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董明珠十問十答:格力會繼續分紅 不分紅我少拿一億

 推薦閱讀:

  董明珠:格力手機沒公開賣過 怎麽能定成功與失敗?

  董明珠回應6000億目標:這是我的夢想 沒說一定要實現

  董明珠談舉牌海立股份:希望把海立做得更好

  十問十答董明珠:關於芯片、分紅、銀隆……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證券時報“上市公司高品質在行動”報導組走進格力電器啦!

  為了採訪董明珠,我們特地起個大早。從深圳出發,在台風帶來的急風驟雨的陪伴下,驅車近三個小時趕到位於珠海的格力電器總部。 

  上午10點左右,董明珠款款而來, 她身著淺色碎花圓領衫,外面罩著一件寶藍色短袖坎肩,一襲杏粉色長裙,見面的第一句話就是“誰來跟我聊? ”

  在董明珠看來,無論多大陣勢的採訪,就是聊聊而已。

  董明珠告訴我們,即便參加央視的訪談節目,也不必彩排,直接切入直播環節,她對自己的臨場發揮有著十足自信。 

  這一次,證券時報社長兼總編輯何偉對話董明珠,董明珠侃侃而談格力的崛起、技術研發和多元化,聊銀隆、談舉牌,喊話中小股東,講分紅……下面就為大家梳理一下。

  “異想天開”造光伏冷氣機

  上世紀90年代,我國冷氣機行業開始起步,比日本晚了近30年。在1990年到2002年這期間,冷氣機行業呈現爆發式增長,但這期間我國企業沒有自主技術,整個行業就走向了價格競爭的方向,行業競爭混亂。

  1994年,董明珠在格力發起行銷體系變革,將產品品質作為格力電器的根基。次年,格力電器的銷售額就增長了7倍,首次超過了春蘭老大哥。

  獲得了產品品質的口碑後,格力開始進行管道建設,並在2005年以後,完成了從沒有技術到“核心技術自主研發”的轉變,成為行業內的技術引領者。

  如今,在冷氣機行業內,格力電器的最新力作是光伏冷氣機。去年,由格力電器自主研發的全球最大光伏冷氣機項目落地美國,公司光伏冷氣機系統客戶已經覆蓋22個國家和地區,主要集中在中東、北美、東南亞等地區。

  董明珠說,“格力的光伏冷氣機賣到全世界,特別是在中東,最受歡迎。”

  採訪:證券時報社長兼總編輯何偉(左)  採訪:證券時報社長兼總編輯何偉(左)

  嘉賓: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

  一問:光伏冷氣機這個概念是怎麽產生的?

  董明珠:我們希望通過創造來改變這個世界,這是我們企業的出發點。如果我們自己不研發,跟在日本後面走,那我們的冷氣機永遠不可能更新,永遠不可能顛覆。

  光伏冷氣機的產生是因為我在北京開人大會,當時有霧霾,大家想的是什麽?商業機會來了,格力可以賣淨化器了,又賺錢了。但是即使淨化器能解決空氣問題,但我們不出門嗎?所以得從根本上來解決霧霾問題,現在家家都用冷氣機了,中國的發電量30%可以說用於了冷氣機領域,如果我們30%的煤不需要了,節約了多少資源?減少了多少汙染?我就帶著這個問題回來,我覺得企業要思考這個問題,我們所有的產品不破壞環境、不汙染環境、不消耗資源,這就是我們追求的科技發展方向,回來我就跟技術員說,我們能不能做一個不要電的冷氣機?

  大家說不要電不可能,我說我講錯了,能不能用一種新的能源來替代?比如說風能、光能、熱能。用了兩三年時間,光伏是第一個突破的。當時我們開發冷氣機的時候,研究人員最後都沒信心了,那麽漫長的一天一天熬過去,一天一個電機就是幾十萬沒了,大家都覺得,投入那麽多,最後如果出不來結果,怎麽交代?我說一個億沒有了,也不會追究你們的責任,即使兩個億投入沒有了,也要投。

  研發嘛,沒有失敗怎麽可能有成功呢?你不成為長官者,你不成為創造者,你永遠就只能是一個跟隨者。單純從經濟角度考慮,你可能覺得不值得,但你從社會價值的角度考慮,是非常值得的。

