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全球備戰5G商用 毫米波將成未來主戰場

記者 陳寶亮 北京報導

導讀

現在,最引人關注的話題則是,誰會成為最早商用5G的國家。

2018年,5G貢獻了全球通信產業的所有熱點。

5G NSA標準、SA標準的相繼落地,讓多個國家把5G的商用時間表從最初的2020年提前到2019年;英國、韓國、美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國家完成了數百億美元5G頻譜拍賣,揭開了5G巨額投資的序幕。

但是,當5G在商用賽道上衝刺時,幕後的運營商也在陸續啟動大規模裁員瘦身,20多家國際運營商計劃在未來三年裁員超過10萬人,為5G的巨額投資儲備現金;處在市場波谷中的通信巨頭愛立信、諾基亞、高通也正在啟動、經歷“削減成本”計劃;至於諸多計劃在2019年推出5G手機的廠商,則剛剛經歷了智能手機市場連續4個季度的銷量下滑。

商用前夜,5G的台前、幕後截然不同。

從技術競爭到產業競爭

2018年6月,首個5G獨立組網(SA)標準發布,3GPP首個完整的5G標準Release 15正式落地,而這也成了5G從技術競爭走向產業競爭的分水嶺。

SA標準落地之前,5G的話題焦點集中在各個國家、企業的5G技術實力、標準話語權。而在SA標準落地之後,陸續曝光的5G商用測試、商用城市、頻譜拍賣、5G終端迅速搶佔了話題熱點。

而現在,最引人關注的話題則是,誰會成為最早商用5G的國家。在過去的一年中,中國、美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在這一話題中頻繁亮相。從目前來看,美國、韓國已經佔領了宣傳的制高點。

美國Verizon、AT&T已經在十多個城市建設了5G網絡,韓國也在2018年12月1日正式宣布提供5G服務,但由於目前尚無商用5G終端問世,兩個國家的5G網絡都只能通過5G網關提供WiFi、熱點服務。不過,全球首批5G終端很可能在2019年2月的移動通信展期間正式發布,屆時,美國、韓國的5G移動業務將正式啟動。

商用時間點的爭奪,其實是5G產業競爭的開始。在4G的產業格局中,美國通過在技術標準、核心器件、智能終端等諸多產業的話語權確立了核心競爭力,歐洲通過通信設備產業的重組維持了此前的競爭力,日本、韓國在電子元器件、顯示科技、存儲芯片領域壟斷了全球大部分市場,而中國則依托龐大的市場基礎實現了電子製造業、通信設備、智能終端產業的崛起。除此之外,中國、美國還因4G的高速發展成為數字經濟最大的受益者。

每一個領域都正在迎接5G變革。在智能終端領域,根據IDC預測5G手機2020年出貨量將達到2.12億,Strategy Analytics則認為5G時代,全球前三大智能手機的市場份額會下降。而處在下滑通道的通信設備行業,愛立信剛剛通過壓縮成本恢復增長,諾基亞因收入大幅下滑再次啟動成本削減計劃,兩次出口製裁讓中興在市場、管理等多個領域面臨壓力,而華為也因為部分國家對5G供應商的貿易政策成為輿論焦點。已是多事之秋的通信設備行業,在5G時代更是充滿了變數。除此之外,5G的商業進程會推動物聯網、車聯網創造新的兆市場,這一過程中,會塑造新的巨頭,也很可能會淘汰一批舊玩家。

所有的競爭始於商用時間,率先商用的國家大概率可以維持、擴大現有產業的競爭力,而落後者,很可能會在短時間內失去話語權。

毫米波將成主戰場

進入商用之後,毫米波會逐漸成為5G的主戰場。

為了有效支撐移動寬頻、海量物聯網、低時延高可靠業務,5G需要統籌在低頻段、中頻段、高頻段的全頻組網方案。

目前,中頻段3.5GHz已經成為全球5G商用的主流頻段。美國、韓國目前已經啟動了毫米波拍賣,並完成了高頻5G頻譜的組網,高頻段可以提供更高的速率、更低的時延。事實上,在目前已經計劃商用5G的國家中,除了中國、澳大利亞之外,日本、韓國、美國以及歐洲國家,均計劃在3.5GHz、毫米波頻段同時部署5G網絡。

在國內,2018年12月初,工信部正式向三大運營商分配了2.6GHz、3.5GHz、4.9GHz的5G中頻段實驗頻譜。2017年中,無線電管理局已經發布了《公開征集在毫米波頻段規劃第五代國際移動通信系統(5G)使用頻率的意見》,但目前並未有明確的毫米波規劃出爐。

多位業內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介紹,“中國5G初期會側重於使用中頻段完成5G網絡的大規模覆蓋,後期再開始建設毫米波網絡提升網絡容量,這種組網方式更符合中國的商業環境。”而另一個考量則是,“目前,中國的高頻產業幾乎沒有,中頻的器件還算相對成熟,先在中頻商用會有利於國內產業發展。”

中高頻器件主要是指工作在3GHz-6GHz以及6GHz頻段以上的濾波器、放大器、天線、射頻等器件,基地台、終端設備需要依賴這些器件實現信號的接收、發射、處理。這一領域的設計、製造、封裝等產業基本被美國、日本企業壟斷。

“中高頻器件產業在國內主要集中在軍工領域,由於存在一些軍民融合障礙,民用產業一直非常薄弱,而且長期面臨嚴密的技術封鎖。”一位射頻行業資深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介紹,“國內的關鍵技術、製造工藝、產能都比國外落後挺多。”

“現在,中頻器件國內已經可以生產一部分,但量產能力、性能穩定性都還有很多不足,需要市場磨合。但是,國內市場給大家的磨合機會並不多。”該人士感慨,“以前,國產器件基本沒有機會進入國產整機設備,本以為‘中興事件’之後這種局面能大幅改觀,但現在來看,國產的支持力度依然不夠。”

“國內5G器件,從2017年開始跟國內終端企業對接,從前期的仿真,到現在不斷地測試、修改,現在兩年過去了,依然還停留在測試、修改階段,流程很漫長。”上述業內人士在近兩年的對接中發現,“並沒有哪個整機企業真的想下功夫打造一個能夠應對製裁風險的供應鏈體系。國產器件,還沒有給國產整機當‘備胎’的機會,更不用說是進入供應鏈體系。”

雖然是各國商業路線最主要的分歧所在,但毫米波終究會成為5G競爭的主戰場,而對中國而言,補齊中高頻尤其是毫米波產業的短板,也是中國增強5G產業競爭力的必經之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