。郭帆“空手套戰狼”,龔格爾則靠配音、配樂、拍網劇來“養”這顆“小破球”。

說起來多虧了龔格爾的“十八般才藝”。他是07年快男全國18強,人稱“胖版邁克爾·傑克森”,還給《魔獸世界》裡的終極BOSS配過音,唱過《穿越火線》的主題曲,為北京奧運會創作過場館配樂。

他還在《流浪地球》裡飾演了那個收繳了韓子昂(吳孟達飾)珍藏了50年的VR妹子的獄警,“全片第一個有台詞而被砸死的演員,那就是我。”“聯合政府宣告緊急預案開始”那段話也是他配的,嗯,看出來劇組很窮了。

龔格爾曾經表示,即使世界崩潰了自己也依然會做音樂,但他並沒有一條路走到黑,而是認識到了自己的局限,也不介意多學一些技能。郭帆看中的是他強大的學習能力,如夢欠缺的則是他的這份通透。

還有努力奮鬥的其他人

演員們的宇航服最重的有130多斤,最輕的也有60多斤,“輕鬆地走路是不可能的,有時候你一動或者一跪,身上就是青一塊紫一塊。”飾演韓朵朵的趙今麥回憶。

這種服裝穿起來也十分麻煩,休息的時候只能趴著躺著,或是像一排烤鴨一樣掛在特製的架子上,吊威亞的時候——用吳京的話說——“就像掉在鐵鉤子上的半扇豬肉,根本就動不了”。

雖然聽起來有點好吃,但做起來可一點都不好玩。厚重的頭盔常常讓他們呼吸困難甚至嘔吐,吐完又接著拍。

這對年近七旬還有心髒病的吳孟達來說無異於搏命,拍攝時需要救護車在一旁待命,每拍幾條就得吸氧,有時收工回家就哭了:“我66歲了,幹嘛還要在這裡受這個苦?”

拍攝之前,吳孟達甚至不相信這個劇本是中國人寫的,看到劇組的用心之後,他也被這種精神所感染,堅持不用替身。“在我有生之年有機會能拍到這種電影,能夠在我們中國電影史上留下一頁,值了。”

而在片中飾演他的孫女的趙今麥拍攝時才14歲,正值中考,一邊拍戲一邊在片場刷題,形式不同,卻都在各自努力著,奮鬥著。

不僅他們,整個劇組都在為這個共同的目標而努力奮鬥。拍攝前,他們專門邀請了四位中科院專家進行指導;為了在邏輯和科學上達到自洽,構建一個盡量嚴謹的世界觀,他們還製作了自1977至2075年的《流浪地球》編年史。

製作組為電影設計了3000多張概念圖,8000多張分鏡頭,10000多件道具,搭建了10萬平米的實景。

“全片2003個鏡頭,每個鏡頭改100版很正常,最多一個鏡頭我們修改了251版。”

郭帆墊資了上百萬,龔格爾賣掉了自己的車,演員們自降片酬,攝影指導劉寅自費買了幾百萬的設備租給劇組,但非科幻片根本用不到這些設備,拍完了很可能就閑置了。

正是每個人的努力奮鬥,才催生了《流浪地球》這樣一部製作精良、效果震撼的作品,但《流浪地球》的意義遠不止於此。

它是中國第一部硬科幻大片,全片75%的特效鏡頭都由國內特效公司完成,以後我們可以驕傲地說,國產電影不是只有五毛特效,中國也能拍出像樣的科幻片。雖然和頂尖的製作水準相比還有差距,但至少讓我們看到了進步和希望。

它的內核中,蘊含著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和情感,有中國人的精氣神和價值觀,在被美式個人英雄主義掌握了主要話語權的電影市場中發出了不一樣的聲音,而這聲音還將變得更大、傳播得更遠。

它的背後,是劇組7000多人的努力奮鬥、眾志成城,是一代又一代電影人的努力奮鬥、薪火相傳,也是中國人的努力奮鬥、富國強民。只有國家昌盛強大,影視行業才能繁榮發展,人民才能安居樂業,而國家的強大,離不開我們每個人的努力奮鬥。

小破球,衝鴨!我們一起努力、奮鬥吧!

【本文系超級卡司原創,作者:柚子皮,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