  格力造“芯”動真格

  格力電器曾在2017年年報中披露2018年的經營計劃和遠期產業規劃,公司未來將在產能擴充和多元化拓展方面加大投入,重點涉及智能裝備、智能家電、集成電路等新產業的技術研發和市場推廣。

  一時間關於格力電器要做芯片的輿論是非充斥網絡。而直到近期,格力電器進軍芯片行業的說法有了實際行動。國家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顯示,8月14日,珠海零邊界集成電路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10億元,經營範圍為半導體、集成電路、芯片、電子元器件、電子產品的設計與銷售等。

  珠海零邊界集成電路有限公司是格力電器的全資子公司。資料顯示,珠海零邊界集成電路有限公司有5名管理層人員,其中,董明珠任董事長,格力電器副總裁、總工程師譚建明任董事。

  二問:中興通訊事件發生後,國人對中國高端製造業的“缺芯”進行了反思,格力也要做芯片,您的戰略部署是怎樣的?

  董明珠:我看到網上有個段子,說別人做芯片,那是喊喊而已,所以股價漲了,是炒概念;格力做芯片是要真搞,董明珠還號稱要用五百億來做,那五百億就沒了,我們股民不答應。但是我反過來問,股民是今年炒了股票就跑,還是用一輩子都跟著格力的發展,從中得到收益呢?我相信,大部分的股民是希望在格力的發展過程當中受益,所以我認為芯片必須要做。這僅僅是從一個窄的範圍來看這個問題,但是我們更多地講,一個企業要想成為創造者,如果沒有創造能力,沒有新的技術支撐,談何服務世界呢?你還是依附型,我就談自身的社會責任,你都應該去做開發,做技術。

  不能馬上賺大錢也要乾

  經過近30年的發展,格力電器在冷氣機行業的龍頭地位無人撼動。2017年,格力電器的營業總收入超過1500億元,淨利潤達到224億元。2016年、2017年,格力電器銷售淨利率分別達到14%和15%,遠高於其他白電及黑電整機企業,也高於家電板塊。

  但格力當前對自身的定位是一家多元化的全球型工業集團,在鞏固和發展冷氣機產業的同時,不斷向智能裝備、智能家居、新能源產業延伸。

  自2013年起,格力電器開始進軍智能裝備領域,董明珠說,“高端裝備將成長為格力電器的第二大支柱產業”。格力電器還挑了精密鑄造這個領域,董明珠說,鑄造很“枯燥,不是馬上能夠賺大錢的東西”。

  她反覆強調技術對格力的重要性,“格力電器不是在眼下簡單地考慮數據變化,而是考慮對核心技術掌控的能力。”

  三問:格力電器一直以來聚焦冷氣機主業,近年來有一些多元化經營,格力的多元化發展現在處於什麽階段了?

  董明珠:未來格力可能會有幾個主業,冷氣機是一個主業,再有一個是智能裝備和機器人,智能裝備方面,必須要解決工業母機的問題,我們現在已經解決了。我們工廠裡一邊是德國的數控機床,一邊就是格力的數控機床,同時在加工葉輪,如果我們的數控機床能走向世界,為全球服務,是一個什麽概念?在機器人方面,以後工廠越來越智能化,是需要有技術支撐的,這個支撐點就是我們要做的。第三個是鑄造,鑄造是很枯燥的,不賺錢但我要乾,因為如果沒有這個做基礎,一切都實現不了。所以我選擇的這幾個領域都是挑戰自己、吃苦頭的事情,都不是馬上能夠賺大錢的東西。

  四問:在格力的多元化方面,您希望在下一個周期裡面,各項業務將來的比例是什麽樣的?

