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超6成孕婦產後抑鬱:為何「家庭格局」是核心癥結?

家庭格局很重要

有媒體報導,依據調查數據顯示,60%到80%的女性在孕期和產後會有不同程度的「抑鬱情緒」,接近20%的女性會發展為「臨床抑鬱症」。事實上,對於「抑鬱症」的話題,社交媒體上,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冒出來」。總的來講,這是一種「好的跡象」。因為,「關注本身」就代表人們開始對「抑鬱症」有所重視。

坦白講,在過去十年,二十年,國內的「抑鬱症」一直被人稱之為「矯情病」。作為患者,除卻得不到「關愛」,還可能受到一定程度上的「鄙視」。所以,但凡有「抑鬱症」傾向的人,也只能自求多福,很難依靠周邊人去幫助治癒。好在時代在發展,人們的對於「抑鬱症」的認知也在加深。

尤其,近些年來,對於「孕婦群體」的關註上,「抑鬱症」多次被強調。甚至,成為「孕婦」在孕期和產後過程中,較為重要的一個「問題」。只是,就現實環境而言,能被重視的孕婦群體,基本上都在經濟發達的地域,而經濟較為落後地域的孕婦群體,還是處於被冷落的境遇。

當然,就孕婦來講,也不是絕對性的會有抑鬱傾向。總體上而言,與孕婦的個人「生活認知」,「生理激素」有關。但是,更為重要的一點,可能就是「家庭格局」上的認知不足。很多孕婦,因為結婚年齡早,婚姻生活閱歷不足,很容易被突如其來的生活秩序之變,搞得措手不及。

並且,很多孕婦本就「人格不夠獨立」,在沒懷孕的時候,就是一個「寶寶」。所以,自然會在孕期和產後呈現出來很多不適應。這種時候,其實也是女性成長的一個絕佳時期,如若家人能夠良性的引導,可能「十月懷胎」之後,將迎來更好的人生狀態。

只可惜,在很多家庭中,無論是女性,還是男性,對於「懷孕」的意義並沒有很好的認知。就以為「生孩子」是一種傳宗接代,並沒有將其奉為「家庭格局」升級的一種力量。這就導致,在面對短暫的秩序混亂時,夫婦之間會發生很多負面情緒。無論是在經濟上的,還是家庭格局上的。然而,很多時候,絕大多數家庭卻都被潦草的忽視過去。只要,不出現的情緒機甲狂潮,好像並不會在意。

只是,「懷孕的意義」除卻直接的「親子關係」構建,更為重要的是「父母的成長」和「家庭的升級」。很多人在面對「生不生孩子」的問題上,總喜歡以「經濟能力」來衡量。可事實上,在所謂的「經濟能力」之外,更為重要的是能否接受一個新生命的到來。

因為,在很多經濟能力很好的家庭中,也會出現「拒絕生孩子」。當然,這不排除「個人選擇」。但是,從更為綜合的事實衡量中,最根本的問題在於,很多所謂的「準父母」也並沒有長大。這種沒有長大,當然不是「生理層面」,而是對於「自我的成長」和「家庭的升級」都並不清楚。

不過,很多人的成長也都是「被動的」。無論是「婚姻恐懼」還是「生子恐懼」其實都是對「未知的恐懼」。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在行使具體的行為時,有充分把握。絕大多數人,只能在面對事情時,逐步的成長。尤其,就像婚姻這件事兒,急不得,也不能太過思慮,很多事情,總有準備不全的情況。

當然,「育兒認知」也該進化,不能因為女性擔任「十月懷胎」的角色,就認為「育兒主體」是女性。這一點上,男性們要反思,女性們也要反思。男性的反思,並不是要讓男性去「十月懷胎」,而是希望女性在「十月懷胎」和「育兒日常」中,男性儘可能的協助,而不是只有做到經濟方面的支持就可以。

而作為女性來講,一定要知道,孩子是兩個人的「共同產物」(基因,精神,關係)。所以,不要總覺得男性照顧不好孩子,將照顧孩子的重任獨攬在自己手裡。並且,只要有能力,也要在育兒的事情上,儘可能的支持家庭的生活開銷。而不要以為,自己「十月懷胎」,就覺得自己「勞苦功高」,所有人都該哄著自己。

很多時候,所謂的「抑鬱症」,雖然不是「矯情病」。但是卻和「矯情思維」離不開。一個真正健康的人,隨時都在構建面對各種失控。因此,即便生活沒有按照自己的構想運行,也不至於太過「想不開」。從這一點上而言,對抗「抑鬱症」最好的方式,就是要直面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幻想自己的生活。

於此,女性在面對產後「抑鬱症」,不能被數據「嚇怕」,或以「數據」作為託詞,對家人過度依賴或過度消耗。很多女性在「懷孕初期」,就開始關注孕婦可能面對的各種困境。並且,在和別人溝通的時候,總是顯得自信滿滿。而且,一些自以為是的女性,總覺得「讓自己委屈的原因」,一定是「別人」不夠好。

所以,在具體的應對措施上,就會顯得很「對沖」。就比如面對「抑鬱症」,自己很可能根本不會有抑鬱的可能,但是因為各種「抑鬱數據」的影響,就會提前給自己「設限」。甚至,將所有壞情緒的原因,都會歸咎於「懷孕抑鬱傾向」。這實際上,很荒謬。

這種結果的代價,非但不能很好的構建「育兒心態」,反而會讓自己走向負面情緒的泥潭,並且也會將家人搞的「很疲憊」。所以說,對於「孕婦對抗抑鬱症」的問題來講,最重要的不是「擔憂抑鬱」或「害怕抑鬱」,而是總把自己看得太弱,將生活看得太累。說到底,生活中都是小事兒,也都是大事兒,就看自己「怎麼選」。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