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針灸,憑啥它的存在感那麼高?

在《中醫藥法》頒布實施之後,傳承幾千年的中醫文化煥發新生,日益受到人們的追捧、青睞。如果要問中醫哪個版塊從古至今存在感都極高的話,小編覺得針灸首先應當被點名,現在中醫針灸不僅僅是中國引以為傲的文化遺產,更是為全世界183個國家和地區所認可的醫療方式。

針灸的雛形——砭石

在遠古時期,人們偶然發現被一些尖硬物體,如石頭、荊棘等碰撞或刺破體表某個部位,會產生讓疼痛減輕的現象。於是那時的人們開始有意識地利用尖利的石塊來減輕痛疼,這些尖利的石塊就是最原始的工具石針,稱為砭石。砭石大約出現於距今8000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那時候人們已經掌握磨製技術,能製作出一些較為精緻、適合刺入身體以治療疾病的石器,《山海經》說:「有石如玉、可以為針」,是關於石針的早期記載,砭石是現在刀針工具的基礎和前身,砭石療法的出現是針灸誕生的開端。

《黃帝內經》

2500年前,《黃帝內經》誕生,是中國第一部醫學巨著,雖然早期古人通過經驗總結了一些能夠達到治療效果的部位,但並未形成概念,而《黃帝內經》建立了最早的中醫理論體系。黃帝內經裡貫穿全書的概念就是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隨著冶煉技術的發展,人們製作了金屬針,稱為微針,用微針對經脈進行刺激,產生治療效果。《黃帝內經》為日後針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針灸甲乙經》

兩晉時期,著名學者、醫學家、史學家皇浦謐,潛心鑽研在68歲時著稱第一部針灸巨作《針灸甲乙經》,全面論述了臟腑經絡學說,發展和確定了349個腧穴的位置,主治、操作,介紹了針灸方法、宜忌和 常見病的治療,是繼《內經》之後對針灸醫學的又一次總結,是現存 最早的一部針灸學專著。

《宋天聖銅人》

唐末時期,很多針灸典籍在戰火中遺失,到了北宋,腧穴定位在不斷的口傳和抄錄中出現錯漏,導致針灸發展出現停滯甚至是倒退,宋仁宗時期命令翰林醫館王惟一督造針灸銅人兩尊,從而為中醫頒布來自官方的腧穴定位標準。這兩尊銅人被後世稱為「宋天聖銅人」,這代表中醫針灸第一次得到官方指定的統一標準,規範了腧穴定位,為傳承革新了教學方法。

歲月流轉,傳承千年的中醫針灸也來到了現代,國家已經中醫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點項目,針灸更是備受矚目,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相信古老的中醫文化將煥發新生,更具魅力!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