  董明珠:我覺得這個比例不能完全說明問題,智能裝備的基數很小,如果基數是1個億,增長12倍,也就12個億,但冷氣機的基數是1000億,增長3%是什麽概念?那就是超過了智能裝備的增長,所以這個比例,我覺得不能作為一個發展的評論。但是我認為,作為格力來講,它在冷氣機領域裡面是完全長官了世界的前列,它的技術研發不會停步,它會依然改變、提升,從節能、環保、舒適這個角度去做技術更新,它的市場依然還會有很好的成長太空。

  而智能裝備和機器人也都是我們的目標,不是在眼下簡單地考慮我們的數據變化,而是考慮我們對它的核心技術掌控的能力。我們不考慮數量的問題,而是考慮服務問題,我認為這個增長太空是無限大的,但這個無限大什麽時候能夠實現,它是需要時間培育的。對於格力的發展,我們講2023年做到6000億,我們只是說有這個夢想,有這個目標,並沒有講我們2023年一定會做到6000億。

  對銀隆“真愛”如初

  2016年11月,格力電器宣布終止收購珠海銀隆100%股權。而後董明珠力挺銀隆,以個人資金入股,還拉來了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劉強東。

  珠海銀隆主要進行鈦酸鋰電池、新能源汽車、儲能系統和配套充電設施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一家覆蓋新能源全產業鏈的綜合型新能源企業。新能源領域也是格力電器重點部署的一個領域,比如格力的光伏冷氣機。

  今年以來,有關銀隆遭遇經營困局的消息不脛而走。今年7月,銀隆總裁賴信華曾在媒體採訪中表示,董明珠沒有參與銀隆管理,但有時候會和她交流。

  董明珠對銀隆依然“真愛”如初,看好它的安全性與技術優勢,尤其是它的儲能技術。

  五問:銀隆的新能源汽車現在做得如何了?

  董明珠:北京的公車基本都是它(銀隆)的,銀隆這個項目本身是沒有問題的,主要是企業有一些管理漏洞。銀隆的新能源電池技術,最大的亮點就是解決了安全問題。

  第二個,它的使用壽命長,一台車裝上鈦酸鋰電池,可以一直用到報廢,不用再更換電池,運營成本就降低了。同時它也能給大巴車做服務,是最好的儲能選擇。以後家庭都智能化了,家電一體化管理,靠什麽?怎麽保證它正常運行?我覺得儲能是必備的,所以當時我為什麽要投資銀隆,就考慮到未來五年、十年以後,這是必不可少的一個。

  以後整個家庭都是靠電來支撐,如果我們不解決儲能問題,萬一遇到不可預測的一些變故的時候,停電了,家裡還能智能嗎?所以我們現在要做儲備,去研究,而不是說今天做這個今天賺錢,我就做這個,如果今天做就賺錢,格力早就應該去做房地產、做金融、搞借貸,其實格力也沒有吃虧,我們的利潤在不斷增長。

  從被“準舉牌”到舉牌

  2016年底,寶萬之爭正酣之際,一則股價波動停牌核查公告將格力電器的“準舉牌者”推到台前。隨後格力電器根據交易所關注函要求核查股東情況,發現寶能旗下的前海人壽自2016年11月17日至2016年11月28日期間大量買入格力電器股票,持股比例由2016年三季度末的 0.99%上升至 4.13%,成為公司第三大股東,但其持股尚未達到5%披露標準。

  2017年9月19日,格力電器首次舉牌主營冷氣機壓縮機的海立股份。格力電器對海立股份的增持始於2017年8月29 日,今年4月,格力電器繼續增持海立股份,並在7月4日完成二次舉牌。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8月14日,海立股份曾公告,經上海市國資委批複同意,公司控股股東電氣總公司擬以公開征集受讓方的方式,協定轉讓所持公司全部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20.22%。但幾天后,8月23日海立股份公告,因轉讓條件尚不成熟,控股股東決定終止協定轉讓股份。

  六問:這一年多來,格力兩次舉牌冷氣機產業鏈上的海立股份,是出於什麽樣的考慮?

