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用心呵護「城市之腎」

記者 史王萍

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流經渭南市100餘公里。「流」出了蘆葦飄蕩、草長鶯飛的清麗畫面,留下了鯉魚躍龍門、大禹治水的動人傳說以及「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的傳世經典,也在沿線留下了一處處河灘湖泊濕地。
濕地,被稱為「地球之腎」,因其在保護城市生態系統中發揮著獨特作用,也被形象地稱為「城市之腎」。渭南濕地資源豐富,總面積達81143.85公頃,佔全市土地面積的6.2%,主要分布在韓城、合陽、大荔、華陰、潼關沿黃一帶,渭河流域、洛河流域以及鹵陽湖。這些濕地,就像一顆顆珍珠撒落在黃河及其支流沿岸,成為渭南極其寶貴的自然資源。
近日,在韓城段黃河灘塗濕地上,一群群鷺鳥在蒼茫的灘塗上翩翩起舞。清風徐來,一片片蘆葦在河岸邊輕輕搖曳,那沙沙的聲音彷彿在訴說著往事。她難忘曾經的墾荒開發,感念旅遊開發的力度,更會銘記近年來黃河濕地生態修復的決心。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排除人為活動帶來的汙染和干擾,韓城市以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及媒體反映問題整改為契機,第一時間按照中、省、渭南市有關要求安排部署,以「堅決改、全面改、徹底改」的態度紮實開展問題整改和自查整改工作:
——全面加強黃河濕地保護區聯合執法。責令相關建設部門停止施工,撤離了所有施工機械、人員和相關設施,依法開展案件查處工作。對6家砂場、地建集團、陝西省水務集團農業水利綜合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等9家企業給予行政處罰,共處罰金13.2萬元。通過聯合執法行動共拆除違章建築2300餘平方米,清理各類固體廢棄物3000餘立方米,並對拆除後的建築垃圾全部拉運清理,完成人工恢復1500餘畝。
——在整改的同時,積極開展為期一個月的專項執法檢查活動,對自然保護區範圍記憶體在的問題進行徹底排查、清理和整改。韓城共拆除自然保護區內種植農作物群眾違章臨建房48間,取締自然保護區邊緣處開辦的農家樂5處、養殖場2處。
——針對自然保護區管護力量薄弱的實際,組建了25人的黃河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巡護大隊,在自然保護區範圍內堅持24小時不間斷巡護、檢查、執法工作。為提高市民濕地保護意識,在濕地保護區內增設各類濕地標誌牌、宣傳牌、警示牌共80塊,懸掛橫幅48條,並通過宣傳車,加大法律政策宣傳教育力度,營造濃厚的宣傳氛圍。

愛護濕地,呵護「城市之腎」,黃河濕地韓城段修復治理只是渭南的一個縮影。
多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濕地保護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建立1個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和11個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其中陝西黃河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45986公頃,11個國家濕地公園(試點)規劃總面積9785公頃,使全市濕地保護率達到71.8%。2018年底,蒲城鹵陽湖、合陽徐水河、大荔朝邑3個試點國家濕地公園正式掛牌為國家濕地公園。
今年以來,渭南在探索中創新,在實踐中錘鍊,抓住自然資源稟賦和生態優勢,認真落實《渭南市濕地保護與利用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逐步完善管理機構,做好濕地保護工作。
根據《規劃》,到2020年,渭南將完成4處省級重要濕地確標立界;通過退耕(田)還濕,新增濕地面積1000公頃;修復退化受損濕地500公頃,綜合治理城鎮段河流濕地715公頃,建設小微濕地80公頃;完成3個縣(市、區)濕地視頻監控系統建設,布設固定監測樣線33公里、固定監測樣地20個;完成渭南市及11個縣(市、區)濕地保護利用規劃編制;建設2處濕地生態旅遊示範工程、1處濕地生態種養殖示範工程、3處小微濕地景觀提升與綜合利用示範工程,開展濕地鄉村建設3處。
到2025年,將完成27個市級重要濕地認定、發布、確標立界,建設39個濕地巡護管理點,開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及省級濕地自然保護區、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國家濕地公園建設,新建2處市級濕地自然保護區、9處省級濕地公園,完成43處野外管護點、910個標識體系建設,建設11縣(市、區)級濕地管理信息系統;完成退耕(田)還濕2000公頃,實現期末新增濕地3000公頃;修復退化受損濕地2500公頃,實現期末退化受損濕地修復3000公頃;綜合治理城鎮段河流濕地3426公頃,實現期末綜合治理城鎮段河流濕地4141公頃;建設小微濕地290公頃,實現期末小微濕地建設370公頃……
「蘆盪伴柳草萋萋,碧水連陂數十裡。」看著《規劃》,彷彿看到一幅碧水藍天、花香遍野、鳥唱蟲鳴,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在我們眼前徐徐展開。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