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凌煙閣功臣要殺安祿山,皇帝刀下留人,留下了安祿山的性命

一說到凌煙閣功臣,大家肯定會想起李世民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其實除了這二十四位凌煙閣功臣之外,歷朝歷代的大唐天子,還增補了一百多位對大唐朝有大功的功臣進入凌煙閣,史稱“後凌煙閣功臣”。後凌煙閣功臣裡面,比較著名的有郭子儀和李光弼、張九齡等人。筆者今天就給大家講一講凌煙閣功臣張九齡的事跡。

一說到張九齡,大家肯定會首先想起他的詩文。張九齡是著名的詩人,他的詩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可謂是家喻戶曉。我們今天不討論他的詩,而是討論一下他憑什麽會成為凌煙閣功臣。

張九齡進入凌煙閣功臣,肯定不是由於軍功,而是因為他的文治。張九齡被史學界稱為“盛唐最後一位賢相”。大家都知道,盛唐始於貞觀,盛於開元,毀於天寶。大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打下了盛唐的基礎。大唐玄宗明皇帝李隆基,用彪炳青史的“開元之治”,將盛唐推向了頂峰。

開元之治,有三位名相,分別是姚崇、宋璟和張九齡。三位賢相前仆後繼,輔佐唐玄宗成就了大唐朝最富裕的時代。姚崇和宋璟也是開元賢相,為什麽他們沒有入選凌煙閣功臣行列,張九齡卻能入選呢?這一切,還得從張九齡要殺一個人說起。

開元二十二年,范陽節度使王守珪讓他的養子安祿山進京提交工作報告。張九齡是宰相,安祿山把養父張守珪的工作報告交給張九齡。張守珪讓安祿山進京,本意是想栽培安祿山,讓他和朝中的宰相們打好關係。張九齡目光十分敏銳,他從安祿山的言談舉止當中,看出了安祿山不是老實本分之人。張九齡在這次接見安祿山之後,說出了一句名垂青史的預言:“亂幽州者,必此胡也!”

張九齡雖然覺得安祿山不是個好東西,但是當時的安祿山沒有犯錯,總不能無緣無故就殺了他吧。到了開元二十四年的時候,安祿山攤上大事了。安祿山領兵討伐契丹,結果因為輕敵冒進,吃了大敗仗。安祿山損兵折將,總算是逃回大唐了。按照當時的律法,統兵將軍犯了冒進之罪,導致吃了敗仗,是要被殺頭的。張守珪是安祿山的養父,有道是"虎毒不食子"。張守珪捨不得殺了養子安祿山,就把安祿山的案子具折進京,請朝廷發落。

張九齡想起了兩年前安祿山的言談舉止,覺得安祿山終非善類,抓住這個機會就要殺了安祿山。張九齡在張守珪的折子上批示曰說:“想當年,司馬穰苴率領大軍出征,為了嚴明軍紀,先斬了愛將莊賈。孫武為了嚴明軍紀,也殺了宮嬪。安祿山犯了軍法,為了嚴明軍紀,還是按照軍法處斬吧。”

圖為臧金生老師飾演的安祿山劇照,感謝原作者臧金生老師

張九齡雖然是宰相,但是生殺予奪的大事,還得請皇帝定奪啊,這就叫“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唐玄宗看了張九齡的批示,覺得安祿山巨能打,殺了實在是可惜了。唐玄宗最後做出批示:“安祿山輕敵冒進,吃了敗仗,挫了大唐國威。念在他過去力戰有功,此次又是初犯,就不殺他了。把安祿山一切官職罷免了,讓他留在軍中,當個大頭兵,給他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吧。”

張九齡聽說皇帝批示不殺安祿山,也是急了。張九齡給唐玄宗上書,要求殺了安祿山。張九齡認為安祿山不是好人,現在不抓住這個機會殺了他,將來肯定會後患無窮。唐玄宗看了張九齡的奏折,對張九齡說道:“哪能因為你看安祿山不順眼,就斷定人家不是好人呢?這不是當年王夷甫追殺石勒的翻版嗎?殺人不像割韭菜,腦袋被砍了就長不出來了。殺人這種事情,不能憑主觀臆斷,還是要講究證據啊。”

唐玄宗是皇帝,皇帝不殺安祿山,當宰相的張九齡也沒有辦法啊。張九齡雖然沒能殺了安祿山,但是他也處處壓製安祿山。安祿山在張九齡當宰相的時候,當真是沒有出頭之日。四年之後,一代賢相張九齡去世了。張九齡去世之後,宰相李林甫對安祿山大力栽培。

李林甫提拔安祿山為平盧軍兵馬使,成了手握重兵的邊將。再後來,安祿山不斷地把捷報傳到唐玄宗那裡,唐玄宗覺得高興啊。唐玄宗認為,當年得虧沒聽張九齡的話,把安祿山殺了,才收獲了這樣一員虎將啊。唐玄宗和李林甫不斷地給安祿山加官進爵,讓安祿山一人掌握了三鎮兵馬。

圖為馬浚偉老師飾演的唐玄宗劇照,感謝原作者馬浚偉老師

安祿山一個人掌握了三個節度使的兵力,實力已經很強了。唐玄宗非但不提防安祿山,反而賜給了安祿山鑄幣權。安祿山身兼兵馬使、營田使、度支使等職務。那是要錢有錢,要兵有兵,要糧有糧啊。安祿山要什麽有什麽,就想當皇帝了。安祿山起兵造反,浩浩蕩蕩殺向長安城。這個時候的唐玄宗,才後悔沒聽張九齡的話啊。

安祿山打進長安城,唐玄宗只得放棄京城,跑到四川去了。唐玄宗到了這個時候,又想起了張九齡當年要殺安祿山的事情,真的是把腸子都悔青了。當時已經是太上皇的李隆基,派了使者,代表朝廷隆重祭奠張九齡,也算給張九齡道歉了。

安史之亂,歷經唐玄宗、唐肅宗、唐德宗三個皇帝,才平息下來。安祿山和史思明雖然死了,但是安史之亂對大唐造成了毀滅性打擊。安史之亂之後的藩鎮割據,讓大唐盛世一去不複返。唐德宗感念張九齡當年的先見之明,追封張九齡為司徒。

到了唐宣宗時期,大唐朝已經千瘡百孔,積重難返了。宣宗皇帝國難思賢臣,就打開凌煙閣的大門,把張九齡的畫像掛進了凌煙閣。張九齡也因此成了麟閣元勳,真真正正成了“書生萬戶侯”了。

在我看來,唐玄宗祭祀張九齡,唐德宗追封張九齡,唐宣宗把張九齡請進凌煙閣,都是後悔的表現。如果世界上有後悔藥,唐玄宗肯定會毫不猶豫吃下去,只可惜,世界上沒有後悔藥啊。張九齡因為一個預言成了凌煙閣功臣,這是他的大唐榮耀,也是他的悲哀啊。

參考書目:《資治通鑒》《新舊兩唐書》《安祿山事跡》《冊府元龜》

《隋唐往事》系列貼文,由王福星原創。碼字不易,請尊重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本人已經和維權公司簽約,委託維權公司代理維權。未經授權轉載者,維權公司會代表本人維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