  董明珠:海立股份是做冷氣機壓縮機的,格力是目前唯一一個自主研發壓縮機,自主生產壓縮機的企業。目前來講,我們對壓縮機領域的掌控能力是非常強的,海立跟我們長期有合作關係。以前我們的壓縮機廠很小,需求量遠遠大過我們自身的生產能力,所以海立大概三分之一的壓縮機是提供給格力的,我們是海立最大的客戶。

  2017年8月,海立股份的控股股東打算以公開征集受讓方的方式轉讓控股權,我們覺得海立這個品牌不應該丟掉,格力也有這麽大的支撐能力,我們希望把中國的壓縮機廠做成一個世界級的壓縮機廠,有這樣一個夢想,我們就參與了海立股份控股權的轉讓。

  當時我們把材料報上去了,但後來又接到通知說不轉讓了。格力如果在壓縮機這一領域不斷擴大,可能跟海立就完全成為競爭對手了。既然這樣,我們就覺得,不一定是要控股它,但是我們可以參與進去,基於這個原因,我們成了海立的股東,從技術上可以更好地溝通。

  我們希望把海立做大,能夠做成一個世界級的壓縮機廠,不是為了爭取控制權,控制後你沒有能力去改變這家公司,控制了又有什麽意思呢?我們不靠股票升值賺錢,而是希望把海立做得更好。

  七問:當年寶萬之爭很厲害,期間寶能增持格力電器並沒有到達舉牌線,但交易所的關注使寶能的持倉曝光,當時的情況是怎樣的?

  董明珠:當時寶能來買格力股票,我說沒關係,因為他是投資者,任何人都有權利來買格力的股票。但是有一條,不能帶著企圖,帶著惡意。

  當時我跟董秘講,看一下為什麽這幾天幾百億資金進出,我當時覺得資金這樣大進大出,股價這樣波動,有一部分投資者會被傷害。我們看到股東名單後,就通知對方公告,對方沒公告。儘管寶能還沒有達到5%舉牌線,但我們覺得格力是一個負責任的上市公司,我們應該公告,所以格力電器公告了。

  其實誰來並不重要,什麽心態來很重要。很多金融機構舉牌實體企業,也是看好實體企業,希望通過概念把股價炒高,這種案例已經很多了,把實體企業搞垮了。

  有很多你們不知道的小上市公司,都是在舉牌這個過程當中被滅掉了,最後成為僵屍企業。我覺得上市公司要加大監督,不能讓小股民受害,小股民受害就是因為在股價的波動當中受害,而不是在投資過程當中受害。

  在萬科之爭當中,我沒有去研究究竟出了什麽問題,但是如果我們低價收購,然後炒概念再高價賣掉,讓一批人來接高價盤,這些人才是真正的受害者,我們不希望這樣的現象出現。

  格力未來會繼續分紅

  談到格力電器,分紅是個繞不開的話題,無論是機構股東,還是中小股東對公司分紅都格外關心。

  今年是格力電器上市的第23個年頭,自1996年上市後,格力電器共分紅19次,年度分紅是格力電器的“例牌菜”,2017年是一個例外,格力沒有搞年度分紅,並因此被交易所關注。

  格力電器2017年沒有分紅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未來在產能擴充及多元化拓展方面將進行大量資本性支出,需要相應的資金儲備。

  截至2017年,格力電器累計實現淨利潤1076.14億元,累計現金分紅417.92億元,分紅率達39%。

  八問:格力電器是多類機構的長期重倉股,機構也曾有成功向格力電器推薦董事的案例,怎麽看待機構投資者的作用?

  董明珠:我覺得有兩種投資者。一種是投資某個企業,短期就想獲得暴利,這是炒股,不是投資;還有一種投資者,他們真正是想跟著企業發展,通過企業發展來獲得收益。我希望這些投資者能夠維護企業的發展戰略,能夠意識到不是你投資的這個公司用股價給你帶來回報,而是企業通過創造帶給投資者回報,我希望投資者能用這樣的心態來投資格力。作為投資者,不是說希望他們跟著格力長跑,我不能強行綁著投資者一直跟我跑下去,而是希望投資者要有好的心態。

  九問:未來分紅的預期還在嗎?

  董明珠:當然了,我們未來一定會分紅,但是在什麽時候分,分多少,我們要去思考,今年也許分紅,也許不分紅。如果從純粹分紅角度來講,格力對股民是負責任的,當時我們從股市上隻募集了50億的資金,我們現在給股民的現金分紅回報已經超過了400億,從這個角度來講,格力電器已經完成它的任務了。

  說老實話我支持不分紅,但我自身也是格力的股東,單作為我個人來講,更希望分紅,因為我不分紅,就少了近一個億的收入,要分紅我就可以多拿一個億,為什麽不分?但我不能站在個人受益角度來考慮,得站在企業發展角度去思考,企業可持續發展需要資金的保證,格力現在投資芯片,就是需要錢。

  格力不是靠炒股票來支撐的,是靠自己的發展來支撐的,是員工創造財富,不是股民的錢在創造財富,是勞動創造財富,不是資本創造財富,這個概念一定要清晰。

  自主培養人才“造血”

  當下,在穩杠杆、去杠杆的背景下,部分行業的企業出現困難。採訪中,董明珠不斷流露出對製造業的情懷,她堅決表示,不做房地產,不做金融。“我們國家那麽大的金融機構,那麽多的銀行,他們完全可以支撐金融的發展,我幹嘛要去搞這個?如果金融跟實體經濟完美地結合,那不是共贏嗎?”

  董明珠說,“房地產賺錢賺得太快了,賺得太多了,賺到最後你不想乾吃虧的事了,所以我說,堅決不做房地產,再賺多錢我也不做,如果大家都認為董明珠你不賺錢,我們不願投你,那你把股票賣掉。”

  而另一方面,心直口快的董明珠在訪談中多次講到格力電器要做儲備、做研究、搞技術,願意先吃苦頭,做不掙錢的事。

  十問:國家巨集觀調控去杠杆出現了一些新的現象,國外資本市場對中國的經濟還是看好,最近股市外資進入也很多,但是國內好些企業日子很難過,面臨著去杠杆,您怎麽看這個事情?

  董明珠:我覺得外國資本看好中國,是在資本這個層面運作,我不敢做任何評價,但是我認為,搞資本運作,像這樣倒進來倒出去,是以暴利為原則的。其實真正難過的,我覺得還是沒有技術支撐的企業,我認為所有的企業家,靜下心來,不要浮躁,還是要有一種使命感,國家與我們共榮,從思想上要有這樣一個認知。

  第二個還是要加大對自身生存能力的思考,不要老是依賴別人。現在很多時候,國家頒布一個政策,比如說搞自動化、買技術、引進人才等等,企業馬上蜂擁而上,但是都沒有那種自主培養人才的精神。自主培養人才會很辛苦,但是能真正撐起一片天,像格力的員工現在就被冷氣機行業的同行來挖人,應該頒布政策保護這些創新型企業,惡意挖人需要付出代價。但是可以建立一種機制,用協商方式對其他企業進行支援等等。

  董明珠在接受採訪  董明珠在接受採訪

  董明珠氣場強大,用“霸道總裁”來形容不為過。這次訪談還聊了很多其他問題,比如談到如何處理與地方國資主管部門的關係,董明珠的回答很直接:“關心是需要的,乾預是肯定不行的!”她解釋:“比如說我們珠海市國資委主任,如果想好了應該做什麽,那我相信下面所有的企業都能乾好,因為你有人事權,就要把合適的人安排在合適的地方,那企業怎麽可能乾不好呢?關心是一定要的,但是不要瞎指揮,那叫乾預。你不瞎指揮,企業不就做好了嗎?”

  董明珠率性、敢言人所不敢言。當然,遇到特別敏感的問題,董明珠也會迅速抽身“閃人”,當我們期待她能講出更多“逼退”寶能的內幕故事時,她說:“實際上很多的經歷,回頭再看,還是一句話,正道很重要,我跟他們講了一句話,當你的心能裝下這個世界的時候,世界就一定容得下你”,戛然收起話題。

  訪談間,董明珠還聊到很多普世的話題,比如談到創業,她告訴我們,很多年前她跟馬雲講過,馬雲是需要,但是馬雲真的不能多。“現在這麽多人都在互聯網創業,什麽叫創業?在企業裡,我們多少年輕人,實實在在創造了一個新技術,改變了人類的生活品質,他就是創業,創業不是自己發財叫創業,創業是給社會帶來進步,叫創業。”

責任編輯:陳合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